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报【陈淑芬╱台中报导】

台中市生活环境要如何再创新?参加台中市议会地方治理论坛的学者认为,在硬体建设达到相当水准后,必须推动软体建设,尤其「品格」非常重要,建议从教育及施政等方式发展「以人为尊」的有品社会。

要如何达到有品及创新?中兴大学运动与健康管理研究所副教授余宗龙表示,需要时间及身教来改变,可从运动精神提供社会教育及自我砥砺效果,他并以亚运体操赛项为例指出,选手因忽略向现场观众及裁判敬礼,而惨遭扣分而痛失金牌。

余宗龙说,台中市以智能、创新及品格城市著称,建议城市的发展策略不能单抄袭国外,要有差异化,除发展各区特色,还要思及整体规画。

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公共事务与公民教育系副教授刘兆隆表示,国人喜欢至日本及欧美等国旅游,因具有以人为尊、干净、有礼及历史文化等诱因。大陆人士对台湾捷运族搭手扶梯自动靠右站、垃圾不落地等成果,认为在大陆要达到这种自我规范实在太难。

刘兆隆说,希望推动软体建设,发展「以人为尊」的有品社会,让市民以台中市为荣。他建议,政府要创造诱因,让市民愿意遵守相关规定,例如透过媒体及重罚等方式。

中兴大学行销系副教授萧仁杰指出,市政建设不能只讲美化而不深耕,要真正落实建设。台湾长期以来有人推动去中化,要抛弃传统的文化,连好的传统都要丢掉,若忘记传统在哪里,这是很严重的问题。

「台湾未来要推动有品!」萧仁杰表示,「有品」就是「道理」,欧美社会很重视,但是台湾却逐渐在流失,站在教育第一线的人,都会发现台湾的品格教育越来越不够,他建议要从教育及施政来导正。

厦门大学台研院经济所副教授黄燕萍指出,厦门与台中市的面积、人口数及人口密度相当,她以「交通先行」、「注重效率」、「环保优先」及「开放创新」等面向,分享厦门城市发展经验,就交通建设、空污防制及自贸区开放等过程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