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時間管理模型》第四部分《時間管理的支柱》之《要事第一》第5篇文章,敬請持續關注,謝謝!

對於一個沒有系統學習過時間管理的人來說,吃掉那隻青蛙的提法實在讓人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心裡甚至會不斷嘀咕:為什麼要吃青蛙?吃青蛙與時間管理有什麼關係?青蛙是活著吃還是燉著吃?……

其實吃掉那隻青蛙來自於西方一個古老的諺語:

如果你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吃掉一隻活青蛙,那麼你會欣喜地發現,今天沒有什麼比這更糟糕的事情了。

「活青蛙」代表了那些對個人而言最艱巨、最重要的任務。如果不積極採取行動,就可能因為它而耽誤時間和機會。當然,這樣的任務也會對你的個人生活產生很積極的影響。

美國時間管理大師博恩·崔西由此句諺語得到啟發,寫了一本暢銷世界的時間管理書籍——《吃掉那隻青蛙》,本書闡述了21種實用有效且經得起考驗的技巧,幫助你將精力投入到最重要的工作上,克服拖沓,以最短的時間完成最多的工作,這與要事第一的思想是一致的。

我將根據此書的思維架構,總結提煉出博恩·崔西先生所特別提出的吃青蛙定律,分享給大家,這12條吃青蛙定律分別如下:

吃青蛙定律1

如果你必須吃掉兩隻青蛙,那就先吃掉那隻長得丑的。

如果你面臨兩項重要的任務,那麼應該先處理更重要的那一項。將「吃活青蛙」當做對自己的一次考驗、一個挑戰。面對任務時,要抵制住「先易後難」的誘惑,時刻提醒自己,每天要做的最重要的決策就是決定先做什麼、後做什麼。

吃青蛙定律2

如果你要完全吃掉一隻活青蛙,卻只是一直坐在那裡盯著它看,看得再久也無濟於事。

改善業績、提高工作效率的關鍵在於,每天早上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對你來說最重要的那件事情,養成這樣的習慣並終生保持。不假思索就「吃掉那隻青蛙」,是幫助你早日實現人生目標的積極力量。大量研究表明,那些薪水豐厚、晉陞很快的人有一個共性,那就是「說做就做」。大凡事業有成、做事高效之人往往能夠直奔主題,選擇那些最重要的工作,一心一意、持之以恆去完成。

吃青蛙定律3

把目標寫在紙上。

研究表明:大約只有3%的成年人擁有明確的目標,並把目標用書面化的方式記錄下來。在同等條件下,寫下自己目標的人,比沒有寫下目標的人的成就高出5~10倍。

吃青蛙定律4

最糟糕的利用時間的情形之一,是把根本不需要做的事情做到很完美。

時間管理的本質在於把盡量多的時間用在正確的事情上,能創造最大收益、創造最大價值、最值得做、最應該做的事情上。

吃青蛙定律5

抵制誘惑,不被小事所引誘。

如果你選擇每天先做低價值的任務,你將很快養成先做低價值任務的習慣。這一定不是你希望養成或保持的習慣。

吃青蛙定律6

用長期時間觀念思維優化你做出的短期決定。

成功人士都明確地以未來為導向。他們能想到未來5年、10年、20年的目標,並據此分析目前所應做的選擇和活動,確保當下的選擇和行動符合他們對未來的長期規劃。

吃青蛙定律7

未來的意義常常左右目前的行動。

你對自己未來的目標越清晰,對你在當下所做的事情的影響就越大。一旦確立了清晰的長期目標,你就能參考目標評估目前的活動,並確保該活動符合你的最終目標。

吃青蛙定律8

時間有限,任何人都無法做完所有的事情。

顯而易見,我們的生命的長度有限,能儘力完成我們認為最重要的幾件事,一生也無憾了。

吃青蛙定律9

當你不再去做那些低優先順序的工作時,你的時間和生活才能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時間管理的字典里,「不」是一個最有力的詞。在不會造成雙方誤解的前提下,你可以禮貌地對他人說「不」,而且一定要說得明白、清晰。

吃青蛙定律10

你最弱的關鍵結果領域會影響你發揮其它技能的水平。

對於關鍵結果領域,任何一個弱點都會影響你的工作效率,拖累你的整體水平和表現,並且成為不斷發生摩擦和挫折的根源。

吃青蛙定律11

在公司里,時間的質量最關鍵;在家裡,時間的長短最重要。

不言而喻,工作中要注重效率和結果;而在生活中,特別在家裡,與親人的溫馨相處最重要,慢節奏、長時間才是最合理的安排。

吃青蛙定律12

在任何領域想要獲得成功的最低要求是:要不間斷地學習。

學無止境,精益求精,不斷進步,這是我們任何人在任何事上做到卓越的共同要求,也是最低要求。

以上總結了12個吃青蛙的定律,我們應該仔細體會,不斷實踐,逐漸成為一個時間管理的高手,讓人生和幸福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