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有否界?古今有否界?物质与精神有否界?大文化下,没有因果,只有必然。捭阖问道,以微观见宏观,容菡阁细细说来。

  ——《收藏/拍卖》杂志主编

  菡阁

  在一年一度熙熙攘攘的香港艺术周里,巴塞尔艺博会已不再是新鲜的重点,而是内地艺术家纷纷登陆香港,要在精准的受众群体中分一杯羹,同时也有机会向国际买家们最好地展示自己。

  而同期的苏富比、佳士得春拍预展目前是同业中的网红打卡点,每一年专场拍卖的主题展陈以鲜明与精致共存而成为策展人们偷师的课堂 ;包括香港自己,依托巴塞尔这样的国际级大展会,除了盘活自己的城市形象之外,也极大地盘活了新经济。这样的一个现象发生,其实都是“进阶”的需要。

  Art Basel

  经历一个不算短时间的大洗牌和黑暗期,“进阶”代表离开固有的安全区域,伸展出更有持续性的生命力。因为人类的认知系统从来不会停滞,需要时时刻刻的更新,即使有些更新要经历脱胎换骨的痛苦,但是人类就是因为这个特性因此能够长足进步。

  所以就是因为这一主旨,又在春日这么好的一个可以用行走来学习的季节。我们觉得也应该和我们的读者一起“进阶”。不再把目光停留在故宫、大英博物馆、大都会之类的国际大 IP,而是转向小、精、尖的博物馆美术馆,以我们专业的眼光,来提供一张高颜值的隐秘地图。就连这次“艺术之旅”栏目,我们也特别挑选了法兰克福的博物馆岸,让一条岸线上的博物馆以各自的盛放姿态,为艺术爱好者提供视觉的饕餮大宴。

  霍尔拜恩桥上的鲁本斯特展广告

  雕塑博物馆的混合式怪兽屋脊别具一番趣味

  视觉是一种奢侈,但也容易疲劳。因为对视觉追求的焦虑,“叶永青抄袭事件”打开的潘多拉盒子,并没有真正合上。依旧时时在拷问收藏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拷问与此相关的每一个人在进行选择的初心。反省,并不止艺术家。“进阶”,万不能走错方向。

  所以各大拍行深谙于此,才要不断去挖掘生货,给已经疲劳的视觉不断带来冲击。给都市带来山水意趣感觉的盆景也作为刚刚成长起来的生货,越来越受到收藏界的重视。曾经听到一位盆景藏家为了自家的一棵黑松,每年要重金请来日本园艺家修剪。

  《东风桔》 附石

  再比如这些年,大家不断认识到了金石拓片这样的拍场“黑老虎”的价值,算是续上了中国曾经断裂的文脉。但是随之而来也是要有更多的“进阶”需求。袁克文、吴湖帆求之不得的《董美人》初拓本,正好说明珍贵版本何以有不同的溢价 ;《碑文辨伪二三事》却是这最狭窄最顶尖的学问里,更狭窄的部分——这样狭窄的空间里,对认知系统的深度拓展尤为重要。

  因为收藏往往从兴趣开始,到学习进阶,到拥有再做一个阶段小结。这是一个信息比以往更容易对等的时代,更多更透明的信息量和数据拣选,让 80 后、90 后的年轻藏家因为学习,反而接受高古玉和金石拓片这样审美系统要求更高的系列,这些假以时日的中坚力量也是处于“进阶”的高峰时期。

  《唐· 士如珪墓志》原拓

  《收藏·拍卖》杂志倡导的“艺术诠释生活”,最难的还是要做到知行合一。我们的意图实际上非常简单,就是要在每位读者心里种上一片草原,让大家在合适的时机一一去拔草。

  -END-

  图文/菡阁

  今日编辑/里木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