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以后,长安就衰落了,为什么在唐朝以后长安就再也无法崛起呢?

  长安其实无法崛起,和很多原因都有关系,除了历史的原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气候的原因,长安的衰落和气候有很大的关系,甚至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气候带南移,直接导致了中国经济和人文重心南移。这和人类活动是无关的,这是老天爷的决定,同时也是全球性的,什么乱砍乱伐,过度耕种,过度放牧,这都不是原因。

  在公元9世纪到10世纪,地球的气候带南移,北半球变冷变干,这是全球性的,已经被现代的气象学证实,这个时候正好是唐宋之交,中国史料对于这次气候的变化记载很多,印证了现代气象学的推测。

  唐朝的关中年降水量在800~1000毫米,现在已经到了600了,靠天吃饭也不会干旱,现在是十年五旱,当时的北方气温一般比现在高2~5度。而长安的气候相当于现在的长江流域,是非常易居的,可以行船,东方的粮船可以通过运河黄河渭河来进入长安,现在的渭河连个木筏都漂不起来,水量太小了。

  唐代的巴蜀可以出产荔枝。现在的四川你还有见过荔枝吗?真的是会冻死的,杨贵妃吃的荔枝就来自于四川,到了宋朝的时候,苏东坡生于成都以南,却自小都没吃过荔枝,后来,到了广东当官,这才知道渭河,还写诗感叹。

  唐代的江南气候相当于现在的广东,炎热,蚊虫还多。特别容易生痢疾,而且还没有抗生素,当时的血吸虫病非常严重。而唐代的广东是沼泽遍地,是热带雨林气候,鳄鱼横行,吞噬人和畜生,韩愈在这个地方当了8个月的刺史,发明了石灰大战鳄鱼的技术。

  但你现在在广东连一条野生鳄鱼都找不到,全都冻死了,唐代的黄土高原比现在的湿润温暖。水很清,而且泥沙很少,鄂尔多斯高原都是开垦农田的好地方。

  所以与此相对的是,整个华北和中原变得干了,整个河南平原变的十年九旱,饥荒连年,江南则因祸得福,不再炎热潮湿,长江流域成为了国家经济中心,四川盆地,太湖流域,江汉平原,湘江流域等等等等都成为了鱼米之乡。

  如果你是一个关中人,我想你应该对那个地方的干旱寒冷都有深有体会,对江南也是充满了向往。在气候带南移的时候长安就衰落了,这是天意,现在西安雄起是因为全球变暖了,气候带北移了,真是300年河东300年河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