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古典文献,中国古代道教中所用香料约有十种,分别是:“返风香”、“七色香”、“逆风香”、“天宝香”、“九和香”、“反生香”、“天香”、“降真香”、“百和香”、“信灵香”。道教对不同场合用何种香料都有规定。例如,道书称:“檀香、乳香谓之真香,只可烧祀上真。”道教仪式都离不开香料这一形而下的物质载体,以达到形而上的修行境界。

  “返风香”、“七色香”、“逆风香”和“天宝香”,这四种为道教宫观和斋醮中用香,宋吕太古《道门通教必用集》卷5称其为“奉献诸天无价名香”,其来源和制法不详。

  “九和香”,此为道教神仙传说用香,宋洪刍《香谱》引《三洞珠囊》称:“天人玉女,持罗天香,按擎玉炉,烧九和之香。”

  “反生香”,又称“返魂香”、“惊精香”或“却死香”,据考证可能是中国古代乳香的一种名称,宋叶廷珪《名香谱》称其是“尸埋地下者,闻之即活”。

  “天香”,指天上神仙之香也指道教徒敬祀天神之香。

  “降真香”,道教斋醮中用香,《天皇至道太清玉册》称降真香:“乃祀天帝之灵香也。”宋洪刍《香谱》载,降真香生于南海诸山,亦有称产于大秦国者。该文献特地提到:“(降真香)性温平,无毒,主天行时,气宅舍怪异并烧之有验”,这是典型的道教烧香避秽方法。《仙传》称:“烧之,感引鹤降。醮星辰,烧此香甚为第一。小儿带之,能辟邪气,其香如苏方木。然(燃)之初不甚香,得诸香和之,则特美。”

  “百和香”,百和,指百种香料和合而成《要修科仪戒律钞》卷8引《五符序》云:“(燃)百和之香以破秽。”

  还有一种是“信灵香”也是道教斋醮中用香,仅次于降真香,《天皇至道太清玉册》说:“信灵香可以达天帝之灵所”,其香由降真、郁金、沉香、速香、藿香、甘松、白芷、大黄、香附、玄参等按定量合成。

  其制香之所当为静室,于甲子前一日,在洁净之静室置五子牌位,以香灯供养。在甲子日攒齐香品,丙子日碾料,戊子日和香品于一处,庚子日做成香丸供于天坛之上,壬子日装入葫芦挂起,再至甲子日焚一丸祀天。其后不许常用,“凡遇有急祷之事,焚之可以通神明之德。如出行在路,或遇恶人之难,或在江湖遭风浪之险,危急之中,无火所焚,将香于口内嚼碎,向上喷之,以免其厄”。

  道学既然是一门玄学,因此道教香文化也较深奥。道教称香有太真天香八种,即“道香、德香、无为香、自然香、清净香、妙洞香、灵宝慧香、超三界香”。

  这八种香不是普通的香料,其实是人的“心”香,属于形而上的修行境界。“道”、“德”、“无为”、“自然”、“清净”、“妙洞”等字都不存在俗意,与超自然的上天或神仙联系紧密。

  《道书》所载《上香偈》称:“谨焚道香德香无为香、无为清净自然香、妙洞真香、灵宝惠香、朝三界香,香满琼楼玉境,遍诸天法界,以此真香腾空上奏,焚香有偈,返生宝木沉水奇材,瑞气氤氲,祥云缭绕,上通金阙,下入幽冥。”

  “金阙”、“幽冥”都不属凡间,这些香到达了超自然的地方,有一定的寓意,也就在道教仪式过程中,焚烧香料以指引人的心灵达到一种超自然的境界,从而使人的心灵获得解脱而“心”香。

  宁全真《上清灵宝大法》卷54解释这种“心”香的寓意为:“道香者,心也。德香者,神也。无为者,意也。清净者,身也。兆以心神意身,一志不散,俯仰上存,必达上清也。洗身无尘,他虑澄清。曰自然者,神不散乱,以意役神。心专精事,宵苍如近君,凡身不犯讳。四香合和,以归圆象,何虑祈福不应。妙洞者,运神朝奏三天金阙也。灵宝慧者,心定神全,存念感格三界,万灵临轩,即是超三界外,存神玉京运神会道,不可阙一,即招八方正真生气,灵宝慈光,即此道也。以应前四福应于一身,以香焚火者,道德无为之纯诚也。以火焚香者,诚发于心也。”这些就属于道教形而上的修行境界。

  文章源于网络,仅为作者观点,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