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里荊楚,八百年大業,沿長江兩岸展開的楚國是那麼的讓人陌生。輔佐周文王,於周成王一朝分封建國,縱貫春秋戰國,末世終於垓下。遠離中原,山川閉塞,除了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和屈原,楚國為後人所熟悉的細節如山水畫般,只有寥寥數筆。

但是,在這寫意的背後,是一副悠久、絢爛、恢弘的畫卷。透過這幅畫卷,是楚國留給後人的種種瑰寶。關於其製作精良的青銅器今日不談,我們要聊聊的,是關於楚國的軍隊。

一、建制完備,兵種齊全

因為自開國起,楚國就與中原的各諸侯國隔江相望,故它的兵制略有不同。在吳起變法之前,楚國的軍隊都屬於各大貴族的私卒。個中佼佼者,更可以以一家之力支撐起一場戰役。如若敖氏麾下的"六卒",便擁有"六乘"的規模。按照一乘100人的編製,若敖氏擁有著一支達六百人的精銳私人武裝。在戰爭尚且不那麼殘酷的春秋時期,其規模已經可以獨自進行一場戰役了。

在當時,楚國同其他諸侯國一樣,置左、中、右三軍為常備軍。按照史書中關於戰事的記載,楚國正規軍在城濮之戰前,應不少於五萬人左右。只不過,即便是隸屬於楚王麾下的中軍精銳,也都是世代沿襲的貴族武士。其戰力,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可避免地遭到物質利益的侵蝕。

▲較為貼切的車兵復原圖

此外,楚國還有一支稱之為"乘廣"的車兵。該部隊由楚王親自編成,分"兩廣"共三十乘。在配置上,一"乘"分攻車、守車各一輛,每輛配備甲兵3人、步卒50人。故楚王的這支禁衛軍人數,應該有3000餘人左右。除了車兵,楚國軍隊還較早的單獨使用步兵作戰。在伯舉之戰的時候,已有步兵獨立作戰的記載了,但當時是否有單獨的建制尚且不知。

當楚國在春秋時期擴張的同時,楚軍建制中也出現另一種編製——"縣師"。與同時期"存其國遷其族"的慣例不同,楚國有時會直接在被兼并的土地上新建縣。公元前688年,楚滅申後,就地設縣,並在當地組建了地方部隊——"縣師"。之後楚國陸續吞併了息等淮山諸侯國,由此組建了一支強大的地方部隊"申息之師"。

作為楚國北向的門戶,這支部隊肩負著拱衛楚國北境,抵禦各諸侯國南下的重任。所以,這支部隊規模達十萬之眾,這足可匹敵一個小諸侯國了。

到了吳起於公元前440年開始變法,楚國的國家常備軍才完全脫離貴族的控制。在這套兵制下,楚軍的規模及其戰力都有了顯著的增加。待至楚威王時期,楚國已是"帶甲百萬"的軍事大國了。

作為以稱霸為目的的軍事大國,僅有步兵和車兵還是遠遠不夠的。當時的楚軍當中還有工兵、舟兵和騎兵的編製。首先是工兵,在《左傳》的記載當中,工兵負責伐木、修繕盔甲、組裝戰車甚至作為後備兵源而存在。

其次是舟兵,作為山川河流密布之地,楚國自春秋中期開始就組建了舟兵。不過,具體編製現在以難以考證了。如果參考同時期越國的編製,那麼這當中會包括:大翼、小翼、突冒、樓船、橋船。由名字可知,大、小翼如同陸上用的重、輕型戰車,突冒作用便如同衝車,而樓船一如樓車。唯獨這個橋船比較隱晦,它的作用如驃騎,負責策應。最後便是騎兵,關於楚國的騎兵,我們所知的不多。只知道,在戰國時期,楚軍的騎兵規模已達"萬匹"。

二、外實內虛,作戰靈活

因遠離黃河、中原,所以周天子以及北方的諸侯國都不大待見楚國。為了能獲得北方諸國的認可,楚國早早就定下了擴張性的國策。後世所用的"篳路藍縷"一詞,最早便是楚人形容先祖熊繹開創基業艱辛的情景。這便是子楚從一個五十里小國,發展成為千里荊楚的緣由。也正因為擴張性的文化積澱,楚國軍隊的配置實際上是外實內虛的。即楚軍主力基本在邊境,或是在邊境之外。這種禦敵於外的戰略,在造就了楚國內部防備空虛的同時,也造就了楚軍的靈活戰法。

