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被高聲吹的是講故事的能力,繪場繪色的講一個故事,代入某種思想,讓聽故事的認同,並隨之做出決定。現代社會什麼都膨脹,隨著網路的崛起,信息跟著泛濫,知識碎片化,被人快速食取,像是快餐看似豐富,並不營養。越來越多的人依賴知識,卻忘了獨立不思考,根據經驗所識,片面取義。

  網路平台使得人們有發聲場所,許多網路用語層出不窮。其中就有這麼句「毀三觀」「三觀盡毀」,此語一般用於評論某種行為、某個思想層。

載入超時,點擊重試

圖片來源網路

看看網上各種短評或者各種彈幕,你就會發現:原來包法利夫人是愛慕虛榮的白窮美;《紅與黑》描寫了一個鳳凰男的故事;《紅樓夢》中的晴雯不是反抗者形象,而是「作女」的典型代表……以上三部本來是文藝作品,不得不說看客們的總結能力非常不錯,一句話簡明扼要,看似說得還有幾分道理。點贊的人多了,也就都起了審查結總的心思,而結果無一不是「三觀盡毀」。

  三觀是怎麼被毀的?來看個小故事

  有好事的心理學家,把亞馬遜密林中原始部落的人帶到美國大草原上飆車,「亞馬遜人」眼看著遠處的野牛逐漸變大,世界都崩塌了,不能理解為什麼一個甲蟲大小的東西會變成一個龐然大物。這是因為他從前生活在密林當中,缺少遠距離視物的經驗,看到物體大小不會由於距離不同產生那麼大的變化。

  故事裡「亞馬遜人」的世界觀崩了,是由於他們的生存經驗使然。

  而說白了我們所謂的「三觀」,是我們生活中的道德文明或是經驗所形成。

  人們帶著已成形的「三觀」,判別事物,就難免會像故事裡的「亞馬遜人」,容易崩壞。

  其實依賴固有「三觀」判別事物,主要源於大腦。

  我們身處的世界非常複雜,接觸到的信息繁多,而我們的大腦並不如想的那麼勤勤懇懇,它總愛「偷懶」。它很快就藉助以往直接或間接的經驗,對人、事、物進行分類,並給每個分類貼上標籤,這個標籤稱之為「刻板印象」。

  當然,這種做法能更快速地處理信息,比如小孩子力氣小。這種標籤能夠讓我們高效地認識世界,處理信息,並不會每遇到一個孩子要用事實來證明,並重新評估他的力氣,可以直接經過經驗判斷。

  但是人類太複雜,且多元,我們用以往的「標籤」判斷不一定證確。比如:  

  歐洲一百多年前,哥白尼發表關於地球的言論,第一次描述地球是圓形的。結果怎麼樣呢?人們的「三觀盡毀」,當時社會公認說法是:天圓地方。毀三觀的哥白尼被處以極刑。然而事過境遷的今天,我們誰都知道地球是圓的。

  看客們都在嚷嚷著「三觀盡毀」,然這個「三觀」是否完全證確,依據過往經驗簡單地給一個事物一個行為貼上一個「刻板印象」本就是片面之詞。

  喜馬拉雅論壇有這麼一個問題:攀爬珠穆朗瑪峰是一種奇怪的現象。你花費比購買一輛很棒汽車更高的價錢,你為此訓練一年,隨後,你離開家人兩個月時間,沒有人保證你將會到達頂峰,每年約有五人在這裡遇難。那麼,為何要這樣去做?是啊,為什麼呢?看看也是啊,「刻板印象」們認為這不就是自討苦吃么。

人是複雜的,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追求的東西是不一樣的,我們不能按自己的思想去要求別人,不能按自己的經驗去判定別人。

  這種「刻板印象」的偏見無疑是有害的,如上文的哥白尼,一代天文學家被烙死。

  奈及利亞女作家Chimamanda Ngozi Adichie在一次講座中有這樣一段對話:一個學生對我說:非常可悲,奈及利亞的男人都和我書中的父親角色一樣,都是施暴者。我告訴他我最近剛剛讀了一本小說,叫做《美國精神狂魔》,對此我也感到很惋惜,美國青年都是連環殺手。這裡當然是Chimamanda的反諷。

  我們把聽到的看到的故事,變成唯一的故事,這個故事是或許是事實,或許不是,但我們接收到的信息卻不完整。而人們依照這個信息做出了判斷,就是「刻板印象」。

  古語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這是擺脫「刻板印象」的唯一途徑。

  讀萬卷書,多涉取知識,儘可能全面地了解事物本來面貌;行萬里路,證實我們所學所想,是否正確。

  我們的「三觀」需要豐富的經歷來檢驗,我們的人生需要正確的「三觀」才得以精彩。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