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最近看的小说,看的美术展等等等等,回头在网上搜资料看优质的评论赏析以及和同学讨论时候都遇到了以下几类言论:

这主角三观不正。

这个电影里的感情我不能接受。

我想不通这个艺术家为什么要用这种近乎自虐然后还会让参观者难受恶心的方式去做这样一件事。

......

然后我想到以前看洛丽塔的那种感觉,虽然我现在看洛丽塔和几年前的心情完全不一样了,但是几年前也真实地产生过疑惑。

艺术作品或者艺术作品的作者所秉持和表达的三观或者说价值取向,信仰等等,会影响艺术作品的价值吗?

或者说,艺术作品的价值会因为它与世俗传统碰撞,因为它表现了非主流偏离大众三观的正常思维的事物而磨损吗?


个人觉得艺术作品本身是自由的,不必特别纠结三观问题,为剧情本身负责就好。

但是作者的下笔和作品评论者,必须得有三观和立场。

借用另一个领域的回答吧:科学本身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


如果艺术没有在所谓三观的层面与作品产生的时代有所差异的话,我觉得这并不能称之为艺术,

这么说来,艺术家就一定是三观不正的,反之,三观特别正的,怎么看也和艺术不搭边



我记得三观这个词也是近些年才被滥用的。到底是啥时候,可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重新张贴的时候吧。

欣赏艺术作品只在你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一切都以你的感受为主,你是自由的。


谢邀。

其实是个人就会啊。

本身你对于事物的判断的基准就是来源你你自己的价值观,不代入主观的意识你如何做出判断呢?

反过来说每一个作品的作者都是通过主观意识来创作的,本身就会代入自己的三观到作品中去,会有人不欣赏或者说觉得主观意识不同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是否要纠结文艺作品中的三观,这个问题的前提其实有一点点问题。

大部分人的情况是,你纠结于作品中的三观,是因为三观与你不同,你有些意见而已;而你不纠结于作品中的三观,也只不过是因为三观正好与你相符或者能被你接受而已。

所以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太多讨论的价值。

以上


有位悲催的小哥,年过三十还是一条单身狗。他帅他有钱家境富裕,身旁也不乏有些美艳动人的少女围绕,但他都不为所动。

这是因为他心有所属。他心里有个人,一个他愿意付出一切去换来一个拥抱的人。

过去,他俩是那么的深深爱著对方,每一次分开都会无比思念,每一次欢聚都喜笑开颜。

直到他妈妈对他说……

你俩八字不合


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也不能有答案,一旦有了确定的答案,哪怕两者兼顾的像马克思那种两个坑都占了的唯物辩证法也不行,否则这世界太可怕了。对不起情绪失控了,我只能用一种近乎直觉的方式来回应而非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让尘归尘土归土吧。如果一定要用语言将其编码,我希望所有的价值观混沌叠加,而非同时独立叠加存在,否则任何一种倾向都会让这个问题的意义失去意义。正如同意识与肉体,这是对人的定义,尚且两者都有之,也真的可以称为人吗?人是什么东西?


不用,因为不管你怎么评论都会有人用三观或是其他的来喷你


不谢妖!

近年来随著线上政客的增多,「政治绑架」成为了大家司空见惯的事情。在众多人群大众,最容易被查水表的的毫无疑问是日漫迷。为什么线上政客要对日漫迷赶尽杀绝,就不用我多说什么了,答案都在各自的心里。而政治态度不正确,违背现代中国社会主义三观,不支持国产不爱国,往别人身上贴三宗罪标签是线上政客打击各路旁门左道最基本的战术。

想在这个社会政治绑架别人很简单!想不被绑架很难!


泻药。

纠结和思考当然是可以的,很多好的艺术品是很能引起深刻的思考的,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个人,作为受众,表态和下结论当然是没问题,但太草率还是欠妥。引起不适的作品,不看就是了,年少纯情的年纪,连荒木经惟都不爱看,但要说他三观不正就作品不好,那就不合适了。

对于作者,作品里表现的三观未必等于作者本人的三观,创造的过程中出现影响作品的复杂因素的可能性很大。

同时,比如电影,确实被认可成新的艺术类型了,但,不是所有电影作品都能称得上艺术品,其他艺术类型,也同理。


三观不正与正 首先要看,你的三观正不正;其次要看,社会的三观正不正;最后才是,作品的三观正不正。

自身三观,最开始和家庭与以后看的书籍受到的教育有关系。

社会三观,是与所处的时代有关。例如,现在人么普遍对同性恋表示无所谓,但是六十年代,同性恋,呵呵,要被化学阉割的。

最后才是作品三观,作品三观正不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加补一句:艺术作品的定义

通过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将头脑中形成的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物态化,创造出来的审美鉴赏的对象。这其中就包含了客观实在和主观意识的因素,种种因素的原因就使得一些三观不正或者就无三观可言的东西不能称之为艺术作品(表达的还是不够准确,但确实是这样) )

———————鸽——————————

某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毕业生,看过大大小小的一些画展吧(也是穷,太大的只有几个)从没有想过或者冒出来过欣赏艺术作品时和三观有啥关联的念头。在校也好,出门听座谈活动也好,提的最多的是格调和品格等诸如此类的点来解读和欣赏艺术作品。如果要在欣赏的层面上加个三观问题的标准,那就不要去欣赏艺术作品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