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融媒體僅僅依靠「信息傳播」來吸引受眾,而外部世界有眾多可供選擇的信息傳播平臺(央級融媒體、省級融媒體、各商業媒體平臺等),融媒體很難以自己有限的信息傳播吸引到受眾關注,更難以形成「粘性」與忠誠度。在微信和微博未出現之前,我們在互聯網進行交流,幾乎都是通過論壇、博客這樣單向或雙向的溝通方式,人們的影響力非常有限,但是當微信和微博這種社交媒體出現後,就帶來不一樣的變化。那麼我們可以探究一下,融媒體如何通過社交媒體的用戶裂變來提高用戶增長。

一、裂變式傳播原理

社交媒體營銷相比於傳統營銷方式而言,主要帶來了2大變化:

一是信息傳播方式變化了。

傳統時代,幾乎只有組織或企業才能在媒體上發聲,信息的傳播是由品牌到廣大消費者的單向傳播,消費者之間是彼此孤立的。而在社交時代,信息傳播成本幾乎為0,每個人都是信息傳播者,並與彼此相連。正因為如此,信息的傳遞得以指數級增長,你可以將1條信息傳遞給完全無法想像到的人。如果運用得當,你的資源,將超乎你的想像。

二是消費者的關係鏈變化了。

傳統時代,每個人能影響到的人羣只有身邊的親朋好友,每個人的影響力非常有限。而在社交時代,人們更容易跟有共同愛好或利益的人進行連接,形成一個虛擬的社交網路。相比於官方渠道發出的信息,人們更傾向於相信圈子內部流通的信息,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口碑傳播」。

目前絕大部分成功的營銷活動,都是依靠消費者的互相推薦,企業要做的是有效利用市場的槓桿力量,來激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而社交媒體營銷由於上面所說的兩點變化,成為了目前最具威力的信息傳播方式。

二、裂變式傳播的幾種形式

在傳統營銷的打法中,大部分都是非常直接粗暴的,一般都是通過不太友好的方式比如郵件、簡訊、電話、微信等強推廣告給用戶,狂轟濫炸地做營銷,但是強推是非常傷害用戶的,是無法引發傳播的。

那麼,如何讓用戶願意轉發分享品牌的信息?加上最常見的利益誘惑,總結起來,讓用戶轉發信息主要有6種動機:

(1)利益誘導

轉發送電飯鍋、送資料、朋友購買有錢分等,肯定會有人轉,但利益誘導產生的忠誠度也是最低的,用戶極有可能領到利益就走了,所以品牌還需要配套讓用戶留存的內容。單獨拆解拼多多的用戶增長,做的很極致,呼朋喚友來相伴,就是為了拼一單。每一步驟都會有拼單得低價的誘惑引導用戶去拼單。

(2)提供社交話題

給用戶提供其他人不知道的訊息,好讓用戶可以拿去聊天,這樣的內容也經常會被轉發,比如:

福建人看過來,這10個福利,99%的福建人沒領全過!

別再問我北京哪裡好玩了!這兒全了…

剛剛,上海又發生一件大事了

(3)表達想法

幫用戶說出他們想說的話,常常會引來用戶轉發。例如目標羣體是職員,那就可以發這些內容:

70%的優秀員工都是被平庸的中層管理者折磨走的

研究發現:過度加班反而有害工作效率

員工更加勤奮,就能彌補高管在戰略上的失誤嗎?

(4)幫助別人

自古以來,中國的傳統美德就是助人為樂,微信的社交關係鏈,就是人際關係,你幫我我幫你乃人之常情,你不幫我下次信不信我不給你點贊!幫助幫助,互相幫助,是一種互惠共贏,是增進人與人時間友誼的絕佳方式。所以被裂變應用起來非常得心應手。

(5)收集卡片

這個用的最好的就是支付寶集五福。大家從小就知道玩集合遊戲,收集乾脆面裏的水滸英雄卡,在長大一點和飲料喜歡集味全每日C的集合瓶,還有像學霸君的及字小程序,大家都會為了完成那個集合目標而去分享、再次購買、互換等社交裂變行為。

(6)社會比較

如果所提供的信息能幫助用戶有效並一目瞭然地進行比較,人們就會傾向於轉發該信息。

小程序的火爆離不開跳一跳這款小遊戲,跳一跳的火爆離不開其中的好友排行榜,排行榜的價值不言而喻,就是為了互相攀比,那時候大家都會去看誰能排在好友圈第一名。因為攀比心理,大家會爭相推薦。我一直覺得最會玩裂變就是微信本身,無論是搖一搖、全民打飛機、微信運動、小遊戲,無不具備裂變屬性。

