清朝滅亡已經超過百年,雖然民國時期曾經組織編寫《清史稿》,但至今仍沒有一部官方認定的“正史”《清史》出版,不過,這一狀況即將終結。

  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於3月26日發佈消息,指新修《清史》送審稿已於2018年11月報送上級部門。 預計年內可以出版。

  同時,清史編纂委員會主任戴逸,將於近期親自主持和組織《清史》最後書稿交叉通讀的工作,便能順利出版。

  戴逸教授之前曾表示,清史的資料在當年充滿變數,連原始檔案都差點付之一炬。上百年的檔案由於宮內庫房的倒塌差點兒被直接送往造紙廠,“當年很少有人懂得這些文件的重要性,外國人也沒有興趣,因此在一次次浩劫中倖存了。在運往造紙廠的途中,被一位愛國志士以4000塊大洋的價格買了下來”。

  這些資料整整放滿了五層樓的樓房。清朝近300年出版的典籍就四十幾萬種,目前研究出版了4萬餘種,800餘冊。戴逸和修訂清史的工作人員把清史分爲“民族、宗教、科技、典籍”等幾個部分,完成了105冊送審文稿共計3000餘萬字,預計今年出版問世。

  自清政府被推翻以後,距今也超過100年,但《清史》仍未有個最終版本出爐。

  事實上,早在1914年,北洋政府即已經設清史館,至1927年大致纂成一部合乎傳統正史體例的史稿,但因時局變化,來不及細加核改,便匆匆推出《清史稿》而告終。

  新中國成立以後,無論是中央政府還是史學界,都很快注意到了民國時期清史纂修的不良狀況,故而出現了重新纂修一部《清史》的聲音。

  上世紀50年代,董必武向中央建議寫一部正式的清史,得到毛澤東和周恩來首肯。1958年,周恩來委託吳晗負責這項工作。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是歷史學家,當時正在主編《中國歷史小叢書》,戴逸是這套叢書最年輕的編委。吳晗對戴逸很賞識,所以當周恩來委託他搭班子起草編纂清史的方案時,吳晗自然想到了戴逸。

  吳晗的計劃很大,要建清史館,要多方延聘人才。當時北京正在修運河,吳晗對戴逸說:“以後我們討論編纂清史體裁時,可以乘船邊遊覽運河邊討論。”戴逸向吳晗提出建議,在大學裏招生,設立清史培訓班。吳晗笑答:“把學生交給你吧,你教他們讀《清史稿》《清實錄》。”

  就在吳晗和戴逸暢想纂修清史的時候,中國遭遇了三年困難時期,清史培訓班的事情泡湯,清史纂修方案的起草工作也中止了。

  1980年代初,有人致信鄧小平,建議由國家組織專家編修清史。鄧小平將這封信批轉給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中國社會科學院前身)。1981年,哲學社會科學部在長沙舉行會議,清史編纂作爲重點項目列入國家社會科學“六五”規劃,並延至“七五”。戴逸感到,編撰清史即將變爲現實。

  誰知,當時中國正處於撥亂反正時期,史學研究尚未恢復元氣,國家也沒有足夠的財力投入清史編纂,社科規劃對清史編撰逐漸淡漠下來。長沙會議上籌劃編寫的清代人物傳和清代通史,前者完成了80% ,後者則根本沒有開展起來。

  清史纂修一波三折,戴逸也從壯年進入古稀之年。

  進入新世紀,戴逸在報上大聲呼籲:“纂修清史,此其時也!”2001年3月,戴逸和人大清史所同事、清史專家李文海以及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王曉秋磋商,分別以九屆全國人大代表和九屆全國政協委員的身份向“兩會”提交議案,籲請政府出面組織編纂大型清史。4月,戴逸又和季羨林、任繼愈等十三位著名學者聯名給中央寫信,籲請編纂清史。

  2002年8月,中央領導經過詳細調研和縝密考慮,認爲重修清史的時機和條件已經成熟。經批准,做出了啓動清史纂修工程的重大決定。在國務院辦公廳的指導下組成了由文化部、教育部、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部、中宣部、中央文獻研究室、國家計委、人事部、新聞出版總署、國家文物局、國家檔案局、中國人民大學、國家圖書館、故宮博物院、國家第一歷史檔案館等單位有關負責同志及編纂委員會主任組成的領導小組。2002年12月12日,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成立,並在京召開了第一次工作會議。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由清史學界的專家學者組成,全面負責清史纂修的學術組織工作。編纂委員會由著名歷史學家、中國人民大學戴逸教授出任主任委員。

  清史工程是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的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標誌性學術文化工程,是建國以來最大的學術文化工程。工程由中央財政劃撥專項資金,用十年左右的時間完成。

