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論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合資品牌中恐怕誰也比不過大衆汽車。僅從車型佈局的密度以及對中國消費者需求的關注就能夠看出來。而大衆汽車對中國市場的重視也收穫了相當大的回報。2018年,大衆汽車在國內的兩家合資公司,上汽大衆和一汽大衆分別位居當年車企銷量榜單的第一和第二位。加上進口大衆,整個大衆能佔到國內車市份額的15%。

  如今,中國正在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大衆汽車對此必然也是相當重視。爲此,大衆汽車3月一口氣推出了三款量產純電動車型,分別是由一汽大衆生產的高爾夫·純電和寶來·純電,以及由上汽大衆生產的朗逸純電版。

  看到這一信息,相信很多人的反應都和筆者一樣。認爲大衆汽車雖然在新能源純電動領域動作不快,但是卻誠意滿滿。一下拿出三款可以量產上市的純電動車,別說合資品牌了,就連對新能源最爲積極的自主品牌也少有能夠做到這一點。但事實真的如我們看到的這樣嗎?

  “油”改“電”,性能如何保障?

  在這三款車型發佈的時候,廠家曾提到這三款車型是來自大衆模塊化的MQB平臺,並稱這一平臺能夠完美地兼容純電動車。大衆是玩模塊化生產的行家,MQB平臺就是目前大衆汽車當家的模塊化平臺,目前大衆在售的主力車型幾乎都是來自這一平臺——但這些車型無一例外都是燃油車。大家知道,所謂平臺化生產就是大量的零部件通用,從而達到成本降低、生產效率提升的目的。而這個MQB平臺就是平臺化生產模式中的佼佼者,基於此平臺生產的汽車零部件通用率高達70%~80%。

  那麼這三款來自MQB平臺的純電動車是否會跟同樣出自MQB平臺的燃油車差不多呢?雖然廠家並未給出明確的說法,但筆者從一些細節部分發現了端倪——那就是動力電池包的造型。通常,純電動車的電池包都會盡量設計得規整,比如特斯拉的電池包,更爲規整的電池包能夠設計出更大的容量,同時爲車身的重量配置提供便利。但大衆汽車這三款純電動車的電池包卻造型奇特。仔細分析,不難發現這些電池包所佔據的位置就是這些車型原先油箱+傳動軸+駕駛席下方的位置。

  特斯拉的電池包

  大衆三款純電車型的電池包

  這三款和燃油車差不多的純電動車,其實簡單的理解就是自主品牌發展純電動車早期經常做的“油改電”。倒不是說“油改電”就一無是處,但其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車身的平衡被破壞、電池包容量小、車身安全係數降低等等。

  電池包容量小,連密度也不達標

  “油”改“電”的其他問題都可以通過調校和設計去彌補,但是電池包所能夠佔用的位置卻沒有辦法彌補。37.2kWh的電池包只能夠讓這三款純電動車的NEDC續航里程處在270km上下。熟悉純電動車的朋友知道,NDEC工況相對實際用車工況較爲簡單,因此270km的NEDC續航在實際用車時恐怕難以跑到200km。

  當然,對僅用於城市出行的用戶來說。200km續航里程倒也不是特別大的問題,無非就是充電勤快點。但這三款車的電池組還面臨一個尷尬。就在這三款車發佈次日,國家2019年新能源補貼新政出臺,不僅對續航里程設立了標準,同時還對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做出了要求。雖然這三款車的NEDC續航超過250km,達到了補貼的標準,但其電池組能量密度爲121Wh/kg,低於125Wh/kg的純電動車可享受新能源補貼最低標準線。

  換句話說,大衆汽車勞心費力國產的這三款純電動車無法獲得新能源現金補貼。可享受的優惠政策與進口的純電動車無異。

  大衆意欲何爲?爲技術還是爲市場

  從大衆汽車這三款純電動車可以看出,這招棋顯然是走錯了。或許用“油”該“電”還可以理解成大衆對待新能源有些心急,在國內雙積分政策的壓力之下,在競爭對手的步步緊逼之下,大衆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以燃油車爲基礎打造純電動車的做法其實也算是一種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案。

  另外,無法獲取新能源補貼一事。也只能怪大衆汽車的“運氣”不太好,畢竟這三款純電動車發佈在前,而2019年的新能源補貼政策出臺在後。

  除了這些原因,大衆爲什麼要在中國推出這三款純電動車呢?我們不妨依據現有的一些事實大膽地推測一下。首先,大衆其實已經有純電動車發展的完整技術方案,爲此,其構建了MEB純電動車模塊化平臺;其次,在這三款純電動車發佈之前,大衆在德國的總公司就已經決定在歐洲全面推行電動化。

  那麼此時在中國推出這麼三款各方面都落後的純電動車,其最核心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爲大衆在歐洲乃至全球的純電動車發展積累技術經驗和用戶數據(可憐的中國消費者再次被大衆當做了小白鼠)。

  說說觀點

  開篇說到大衆對中國市場重視。的確,在車型的佈局方面,大衆的確是不遺餘力在中國填補任何一個空缺。但也是因爲大衆在國內的優秀表現,“店大欺客”在其身上也表現的淋漓盡致。比如全新速騰在美國市場用可靠性更高的8AT變速箱,而在國內就是7速DSG;又比如速騰曾經換裝扭力樑式非獨立懸架,還因設計缺陷造成了斷軸,最後竟以召回打補丁的方式矇混過關。或許是中國的消費者仍不夠成熟,大衆依然放心大膽地把中國市場當做新技術的試驗田。這樣的情況,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消失?指望大衆自我覺醒恐怕不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