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叫叮咚買菜的項目獲得了今日資本的投資,他們的做法就是在貼近社區的地方開店,即開設前置倉,同時網上能夠下單,他們會在半小時之內將貨品配送上門。

在2017年項目剛開始的時候,叮咚買菜一天只有幾百單,現在一天達到了15萬單。它的品類除了蔬菜之外還有魚肉禽蛋,包括了一日三餐所需要的所有品類。這種模式有沒有未來?它會對生鮮領域有怎樣的影響?我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下這個話題。

首先我想講一點,叮咚買菜的本質是什麼?它的本質就是把離居民區遠一點的菜市場來開到離居民區更近的底商,我們把它叫店,也叫前置倉。就是把菜市場開到居民區周邊,這其實是一個典型的渠道下沉。 讓消費者在線上下單,由門店來進行配送,這就是個典型的菜市場,當然客戶也可以到門店來買菜,這就是典型的菜市場下沉項目。

這個項目的目標是幹掉髒亂差的菜市場,然後升級成為一種新型的菜市場。我從公開的信息中沒有獲得叮咚買菜客單價的數據,只知道他們一天的訂單量已經超過了15萬單。 我基本上可以做一個推測,所有貼近社區的零售都會有一個特徵。我將其分為兩個維度,一個是客單價的高與低,一個是離消費者距離的近與遠。一般來講貼近社區的服務,要麼就是距離比較遠、客單價比較高,要麼就是距離比較近、客單價比較低。

顯然叮咚買菜這種模式做下去,它的客單價一定是低的,是一個低客單價、低毛利的作業模式,但它的好處是足夠的高頻。

我在2014年就嘗試過類似模式,建立前置倉,讓客戶從線上下單,然後門店自提或者配送到家這樣一種模式。我發現這個模式最關鍵的就是前置倉的運營能力以及貨損的控制能力。 所以從當前這個角度看,叮咚買菜的訂單量雖然已經起來了,但最關鍵就是它門店的損耗控制能力、配送服務的標準化能力,以及整個後台供應鏈的可持續穩定的供給能力。這三個能力將是影響叮咚買菜的最關鍵的三個點。

我沒有詳細了解過叮咚買菜創始人團隊的背景,如果這是一個互聯網人的團隊背景的話,我認為他們成功的概率是比較低的。如果這是一個傳統人加互聯網人的團隊背景的話,我認為它還是有一個比較高的成功概率的。 叮咚買菜革命的就是菜市場,所以我們在新經濟這樣一個領域下面,我們也將拭目以待,看一看叮咚買菜將來對於菜市場所帶來的改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