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

  行

  右

  立

  是指在乘坐自动扶梯时靠右边站立,左边的位置给有急事的人行走。在手扶电梯随处可见的今天,很多人都会遵守这个“自动扶梯的基本原则”,在不少人眼中,乘扶梯“右侧站立、左侧通行”是素质高的体现。

  (网络配图)

  但是这几天

  上海地铁发布并张贴在车站的

  新版《自动扶梯乘梯须知》中

  我们长期养成

  “左行右立”的乘扶梯习惯

  在新规中被正式废止

  第一条就是“禁止行走或奔跑”

  这意味着乘电梯时

  大家再也不能急匆匆“赶路”了

  “左行右立”也已被彻底否定

  扶好扶手、站稳上下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快速方便的“赶路”

  而且也是“国际惯例”

  好几年前

  它还被作为“文明出行”的

  倡导内容之一在上海大力宣传过

  为何现在会被废除呢?

  事实上

  看上去很合理的“左行右立”

  却是一个陷阱

  你站你的,我走我的

  真的相安无事?

  留出一条通道“诱导”乘客在电梯上步行,其实是高风险行为。很多时候会因为电压不稳而突然减速;而当扶梯齿轮夹到垃圾或者烟蒂时,也会导致电梯突然停顿,如果乘客此时正在行走,很容易失去平衡摔倒。

  而造成的伤害事故

  还真有点触目惊心呢!

  一年多前

  上海铁路运输中级法院

  就终审判决了一起

  因为在自动扶梯上走动引发的纠纷案

  案/情/回/顾

  一位五十多岁的女士带着侄女乘坐地铁,两人乘上行自动扶梯。当时后面有位男乘客,他想要超越前面的女士的8岁侄女。女士发现了男乘客想要向前的意图,将侄女拉过避让。但那时侄女已经被男乘客碰撞,站立不稳。女士为保护侄女,身体失去平衡,从扶梯上摔倒。事后,医院诊断女士为胫腓骨干骨折,并进行了手术。经鉴定,其左腿受伤较重,构成了一定程度的伤残。

  男乘客被告上法院,被要求赔偿各种损失费22万元。法院认为,男乘客从女士的侄女右侧强行通过,将侄女挤向女士,导致女士为搀扶侄女而摔倒并造成后果,肇事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在酌情确定了女士因受伤产生的各项费用后,法院最后判决男乘客赔偿受伤女士各种费用11万余元。

  刘工程师

  电梯专家

  在电梯上快速行走,不仅容易碰擦到人,引发安全事故,而且只站在扶梯右边,受力平衡被打破,必然会加重电梯磨损,增加电梯养护的难度。

  刘工程师还透露,曾经在调研中发现,约80%以上的扶梯,其右侧梯级链明显比左侧磨损严重,导致梯级轻微倾斜,梯级两侧挡板及梳齿板磨损加剧。事实上,“左行右立”会导致扶梯局部部件承受过多的疲劳冲击,缩短设备寿命,使扶梯频繁发生故障。

  虽然国家规定,对所有电梯每个月都要保养至少两次,但由此带来的机械疲劳磨损并不一定都能通过保养解决,很可能将会涉及部件更换、报废,影响使用寿命。

  其实,留心的乘客或许已经发现,上海地铁站内的宣传语跟宣传广播广播,早就已经不提“左行右立”了。

  周到记者在1号线徐家汇站也发现,自动扶梯上乘客有些已经不再让出左面空挡,大都是左右都站立着人,扶梯左侧已经无法供人行走人了。

  多位乘客坦言,上海地铁目前日均客流超大,如果每级电梯上右面站人把左面让出来,会造成很大的空间浪费。如“左行右立”的确有安全隐患,会支持并排站两个人,这样不但通行效率反而更高,而且受力均衡、更安全。

  不过,客流低谷时段,有不少乘客还是会在自动扶梯左侧快速行走,看上去是想抓紧时间,在电梯上更快速地“赶路”,而右面站立着的乘客似乎也没有什么意见,默认了这种行为。经过长时间宣传“左行右立”也就让乘客形成了习惯。

  (4号线宜山路站,看上去电梯已不时兴“左行右立”)

  国内天津、南京、西安等城市

  也已经放弃“左行右立”

  而是提倡“站稳扶好”

  本次发布的新规中还强调了

  乘坐扶梯时“必须握住扶手”

  除了禁止行走或奔跑及强调必须“必须握住扶手”之外,新规中还禁止在扶梯上倚靠、玩耍、反方向站立和使用手推车;同时,运送笨重物品、在出入口附近停留等也都是被禁止的。

  此外,遇到紧急情况 按下"急停按钮" 在新规中再次被强调,遇到险情伸手助人并不可靠,正确做法是,首先停止电梯运行。

  地铁自动扶梯取消“左行右立”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来源:新闻坊(stvxwf)综合周到APP

  扶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乘梯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同意的点个小花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