作戰靈活主要體現在一下方面,首先是善於捕捉戰機、主動出擊。楚國令尹(宰相)孫叔敖曾說"寧我薄人, 無人薄我"。在公元前684年,楚國發現蔡、息兩國的國君不和,遂利用二者矛盾,擊破蔡國。同時,在城濮之戰、邲(bì)之戰、鄢陵之戰中,無一不是楚軍率先發起進攻。

其次是善於集中優勢兵力、速進速退。在《左傳》中,楚軍被描述為"輕窕",或說"卒如飄鳳。"在不利的態勢下,楚軍能快速撤離。如子元伐鄭,發現局勢不利,連夜撤軍。又如鄢陵之戰,楚軍戰敗後,趁著夜色立即撤軍。若局勢有利,楚軍又能兇猛地追擊。如在戰國末期,殘存的楚軍為反撲李信的秦軍,更是追擊三天三夜而不休息。其長期作戰的耐力和攻守轉換的速度,由此可見一斑。

最後是在行軍和配置上,楚軍更為靈活。史書載,楚軍行軍列隊較為隨意,配置上也靈活多變。在邲之戰中,楚軍便動用了機動部隊"游闕"。在伐鄭國的時候,楚軍分為了前、後兩軍,而非左、中、右三路。此外,在每次出站前,楚軍的將領都是視情況而定,並非有固定的大統領。

三、丹陽藍田,劍指咸陽

以上種種,都可見楚軍是一支善於攻堅卻不善於防守的軍隊。所以,在楚國八百餘年的歷史當中,均以主動出擊的戰例為多。 為此,我們來看看楚軍在戰國末期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藍田之戰。

藍田之戰實際上並非為一場單獨的戰役,而是與丹陽之戰前後銜接的一系列戰役和外交事件。公元前313年,楚軍陳兵齊魯邊境、魏韓邊境和函谷關以東,以防秦軍侵擾。同時,楚懷王與齊國交好,結成聯盟。
▲影視劇中的楚懷王

為打破合縱之勢,秦王派張儀前去遊說楚懷王。他以六百里商於之地為誘餌,勸說楚懷王放棄齊楚聯盟。此計奏效,是為張儀欺楚。爾後,楚王得知僅得六里封地,遂發兵攻秦,大敗。此役,楚軍屈丐及裨將逢侯丑等70餘將領被俘,遭斬首8萬人。

戰勝後,秦國奪得漢中一地,楚國就此失去長江中上游的屏障。心有不甘的楚懷王發全國精銳,再次攻打秦國。此役,楚軍一路推進,殺到了距離咸陽不過幾十公里外的藍田(今藍田縣),秦國的存亡只在朝夕之間。就在此時,韓、魏聯軍突然南下,直逼楚國北境門戶南陽。而此時,因之前的聯盟破裂,齊軍在兵敗後尚無力支援。不得已,楚軍連夜撤回,楚懷王以割地求和。
▲上半部分藍田之戰示意圖,下半部分為今藍田縣至咸陽市的距離

若楚軍得手,那麼統一中國的或許將會是楚國。只可惜額楚軍敗了,而且並非敗於戰場上,而是敗於外交上。只能說,楚懷王是一個缺乏遠見與政治手腕的君主。楚軍的將士們不負所托,即將橫掃秦國。只可惜,楚懷王未能協調好與周邊國家的利益關係。

公元前223年,王翦發兵60萬滅楚。在此之前,楚軍已經全殲20餘萬李信麾下的秦軍。不過,這一次秦國沒有輕敵。在60萬大軍的衝擊下,楚軍以幾乎全軍覆沒的悲壯結局與楚國一同走進了歷史的煙雨當中。即便秦末復國,西楚霸王所承載的再也不是那個縱橫千里的荊楚大國。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八個字,承載的是藍田之中那二十餘萬楚軍將士擦身而過的豐功偉績。如今,當我們回憶這段歷史的時候,無不為荊楚大地所孕育的鬥士們感到可惜。但是,他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毅力早已融入進每一位中華兒女的血液當中。而荊楚八百餘年的壯麗歷史,也成為了今日炎黃子孫所共享的文化瑰寶。

參考資料:

《左傳·恆公十二年》《左傳·成公十六年》、《漢書·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史記·白起王翦列傳》徐俊·《春秋時期的楚軍建制》顧久幸·《楚國兵種及其作戰方式》喻宗漢·《楚國軍事特點淺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