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司馬懿,是司馬炎~公元265年,司馬炎篡魏,改國號為晉,史稱西晉,又稱司馬晉,曹魏就此滅亡。


司馬懿此人可謂深算長遠,雖然一直在曹操面前裝低調,但也滿不過曹操。有曹操鎮住一直都是謹小慎微,也叫自己的兒子們和全族們做事要穩重。曹氏可以說三代都是雄主,然而都是命不長久,且自己又比老曹年輕二十幾歲。自然比其後代有優勢, 曹丕和曹睿都只活了30多歲,曹丕在位6年,曹睿在位13年,曹芳繼位的時候才6歲。所以這前面也是忍耐,曹氏大權都在那批老臣手裡,託孤大臣曹爽又是個不堪大用之人,遠不是司馬懿的對手,在耗死了魏國三代君主後,他的機會就來了。司馬懿逐漸掌握了大權,而且死之後都告誡自己的兩個兒子要死牢的抓住軍權,不然後果可想而知。一步步的抓權,魏國可以說名存實亡。到他孫子司馬炎就乾脆自立。在封建制度下,一般經歷個三四代,皇權就開始衰微,曹丕曹睿雖有雄心,但其壽命太短。


司馬懿謀略過人,功高震主,曹氏宗族對他心生芥蒂,加封司馬懿為太傅,明升暗降,奪其兵權。君疑臣,則臣必死,魏主雖年幼,但曹爽及門客時時防範於司馬懿,為了司馬家族的安危,司馬懿病退隱忍,十年磨一劍,終於等到了放手一搏的機會,詐病賺曹爽,政歸司馬氏。


權臣的結局一般有兩種,奪位或者滅族,諸葛亮算特例,外部威脅太大,再加上劉禪是個好脾氣,即便如此,諸葛亮死後,劉禪也立刻廢相,用費禕、蔣琬、董允、姜維他們互相制衡。沒什麼可說的,不想死就造反。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