各種遊戲,玩了之後,告訴你打敗了94%的小夥伴、你的排名是多少名……

支付寶賬單,讓人瞬間瞭解自己過去10年支付寶花的錢並轉發朋友圈。

甚至每次微信羣搶紅包,大部分人都會比較一下誰搶得多。

要想達到裂變式傳播的效果,前提就必須提供滿足用戶轉發動機的信息——提供利益誘惑或社交貨幣,並且在裂變式傳播鏈條中的每個傳播環節降低用戶決策的門檻。

2018年,人盡皆知新世相的裂變案例。對於「逃離北上廣」、「佛系青年」、「丟書大作戰」這三場營銷的成功,用戶買了課,下載了APP,加了課程羣,才發現精彩的不是課程,而是無處不在的「分享海報拉新賺錢」的廣告。

總結來看,新世相這次裂變活動的主體人羣,完全符合「天時」的三個條件:

1.傳播能力強:營銷從業者,工作、生活都高度互聯網化,深諳微信生態中的傳播方式與技巧,圈子較大,傳播質量高。

2.人羣密度大:以同事、同行、朋友等形式密集分佈在一、二線城市,朋友圈中滲透率極高。

3.消費需求一致:被課程吸引而來,年輕的拼搏者,工作是生活的重心,渴望進步,並懷著知識消費的正義感。

人民日報通過法人微博、微信公眾號和人民日報客戶端等平臺,精選了改革開放40年來40首流行歌曲【4秒一首歌,40首歌,你能聽出來多少首?】,按歌曲的年代順序,以音樂為「時光機」,帶領網友穿越40年的歲月,引爆了微信、微博等多個平臺上的回憶熱潮。

在人民日報微信、微博以及客戶端的線上留言中,「淚目」、「回憶」、「懷念」、「珍惜」成了他們用得最多的詞語。 「感覺彷彿來自好遙遠好遙遠的時光,卻又每一首都好熟悉好熟悉。是隨身聽裏循環播放的磁帶,是早間午間第一堂課前的大合唱,是午夜還捨不得關的收音機電臺。明明只是昨日時光,今日卻已完全換了模樣」。

這裡人民日報就藉助了微信微博等大型社交平臺,提供滿足用戶轉發動機的情感懷舊的社交貨幣,並且在裂變式傳播鏈條中的每個傳播環節降低用戶決策的門檻,達到了裂變式傳播的效果。

人民日報新媒體平臺發布的40年40首歌,在各類平臺播放量已經超過3000萬。在這些時代音符面前,代際鴻溝似乎已不復存在,許多95後、甚至00後都留言表達了自己對於這些音樂的熟悉與感動。憑藉這組40年音樂「回憶殺」,人民日報新媒體平臺也正式拉開了以「中國有我、時光有我」為主題的改革開放40週年系列報道活動。

因此, 一個好的裂變要包括:簡單創意+誘人福利+完整閉環。首先裂變要有噱頭(可以是福利、可以是IP)、裂變規則、裂變素材(裂變海報、h5鏈接、小程序分享卡片);其次,裂變傳播渠道(種子用戶的選取);再次裂變還有分享激勵。裂變是增長引擎,曾經的增長依賴渠道、依賴投放、依賴流量主,但是在微信生態內不是,完全可以採用裂變營銷,用小的種子用戶池,迅速裂變擴散起來。

另外,在降低用戶決策門檻方面,以下4點值得參考:

1.充分調用了目標客戶運營人羣的好奇心理——測試個人號裂變的玩法。

2. 給出對其吸引力的轉發動力——原價199元的網易內部運營方法論免費聽!

3. 降低操作門檻,付出代價低——只需要轉發下即可,而且轉發後對我的社交形象有提升

4. 轉發的話術用的是用戶口吻,轉化率高——朋友手滑多買了10張,需要的朋友加他免費領!

總的來說,裂變式傳播,最重要是抓住用戶心理,提供足夠的傳播動力,在每個環節降低用戶操作門檻。當裂變層級超過4層,每個用戶能帶來1個以上新用戶時,裂變式傳播就開始了。

綜上所述,我們在融媒體的建設中也可以借鑒用戶裂變的玩法,不斷創新傳播手段,加大融媒產品創意研發,探索短視頻、ARVR、H5等新型融媒體產品,為「接近性」的內容插上「創新性」的傳播手段與呈現方式,吸引年輕受眾,提升傳播效果。融媒體中心建設中要對內創新傳播呈現,對外增加外鏈介面與融入社會熱點的方式,不斷拓展「接近性」內容的受眾。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