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时报【文╱李水莲】

连日雨弹轰炸全台,水淹各地,连国道路面也无法豁免,每次豪大雨,都是在考验国道路面施工品质,但是由于沥青材料的特性,以及车辆轮胎重压,在如此恶劣环境中,如何避免道路坑洞产生?

交通部高速公路局日前举办「107年度道路工程人员专业及伦理发展研讨会」,邀请交通部、法务部廉政署、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员会、中央大学土木工程学系、台湾区沥青工业公会及中兴工程顾问公司等产、官、学界人士,共同讨论国道长期以来在路面工程采购案上所面临的风险、困境与解决方案。

研讨会中央大学土木工程学系陈世晃教授说:「每次大雨过后,大家看到坑洞,都会说:『这是偷工减料』,这句话真的让工程人员好委屈啊!」大家都说沥青防水,但更精准的说「沥青是防泼水而不是真的防水」,它可以防泼但是你把整条沥青路面浸在水里面,它就会产生乳化的效应,就会把沥青减黏,所以一旦沥青路面有水进去,它就会把地料拨开,其实下一天两天没关系,但连续下一个礼拜,高速公路都会产生坑洞,连美国也一样。」

交通部高速公路局政风室今年度特别举办「107年度道路工程人员专业及伦理发展研讨会」,进行系列性预防工作,包括经管工程改质沥青混凝土铺面专案稽核、廉政宣导活动及防贪指引等。广泛讨论改质沥青混凝土于铺面上的应用,因为它确实提高路面排水效果、减少雨天积水情形、增加用路人行车安全,惟高公局尚未全面推动。

在研讨会中针对路面使用改质沥青之效益、阻碍及解决方案等,产官学三方广泛交流讨论,会议中就此议题充分讨论,让与会的工程人员、监造单位、施工厂商等,共同为高速公路及新建工程之施工品质把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