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解密》第41期:

  在上一期我們提到了太子胤礽的帽子掉了,由此演化出太子地位即將不保……

  我們看歷史劇,總會涉及到戰爭和屠殺,《雍正王朝》也不例外,而全劇中最悲慘的一幕既不是老八胤禩的逼宮,也不是老十四的西北大捷,更不是雍正帝手刃皇子,而是年羹堯的血洗江夏鎮!

  這也是全劇中唯一的一次涉及到百姓傷亡的事件,但是這次事件最終奠定了老四胤禛的上位。

  而作爲執行者年羹堯來講,他爲什麼要這樣殘忍?還是說這背後隱藏着什麼祕密?

  《雍正王朝解密》第41期:年羹堯爲什麼在江夏鎮大開殺戒?背後隱藏着三個鮮爲人知的祕密!

  一、

  康熙帝南巡前腳剛走,監國的太子胤礽就開始大肆報復衆臣,報復當初舉薦新太子時八爺黨的一派官員。

  而且根本聽不進諫言,氣得老四胤禛閉門不出,氣得太子老師王掞暈死過去,氣得老十三胤祥都不再堅定地支持他。

  太子胤礽估計也意識到此舉的不當,於是聽從手下人的餿主意,要跟任伯安做一個生意。這個生意就是,任伯安把《百官行述》給太子,太子放掉劉八女。

  太子本意是依靠《百官行述》要挾百官,以達到爲己所用的目的,可是他就沒有好好的想過,在皇權社會,能要挾百官的人,只能是皇帝!

  由於刑部現在是老十三胤祥在管,爲了讓老十三爲己所用,太子不惜讓他去殺掉昔日戀人鄭春華,以此爲把柄控制老十三。

  但是老十三隨後就把情況一五一十彙報了老四,老四跟鄔思道商量一番之後,定下一計,先是保護鄭春華,並保留證據,作爲以後反要挾太子的人證。

  其次,讓老十三放掉劉八女,並派出年羹堯以捉拿逃犯爲名,火速趕往江夏鎮,最好能得到百官行述。

  但是年羹堯隨後的所作所爲讓人大吃一驚,他竟然血洗了江夏鎮,還把搜刮來的錢財自己私自扣下了。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發生了這麼大的事,康熙帝竟然就這樣算了,不僅沒有定年羹堯的罪,還給他升了官,此舉背後到底蘊含哪些含義?

  而且最後百官行述被燒,太子胤礽書信曝光之後,連老十三胤祥都被圈禁了整整十年,偏偏真正的執行人年羹堯卻毫髮無損,還能繼續做着封疆大吏,這到底是爲什麼?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看年羹堯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二、

  年羹堯其實是一個非常心細之人:

  之所以說他心細,就在於他非常善於揣摩主子的心思,從一開始的小賭到後來的豪賭,都離不開這個心思,只不過最後他賭輸了而已。

  這裏單獨舉三個例子:

  在《雍正王朝》一開始的時候,年羹堯剛剛登場,就把他的性格特點刻畫的淋漓盡致。因爲老四胤禛要到揚州籌款賑災,他早早就去了揚州,而且揣摩到老四不會走官道,在黃泛區等了足足兩天。最後主子託的找鄔思道的事也辦的非常漂亮,甚至不惜讓自己如花似玉的親妹妹前來照顧,足見心細如針。

  而且在老四母親烏雅氏過壽的時候,因爲聽四福晉提過某物品,而牢記於心,於是送過來精選的禮物。由於準備充足,甚至四福晉都分給老十四胤禵一份。

  再到後來被老四胤禛猜忌,他更是在老四胤禛府上跪了整整一天,還偷偷溜進去給主子洗腳,以此感動老四,成爲了封疆大吏。

  甚至那次帶李衛離開的時候,還要了老四胤禛手中的那串佛珠,總總跡象都表明,年羹堯做事足夠細心,也特別善於揣摩主子的心思。

  正是由於他的心細,纔會把當年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在江夏鎮受的恥辱牢記於心。也正是出於對主子四爺的瞭解,四爺可不是心善之人,做事相當心狠手辣。才讓年羹堯做出血洗江夏鎮的舉動,他所展現出來的,就是忠心耿耿,一心替主子辦髒活。

  所以,後來年羹堯回京,雖然老四和老十三也怪他膽大包天,但是內心還是比較欣慰的,甚至老四都說出這樣的話:

  “出了再大的事,我給你兜着!”