  按照戴逸的設計,清史工程包括主體工程和基礎工程兩大部分。主體工程用10年時間,以三千五百萬字篇幅,寫出一部囊括近三個世紀的清朝歷史;基礎工程同樣用10年的時間,整理編譯出大約二十億字、相當於三部《四庫全書》數量的檔案和文獻資料。

  主體工程包括六個部分:通紀、編年、典志、傳記、史表、圖錄。

  從擬定的清史目錄看,通紀分爲清建立、入關、康熙之治和雍正改革、乾隆統一中國、清朝中衰、外國侵略和農民戰爭、清自強運動、最後衰亡8卷。典志分爲天文曆法、地理、人口、民族、法律、農業、手工業、商業、外貿、交通、財政、學術、西學、詩文小說、戲曲書畫等35志39卷。傳記分爲22卷,將記載有約3000人的傳記。史表將有29卷。作爲傳統體例的新形式,圖錄部分將有10卷,反映清朝的輿地、生產、商貿外貿、軍事、民俗、建築、藝術、宗教、歷史人物肖像等情況,其中肖像包括畫像和照片。

  通紀是《清史》的總綱和主線。爲克服以往部分史書存在的“類例易求而大勢難貫”、“大綱要領,觀者茫然”等缺陷,《清史》按照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通過設立通紀,將清代近300年曆史分成8個前後相承的卷章,全面記述有清一代的歷史脈絡和發展大勢,如實反映清代“興、盛、衰、亡”的歷史發展進程。

  典志是《清史》的重要組成部分,總篇幅佔全書1/3強。以往史志主要記載典章制度及其源流變遷,很少反映民俗特別是普通勞動人民的社會生活和實踐活動。《清史·典志》與專門史研究相結合,從唯物史觀出發,既保留了清代的國家大政與典章制度,也注意社會風貌、民風習俗等,更加全面地反映清代豐富的社會生活和紛繁複雜的社會現象。《清史·典志》所設41志,除保留部分傳統志目外,爲反映時代特點,特別是反映清代後期中國走上近代化的歷史進程,將原食貨志分解爲農業、手工業、交通、對外貿易、財政、金融、近代工礦等志,並根據今天我們對歷史、自然的新認識和學術研究的新發展,增設生態環境、人口、民族、邊政、華僑、宗教、民俗、教育、醫藥衛生、臺灣、香港、澳門等志。

  傳記是大多史書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舊史列傳,主要敘述人臣勤勞王事,明君臣之分,敘人臣之職守,記其官階之升轉降革。《清史·傳記》在傳主的選擇上,既考慮其在歷史上的地位、作用和影響,又考慮其在不同階級、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代表性。傳記收錄人數約3000人,其中既有傳統的重臣名士,也有反映清代新特點的近代教育家、科學家、企業家、醫生和華僑人士;既有“大人物”,也有具有代表性的“小人物”。在寫法上,堅持實事求是,秉筆直書,不溢美,不隱惡,努力寫出傳主的個性和特點。

  史表是用表格的形式反映歷史史實,具有言簡意明、便於查閱等特點,歷來爲史家所重視。《清史稿》設表15種,全部爲人表。《清史·史表》分人表和事表兩類,共立表35種,不僅新增議政王大臣表、四大活佛世表、冊封使表、歷科進士表等11種人表,還增設反映清代歷史變遷和晚清新生事物的8種事表,如史事年表、中外約章表、報刊表等。在表的內容設計上,突出不同表羣的特點,增設信息點,表文內容更加豐富、信息更加準確,並對以往史表中存在的訛誤缺佚多有匡正和補充。

  圖錄是《清史》的一大創新。我國古代向有“左圖右史”的傳統,但由於書寫載體及印刷技術所限,二十四史均未收圖入史。在清代,不僅存留了大批傳統意義上的圖,而且隨着照相技術的傳入和流佈,也存留了大量照片。爲此,專門設立圖錄,擬收圖和照片近萬幅。通過圖錄,以圖明史、以圖證史、以圖補史,不僅可以爲印證史實提供直觀證據,也可以形象地展示清代社會風貌,補充文字史料的不足,發揮文字敘述所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

  新修《清史》擬分100卷,總字數約3500萬字。經過多年努力,參與修史的專家學者達到近2000人,整理了200多萬件原始檔案,出版了合計超過18億字的200多種圖書,成果惠及國內外學術界。

  如今,《清史》已準備進入最後尾聲,只要再等半年的工作時程,待通讀專家提交稿件交叉通讀工作鑑定意見書,同時對稿件質量進行評估後,就能爲歷經近100餘年來的《清史》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總稱“二十四史”,是獲歷朝代納爲“正統”的史書。 1921年,中華民國大總統徐世昌下令將《新元史》列入正史,與“二十四史”合稱爲“二十五史”,不過,也有地方不將《新元史》列入,而改將《清史稿》列爲“二十五史”之一。 此外,如果將兩書都列入正史,則成“二十六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