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都没有被过度吹捧,就因为这群敬业的老戏骨演员出神入化的演技。

我们常常都在讨论,什么是一个演员的职业修养?

演技好不光是一种天赋,更是一种崇高的职业素养,是要通过一生的理论学习和演艺实践来获得的。一个好演员,不是要长得帅,也不是靠粉丝多,更不是靠摆个POSS板著扑克脸念123456,而是要专业、努力、认真,演什么像什么。千万不能演什么都像演员自己,那就没有意义了。

真正的好演员,一颦一笑,一个眼神,一个肢体动作,一丝面部表情全都是戏,让我们完全忘了演员本人,只会完全沉浸到他所扮演的那个角色中去。就像最近热播的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中开场那个小官巨贪——贪污两亿的处长赵德汉,侯勇老师的演绎简直是入木三分。

从一开始的节俭抠门,蜗居老小区,就这个蒜就能吃面的普通中年干部,到后来装作两袖清风的色厉内荏不容如山,到最后面对贪污铁证(豪华住宅和两亿多堆积如山现金)的时候,他两腿发软声泪俱下的崩溃结局。这位赵德汉处长每一个和检察官对抗的关节都充满了观赏性,真实还原了一位底层出身的贪官的真实心理活动,特别是最后要被带走的时候,他还恋恋不舍要看一看他的房子和钞票。

侯勇老师简直把这个赵德汉处长演活了,从头到尾,我们看不到任何侯勇的影子,我们眼里只有那个就蒜吃面的赵处长,满脑子都是这个懦弱而又贪婪的小官巨贪,短短三集戏,让所有观众都印象深刻,脑子里挥之不去都是他声泪俱下那一句:「我是个农民的孩子!」

侯勇老师作为一个成名老演员,却展现出了当代年轻一代影视明星少有的敬业心态和认真态度,为了这短短三集的戏,他拍了三个通宵。剧中就蒜吃面那一场。为了拍的好,他一直在练习吃面。观众看到是在吃炸酱面,其实那就是一碗白水面,什么味道都没有,而且拍摄中候老师大概连吃了六碗面,因为有各种镜头、各种角度,大家可能觉得他吃得很香,其实真的啥味道都没有。

其实,侯勇老师自出道开始就是这么认真,当年他拍《大染坊》的时候有一场吃油条的戏拍了十多遍才过,原因是油条太好吃了,好吃得忘词了,观众们开玩笑说:这次他拍《人民的名义》,幸亏吃的是白水面,估计剧组吸取了那次教训,估计用正宗炸酱面得拍10遍以上。

所以啊,演戏和做任何学问、干任何工作一样,「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我们还记得历来影视剧中那些经典的形象,比如《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冯远征老师饰演的安医生,又比如唐叫从头到脚,浑身都是戏。

再举两个例子,《人民的名义》中,京州市那个乾纲独断、脾气火爆的李达康书记,谁能想到他是《潜伏中》的温文尔雅的陆桥山处长;而汉东省那个看上去一身正气,学富五车、对弟子循循善诱、言必称人民的高育良书记,是《大明王朝1566》中那个跋扈无比、言辞犀利的严世蕃小阁老!


只能说它出现的时机恰好,符合当代的价值追求,老虎苍蝇一起打。而且电视届恰好缺少这类题材,它打响了近十年的反腐最高强度剧。更重要的是符合与现在的大众需求,它折射社会情况,反思社会。而且加上与四十多位老戏骨以及还有现实生活中的工作人员的精湛演绎更为它调色不少,吸引著一家老小的观看。大家现在纷纷为达康书籍GDP而守护,为侯勇的贪官表情点赞。我们在朋友圈与表情包中来回行走。它值得被我们吹捧!


这部片子最可贵之处是直击现实,没有戏说,是对诸多脱离生活影视剧的一个反动,演员演技到位,制作成本不高,可视性强。确实可谓一股清流。


刚开始惊艳,套路深,后来的剧情太拖沓,个别角色引人厌恶。虽说都是老戏骨,但是个人觉得有些演技还不够。(个人想法,勿喷)

李达康,陈岩石,沙瑞金,高玉良,丁义珍,欧阳靖,赵德汉,这几位演技可谓爆表

相对而言,祁厅长,陆亦可,侯亮平就差点火候。高小琴也一般,王大路不像个商人,面部表情太僵硬,感觉在背台词。林华华跟周正没演技,林华华可能相对还好点


我看过度吹捧的都是以前那些爆红的小鲜肉,小鲜花吧?什么男神女神的,吹捧得都快上天了,可惜他们脚下踩的是浮云,没有实在的根基,吹的高摔的重!相反,这些兢兢业业的老戏骨,靠的是多少年的积累和沉淀,脚踩的是踏踏实实的土地,他们的演技配的上给他们的赞誉!其实,真正可怕的不是观众的吹捧,即便是过分,但是像老戏骨这样的演员,不骄不躁,并不会被冲昏了头脑。不像那些小鲜肉,人家一吹捧,嘚瑟上天了,真以为自己是男神女神了!


一部剧,都是赞誉和批评同时存在的,优点和糟粕也是同时存在的,只要它的优点远远大于缺陷,它就是一部好剧,我觉得对《人民的名义》吹捧一点都不过!

纵观这么多电视剧,能如此大力度,如此赤裸裸,如此真实大胆揭露官场实际现象的,好像仅此一部!冲这点就要狠狠的「吹捧」!

印象最深的,看图自己感受,气愤的打不了字………

郑西坡怎么样的,大家都知道,可是……

韩国棒子的裹脚布电视剧就好看?我觉得不过,剧情拖沓吗?你认真看了吗?我敢打包票说不好的人一定跳著看的。每一集都是环环相扣,黄毛,那小子就是头条上人的写照。什么都只看表象,网上有人说的就自以为是的相信是真像,还觉得只有自己一个人明白聪明。还有很多别有用心的人,巴不得乱,越乱越好。所以说,黄毛的戏份是有东西的。

还有一点,现在很多东西,不管是不是与政府相关,只有一有人,准给你扯淡政府怎么怎么样上去。nma还有一群人信,我敢打赌,回答我没全看,一准有人说这部剧火是假的,政府炒的。靠,一部电视剧能扯出来这么多。我也是服了。


怎么说是吹捧呢?老百姓既不是投资方,也不是营运商,作品不好会去吹捧吗?《人民的名义》为什么被热捧?1.把反腐的触角伸到了禁忌之处。2.剧情紧凑,悬念丛生。3.众多老戏骨演绎精湛。4.没有一个小鲜肉。5.有一个好平台。6,……


对于一部有主题性意义的题材电视剧,没有什么吹捧过不过,只有观众能不能接受、喜不喜欢这种类型的电视剧,这能够更好的让大众人民了解官场之道和现实生活为官之人人性道德的败坏,在现在看来,很显然,人们基本都很支持此类型的电视剧。最起码的,你不想了解一下在大中国普遍存在的在这不剧里所演绎出来的现象么?


或许不是山珍海味,但也已经是精品小炒。总比一些看起来就像粑粑的电视剧强。我不是说哪一部是辣鸡,我是说近年来瞎折腾的几乎全部都是辣鸡。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