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三县快讯

最新鲜的环京资讯,最权威的政策解读!

日前,北京市通州区对外公布了未来三年的城市建设计划《北京城市副中心老城区城市双修与更新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这个计划向全国人们展示了接下来北京打造通州的决心与力度。

而在此之前,北京市已对外明确表示,未来几年会将全市至少30%的投资额投向通州。如今,这项承诺开始落地了。

根据《北京城市副中心老城区城市双修与更新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未来三年,即2019年-2021年,单单北京政府自己在通州的投资额将高达10706亿元,涵盖937个项目。

更可喜的是,这些项目和投资有很多是直接被北三县纳入“囊中”。

3年投进一个一线城市GDP

通州未来三年“10706亿元”的投资额相当于怎样的一个概念呢?北三县快讯小编这么说吧,这比中国很多省的GDP(相当于这个城市的总家产)还要多!

2018年末,中国只有17个城市的GDP过万亿,分别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重庆、天津、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南京、青岛、无锡、长沙、郑州、宁波和佛山。

也就是说,未来三年,北京在通州的投资额,相当于把“一个杭州”或“一个成都”的所有家底装进了通州。

上海与北京的GDP在3万亿左右,也就是说,未来三年,为了快速发展,通州将“吃”进1/3个上海或1/3个北京的经济总量。

2009年,全国投资四万亿搞基建振兴经济,引发了全国楼市的大幅上调。而未来三年,仅在通州一地,就将投进一万亿资金,相当于2009年全国投资四万亿的1/4。

可通州的区划面积仅仅才907平方公里,仅仅相对于国土面积的万分之一,这样单位面积的投资强度绝对是史无前例的。

13个领域直接投资推动北三县发展

天量的资金投入通州,发展通州,必然要对与之相邻的北三县产生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而更可喜的是,本次投资还有不少项目是直接用在与北三县的项目合作上。

依据三年计划显示,通州将与廊坊市北三县在13个领域开展合作。

其中,为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通州将重点推进平谷线、京唐城际等轨道交通设施建设,打通一批交通路网,实现徐尹路与燕潮大桥通车,推动6号线东延、厂通路、潞苑北大街贯通等。

同时,推动公共服务向北三县延伸,通州将发展部分北三县学校加入通州三大教育联盟,推动医院之间的技术合作和医联体建设。

在此基础上,启动潮白河生态绿廊建设,共同开展潮白河、北运河综合治理,开展环保联合执法,落实大气联防联控。

此外,积极推动北三县地区与通州执行同标准产业禁限目录,与北三县建立联合招商、项目互荐机制,同时积极做好与北三县房地产开发、购房租房协同。

环京进入高铁时代北三县受益最大

在北三县设站的京唐、京滨城际两条城际铁路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标志性工程,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和《京津冀城际铁路网规划》中的重点建设项目,两条线均是北京通向东南的“大通道”。

新建北京至唐山京唐城际起自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经北京市通州区、河北省廊坊市、天津市宝坻区、河北省唐山市,终至既有天津至秦皇岛高速铁路唐山站,正线长约148.74公里。

全线共设置车站7 座,分别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燕郊站、大厂站、香河站、宝坻南站、鸦鸿桥站和唐山站。

京滨城际铁路又称京津第二城际铁路,起点位于北京站,终点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滨海站。线路长171.74Km,最高设计时速350Km/h。

全线共设置车站9 座,分别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站、香河站、宝坻南站、京津新城站、北部新区站、滨海机场站、滨海站。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地,两条城际将北三县和北京真正地连接起来,对于北三县加速融入协同发展大局、全面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实现互利共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北三县坐享利好发展前景无限

随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和《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覆并正式对外发布。

我们看到了中远期北京对人口规模的控制,看到了北京未来要做好“四个中心”的宏大目标,也看到了国家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计与决心。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推动下,大北京区域价值日益凸显。可以看出,以廊坊——北京为代表的环京区域将被国家优先发展,直接受益。

从发展角度讲,廊坊的几大板块中,北部板块——北三县的根基最为牢固,区域优势也更加明显。众所周知,从中央到地方一再强调的“四统一”政策将确保北三县与北京稳定协同发展。

根据现有的规划,到2022年时,北京都市圈的大架构将基本建成。届时,北三县不管在产业、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都将全面北京化。

受益于这一系列发展利好,与副中心一河之隔、位于将要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重要地带的北三县正坐享北京及副中心的各项资源和发展利好,必将实现价值发现,人口涌入,城市规模、档次都会上一个新台阶。

目前已有100000+关注北三县快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