  三、

  而年羹堯又是一個內心有些自卑的人:

  在正史中,年羹堯並不是什麼雍親王府的包衣奴才,更不是缺錢的主,而是正兒八經考取的功名。只是到了《雍正王朝》中,他成了漢人,是貧賤出身,還是雍親王府的包衣奴才。

  年羹堯作爲一名漢人,想要在大清朝出人頭地,確實很難,後來他當大將軍時,滿人富寧安的表現就是最好的證明。這也是他爲什麼後來那麼飛揚跋扈,這個人啊,一旦有了權勢,自然要把這份權力發揮到極致,以彌補之前的不足。

  我們的祖輩總結的一句成語叫“小人得志”,在某種意義上也是諷刺這種一旦得了權勢,就不知道自己姓啥名啥之人。

  年羹堯要想出人頭地,就得有所手段,以達到籠絡人心的目的。他有兩招,一招叫金錢砸,一招叫大棒打:

  他其實有迷茫過,比如給張廷玉送禮,最後人家只收了天麻,還回贈了湖筆;比如他到老八胤禩府上拜訪,磕了一個頭就走了;後來還在老十四引見下在此拜訪老八,最後反而被老四狠狠處罰一頓。

  後來他就開始施展胡蘿蔔和大棒策略了:

  比如在治軍方面,聽話的,給錢,比如江夏鎮慘案之後,每人都發錢。不聽話的,要麼殺掉,比如富寧安,要麼斷手,比如十名侍衛。

  也正是這個原因,要想維繫這種權威,就需要大量的金錢,後來雍正帝之所以不再忍他,某些層面上也是因爲財政已經不支。

  而江夏鎮,是八爺黨在江南的小金庫,當時任伯安就說了,將士們想拿多少銀子隨便拿。可惜年羹堯還是沒有放過他,爲什麼?

  就因爲他想要的是全部!

  四、

  由此引出年羹堯的一箭三雕之計:

  首先,年羹堯這次到江夏鎮來,並不像表面上講的那樣,如果真是拿人,根本沒有必要千里迢迢從四川調年羹堯來。刑部隨便派一個人就能把劉八女捉拿歸案,顯然年羹堯此舉是另有目的。

  也就是說,年羹堯的主要目的是拿到百官行述,之所以他屠了江夏鎮,而老四沒有怪罪,就是因爲他這件差事辦好了。

  其次,年羹堯之所以要一個不留,就是爲了做到死無對證,但凡留下活口,不僅老八胤禩一夥抓住不放,康熙帝也不會放過他。

  而全部殺掉之後,話語權就掌握在年羹堯手上了,他說他們要造反,誰能找出破綻?

  更重要的是,還能隱晦的替老四他們出了一口惡氣,惡人自己當,別忘了當年老四就說過:

  “再也不要聽到江夏鎮這三個字!”

  當然,年羹堯也不是亂來的,他手裏可以捏着刑部的公文。在老八胤禩一夥人的眼中看來,老十三是太子的人,這次年羹堯洗劫江夏鎮,就是太子所爲,從而把戰火往他們倆身上移。

  其實除了這三點以外,還有一條重要的原因:

  年羹堯也需要自保,畢竟拿到了百官行述,要想自己的行蹤不被發現,必須殺光證人。其次,他這次千里迢迢殺人,還是殺的康熙帝曾經贈匾的鎮,萬一康熙帝真追究起來,老四他們丟車保帥咋辦?

  索性,年羹堯來個斬草除根,畢竟自己是奉命前來,真被康熙帝追究起來,老四胤禛不保也得保!

  而康熙帝最終沒有追究,或許他老人家早就知道劉八女的所作所爲,正後悔自己曾經贈匾呢,這次屠了鎮,自己反而釋懷了。

  更重要的是,經歷了這麼多事,自己目前心目中的儲君人選已經是老四胤禛了,老四手下能有這麼當機立斷,心狠手辣之人,他反而更加欣慰。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創作品,不喜勿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