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的时候日本人均gdp比美国高接近一万美元,美国和主要西欧国家人均gdp差不多,现在美帝人均gdp接近6万美元了,人均gdp高日本两万五美元高主要西欧国家一万美元左右,这是为什么呢?同是输出技术的发达国家,差距为什么越来越大


实证的观点大家聊了很多,这里也试著用几组世界银行、联合国、以及来自其他出版物的公开数据来简单讨论下。

对比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

数据年份:1990 - 最新

首先依照惯例,先说是不是

一. 按现价美元汇率的名义人均GDP

由图可见,题主说的「日本人均gdp比美国高接近一万美元,美国和主要西欧国家人均gdp差不多」指的大概是1995年左右,而这其实是几乎唯一一段日本大幅领先美国的时间点。英法德日GDP在这段时间里均起伏不定,出现这样情况的重要原因不言而喻:货币升值

类似的日本人均GDP暴涨还出现在安倍2012年二次拜相前,而在此之后反而因为促日元贬值的安倍经济学出现大幅回落。然而2012年后,日本的实际经济走势及GDP总量(按本币)反而才是有所进步的。图中英法德的数据也同样,经常因汇率因素起伏不定。

二. 减轻汇率影响的购买力平价(PPP)版GDP

大幅减轻汇率影响,这里的走势看起来平整得多,也更符合各国经济实际起伏得多,具体有两点:

  1. 1990-2017年间,美国人均GDP一直是五国里最高的,从未被任何一国超越。
  2. 随时间推移,美国领先优势扩大、德国与其他三国拉开差距、日本从德国档掉落到英法档。

因此单论人均GDP,美国和日欧差距拉大是存在的,虽然远没有受汇率影响的名义人均GDP显示的那么剧烈,但单位生产力的差距确实一定程度上在拉大。

除了生产力的区别,人口结构也是重要原因。

一. 劳动力总量

美国作为移民大国、全国生育率也尚可,90年代以来劳动力供给有大幅上升。而英法德日的劳动力总数均无太大变化,日本及法国甚至在近年有所下降。因人均GDP计算的是全体国民而不止劳动人口,劳动人口所占比例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 年龄抚养比

首先抚养比这个概念,基本可以理解为以「非劳动人口」除以「劳动人口」得出的百分比,看以看出该社会的老龄化程度及养老压力。比如日本在1990年,小孩与老年人人口仅相当于劳动人口的不到45%,到2017年,却已经剧增到65%以上。

图中整体数据也非常有趣,英国在1990年是人口结构压力最大的国家、随后是英法,此时的日本显得相对游刃有余。而到了2017年,日本一跃成为养老压力最大的国家,远超其他四国。而法英德均在美国之上,由此可知美国劳动力要相对英法德充沛。

这些趋势最终对各国有何影响

一. 人类发展指数 (HDI)

人类发展指数(HDI)一般用于依经济、教育、健康等指标衡量各国的整体发展水平。这里使用的联合国数据不显示每条线代表的国家有些不太方便,以最新年份排名几条线依次为德国(绿线)、美国(浅紫线)、英国(蓝线)、日本(深紫线)、法国(青线)。

从HDI角度,美国在1990年时大幅领先其他四国,到了2017年反而被德国超越、并几乎被英国追平。而日本在1990年居于次席,目前与美国差距有所缩小、但已被英德赶超。法国则几乎一直是最后一位。可以说德国HDI进步最大、英国其次,美日法均中规中矩。

二. 经购买力平价(PPP)调整后的人均国民收入(GNI)

各条线代表国家同上。这里与PPP版人均GDP的情况非常接近,美国一直领先并拉大差距(尽管已经没有2008金融危机前那么大)。又与HDI数据吻合地,德国与英国进步最大,前者与英法日拉开了差距,后者追平了日法。日本与法国,尤其是日本表现中规中矩,进步不大。

(原先有一部分关于中位数及平均数财富值的数据统计,因逻辑上确实外在因素比较多,这里先撤销了。希望能找到更有价值的补充数据)

这27年来,这五国分别

美国:总人口、劳动力、生产力齐头并进,维持甚至拉开了与英法德日的差距。

德国:表现优益,从原本的中游上升到仅次于美国的发展水准。

英国:表现优益,从原本的中下游上升到了中游。

日本:表现欠佳,因人口及生产力导致的相对落算是实锤,从次优掉落到中游之后。

法国:表现中规中矩,一直在五国居后,但始终没有掉落到下一阵容。

总结一下

  1. 美国在1990-2017年这段时间,生产力确实进步很大,但拉开的差距并没有显著到名义人均GDP显示的那么大。后者受到非常强烈的汇率浮动影响,尤其日本数据因汇率变动幅度很大。
  2. 人口结构对各国经济及发展的影响也非常大,日本及法国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例子,劳动力比例及养老压力可能是导致其表现不如德国及英国的最大因素。
  3. 美国与德国的发展指标及人均数据表现最优,但它们、尤其美国的中位数数据往往大幅低于平均值,显示出财富集中于富人倾向明显。英国从最初相对落后追到了五国中游,日本从次优水准掉落到中下游,法国一直位于末游但相对英日尚未掉队。
  4. 然而诚如大家所言,微观的具体生活体验是无法从这些宏观数据中得出的。追求有福利而生活精致的小确幸,日本与法国可以分别作为东西方的代表,而美国的生活就显得急促而粗糙。但若精英追求人生巅峰,美国却依然是圣地。都是优秀的发达国家,若要选择发展与生活的地方,还需要各取所需。

