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三縣快訊

最新鮮的環京資訊,最權威的政策解讀!

日前,北京市通州區對外公佈了未來三年的城市建設計劃《北京城市副中心老城區城市雙修與更新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這個計劃向全國人們展示了接下來北京打造通州的決心與力度。

而在此之前,北京市已對外明確表示,未來幾年會將全市至少30%的投資額投向通州。如今,這項承諾開始落地了。

根據《北京城市副中心老城區城市雙修與更新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未來三年,即2019年-2021年,單單北京政府自己在通州的投資額將高達10706億元,涵蓋937個項目。

更可喜的是,這些項目和投資有很多是直接被北三縣納入“囊中”。

3年投進一個一線城市GDP

通州未來三年“10706億元”的投資額相當於怎樣的一個概念呢?北三縣快訊小編這麼說吧,這比中國很多省的GDP(相當於這個城市的總家產)還要多!

2018年末,中國只有17個城市的GDP過萬億,分別是上海、北京、廣州、深圳、重慶、天津、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青島、無錫、長沙、鄭州、寧波和佛山。

也就是說,未來三年,北京在通州的投資額,相當於把“一個杭州”或“一個成都”的所有家底裝進了通州。

上海與北京的GDP在3萬億左右,也就是說,未來三年,爲了快速發展,通州將“喫”進1/3個上海或1/3個北京的經濟總量。

2009年,全國投資四萬億搞基建振興經濟,引發了全國樓市的大幅上調。而未來三年,僅在通州一地,就將投進一萬億資金,相當於2009年全國投資四萬億的1/4。

可通州的區劃面積僅僅才907平方公里,僅僅相對於國土面積的萬分之一,這樣單位面積的投資強度絕對是史無前例的。

13個領域直接投資推動北三縣發展

天量的資金投入通州,發展通州,必然要對與之相鄰的北三縣產生巨大的輻射帶動作用。而更可喜的是,本次投資還有不少項目是直接用在與北三縣的項目合作上。

依據三年計劃顯示,通州將與廊坊市北三縣在13個領域開展合作。

其中,爲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通州將重點推進平谷線、京唐城際等軌道交通設施建設,打通一批交通路網,實現徐尹路與燕潮大橋通車,推動6號線東延、廠通路、潞苑北大街貫通等。

同時,推動公共服務向北三縣延伸,通州將發展部分北三縣學校加入通州三大教育聯盟,推動醫院之間的技術合作和醫聯體建設。

在此基礎上,啓動潮白河生態綠廊建設,共同開展潮白河、北運河綜合治理,開展環保聯合執法,落實大氣聯防聯控。

此外,積極推動北三縣地區與通州執行同標準產業禁限目錄,與北三縣建立聯合招商、項目互薦機制,同時積極做好與北三縣房地產開發、購房租房協同。

環京進入高鐵時代北三縣受益最大

在北三縣設站的京唐、京濱城際兩條城際鐵路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標誌性工程,也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一體化規劃》和《京津冀城際鐵路網規劃》中的重點建設項目,兩條線均是北京通向東南的“大通道”。

新建北京至唐山京唐城際起自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經北京市通州區、河北省廊坊市、天津市寶坻區、河北省唐山市,終至既有天津至秦皇島高速鐵路唐山站,正線長約148.74公里。

全線共設置車站7 座,分別爲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燕郊站、大廠站、香河站、寶坻南站、鴉鴻橋站和唐山站。

京濱城際鐵路又稱京津第二城際鐵路,起點位於北京站,終點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濱海站。線路長171.74Km,最高設計時速350Km/h。

全線共設置車站9 座,分別爲北京城市副中心站、香河站、寶坻南站、京津新城站、北部新區站、濱海機場站、濱海站。

作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地,兩條城際將北三縣和北京真正地連接起來,對於北三縣加速融入協同發展大局、全面承接北京產業轉移、實現互利共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北三縣坐享利好發展前景無限

隨着《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和《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6年—2035年)》獲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覆並正式對外發布。

我們看到了中遠期北京對人口規模的控制,看到了北京未來要做好“四個中心”的宏大目標,也看到了國家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計與決心。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的推動下,大北京區域價值日益凸顯。可以看出,以廊坊——北京爲代表的環京區域將被國家優先發展,直接受益。

從發展角度講,廊坊的幾大板塊中,北部板塊——北三縣的根基最爲牢固,區域優勢也更加明顯。衆所周知,從中央到地方一再強調的“四統一”政策將確保北三縣與北京穩定協同發展。

根據現有的規劃,到2022年時,北京都市圈的大架構將基本建成。屆時,北三縣不管在產業、教育醫療、交通等方面都將全面北京化。

受益於這一系列發展利好,與副中心一河之隔、位於將要崛起的世界級城市羣重要地帶的北三縣正坐享北京及副中心的各項資源和發展利好,必將實現價值發現,人口湧入,城市規模、檔次都會上一個新臺階。

目前已有100000+關注北三縣快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