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僅是個錯誤,而且是個超級大的錯誤。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鑄九州之錯,難以挽回啊。原因何在?

現今流行的地緣學說中有一個「世界島」理論,英國地理學家與地緣政治學家麥金德於1902年在英國皇家地理學會發表的文章歷史進程中提到這個概念,後來就風靡全球。

這個理論說起來挺簡單,但現在國內的專家翻譯得亂七八糟,總是試圖在上限附加過多的內容。其實說白了就是控制了中間的心臟地帶(紅圈內:歐亞中心地帶)就控制了全球地緣制高點,就掌握了霸權;但心臟地帶本身是孕育不了霸權的,只有邊緣地帶強大起來才能控制心臟地帶。

麥金德為此寫了很多論文和專著,來論證這個理論。羅里吧嗦,我也沒那興趣去一一列舉。其實沒那麼複雜。為什麼中間的心臟地帶無法孕育霸權?因為它四面受敵,雙拳難敵四手。為什麼邊緣地帶能夠孕育霸權?因為它不用四面受敵,其背後或山川沙漠,或海洋,可以專心應付中央方向的敵人。

比如圖中「沿海季風地區」的中國向中亞擴張,歐洲沿海地區的俄羅斯、日不落帝國向心臟地帶擴張。這樣的擴張才是穩定的。而發端於心臟地帶的帝國,可能會興盛一時,但最終都無法長久,一旦衰落就會消失。

對付一個敵人容易還是應付四面八方的敵人容易?套一套世界島理論,結論就很清楚了。扯了這麼多,估計大家也看出來我想說什麼了。那就是魏國其實選錯了進攻方向。其實這個理論也可以套用到中國的地緣環境上。有一個成語大家都非常熟悉,「逐鹿中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簡單一點來說,大家要想統一中國,要搶的就是中原這塊地盤,誰想稱霸,誰想當皇帝,都必須佔有中原。你佔了中原,那我如果有野心的話,我肯定必須幹掉你。就這麼簡單。

非常簡單。

為什麼?因為中原是中國的中心地帶,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尤其是漫長的農業社會,中原地區一直意味著財富,即使後來江南大開發,中原也一直是財富的重要一極。所以大家都要搶。大家都搶,意味著你很難長久的佔有它,強盛時你可以保有它,但衰敗時你必然丟掉它。如果你本身是從四邊進入中原的,那麼有一天你還能回到你起家的地方,這就是為什麼滿清一直死死地守著滿洲這個龍興之地不允許漢人進入的重要原因。而魏國之所以從戰國最初的霸主成為任人宰割的羔羊,原因就在於它的戰略方向完全錯了,大大的錯了啊。它在攻下河西之地後,沒有繼續西進,沒有西進關中佔有秦國故地,而是放逐了吳起這個中國戰國時期最優秀的戰略家、軍事家,逐步放棄河西,開始「逐鹿中原」了。糊塗之極,糊塗之極。不管採取這個戰略是因為受到秦、趙的戰略壓力也好,還是覬覦中原的財富也好,當魏國採取這種戰略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決定了魏國已經退出了戰國爭霸的舞台,它能祈禱的就是多活幾年,苟延殘喘罷了。

至於將都城由安邑遷址大梁,只是魏國整體戰略東移的必然結果罷了,沒有什麼特別的。

財富是可以積累和聚斂的,比如秦國在魏國遷都以後,商鞅變法,秦國就開始變得國富民強。但安全是無法積累的,是天生的。一句話,有了安全可以產生財富;但只有財富卻產生不了安全。一個小孩拿著奇珍異寶在街頭炫耀,最終的結果就是讓人搶走甚至死無葬身之地。如果魏國在攻佔秦的河西之地後繼續西入關中,融合河東地和關中,也許數百年後一統六國的就不是秦而是大魏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