*最后,之所以只对比了这五国,是因为我觉得它们的体量相对有可比性(当然美国与其他四国体量还是差很多)。瑞士、奥地利、瑞典等国,人口及地域的体量更适合与美国东北部一些州作对比,而卢森堡等更仅相当于城市体量,因此这里没有对其进行讨论。

谢谢大家读完,欢迎积极讨论与大神指点,如果有什么存在问题的地方还望指出。


厉害了我的美利坚。

然而我依然清楚的记得去年有个法国朋友告诉美国朋友们他上大学没花钱时美国朋友们羡慕的神情。

然后他们问我在中国上大学花钱么。我说花钱的,相当于500刀一年。美国人表情更精彩了。

=========

这评论区真是把我看笑了

一,这个问题比较的是美国和日欧,中国嘛只是个插曲,美分朋友们又何必来专门找中国比较?田忌赛马吗?

二,如果这里美国和中国交换一下,真期待评论的画风呢。估计这对比就特别有意思特别有价值了。

三,美分朋友们再怎么粉饰,他们如果在美国还是上不起大学,那么这些粉饰又有什么意义呢?一方面政府每年靠学生贷款净赚三百多亿,利率比房贷高一截。另一方面学生的负担就不提了。有人注意到多少美国家庭因为学生贷款担保的问题关系破裂吗?我身边的例子可不是一个两个。

这就是美国,只要各个利益集团赚大钱的基本面不动摇,其他随意。


我曾在西欧长期生活(德国荷兰瑞士),现在来到美国新泽西也快一年了。我的个人感受是,美国并不比德国/荷兰更富裕更发达。(瑞士是个bug,就不必说了。)我以前以为是自己的主观情绪偏袒欧洲,但是后来和几个与我经历相似的从欧洲来美国或者从美国去欧洲的中国人/印度人/欧洲人交流后发现,他们也基本上有相同的感受。我觉得有三点原因导致美国人均GDP显著高于西欧:

  1. 90年代以后创造大量财富的IT和金融业,美国远比西欧发达。(英国金融业除外。)
  2. 90年代以后美国的社会财富在急剧地向少数人集中。2016年的数据显示美国最富有的1%人口占有美国约40%的社会财富。假设刨除这1%,剩下的美国人的人均GDP就要打个六折了。相比之下,西欧的贫富差距远远小于美国。
  3. 欧元的汇率。这里引用一个我觉得非常有道理的回答:为什么欧洲主要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不及美国? - 那一次仰望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943892/answer/444641417


简单说说看法。

1,没有制约

冷战后的全球化时代,美国和其资本缺乏被约束的力量,在欧洲一体化没有完成、俄罗斯残废、中国韬光养晦的格局下,美国实现了对资源、航路、工业品定价的全面控制。同时,新的工艺门槛使得产业链需要更多的工业化人口和复合的技术标准,通过工业化中国以及在所有新兴领域的标准控制,同时通过全球化浪潮的「去贸易壁垒」,美国资本将马太效应运用到极致。

这个格局到目前为止仍在发挥作用,但恶果已经出现,就是中国在此格局下既不承担维持格局所需的成本,还要在利益上拿大头。不让拿,就要搞新的欧亚大陆一体化格局。

美国的有识之士脑壳疼。

2,信息化全球殖民

除了绿坝保护的中国,基本所有国家的信息化主权是沦陷的。

前信息化时代的贸易壁垒规则不适用于信息化竞争,从某种意义上所有使用互联网的国家都在给美国交信息费,比如Facebook和Google基本垄断了全球有序化信息流(以广告销售的形式为主),这在传统行业相当于你一个国家所有的超市都是沃尔玛而且沃尔玛在你这里:不交税(交一点?比如3%?)、不雇人、不买地、不用电用水。

这种信息主权的丧失对于很多国家的发展是致命的,相当于这些国家的任何发展都要向美国缴纳信息服务费。

还好咱们中国的很多企业已经走出去了。

3,美国人就业意愿高

因为福利比欧洲差,所以人没那么懒。这个不多说了。

4,「神队友」

表面上45年之后英法是美国的盟国,苏联是美国的假想敌。

但美苏在很长时间都勾结的跟亲兄弟一样,干嘛呢?给英法拆台,因为拆了台,美苏这样的后起之秀才能把英法的传统势力范围和既得利益据为己有。

欧洲也不是傻子,当年苏联解体之前法兰西真的想破釜沉舟的救一下苏联啊。。

现在欧日是盟友。

但在苏联解体后相当长时间内,降低欧日的经济话语权,阻止欧洲真正的一体化上,美中其实组队刷的不亦乐乎。G2不是空穴来风,只是中国不满足当长工而已。

这次老大和老二开始互怼的惊天动地。

我有种预感,最后欧洲要倒霉。。

——————

生,是轮回的一部分。而你的这部分,已然结束了。

上面这句送给欧盟。


因为美国人始终有美国梦,而美国梦就是「发大财」。什么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国际关系,都要为美国梦服务。美国怎么建立的?一群梦想发大财的人,从全世界跑到这里。我觉得全世界最像的人群就是中国和美国,以经济建设(发大财)为中心,广大人民群众乐于发财,屌丝又不装逼。你去大街上随便拉一个美国普通人,他的想法和中国老百姓真的差不多。而日欧充满了浓浓的旧世界的傲慢,装逼又虚伪。除了美国大部分都是伪发达国家,除了中国大部分都是伪发展中国家。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