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輕癱,是指沒有流出道機械梗阻的胃排空延遲,通常的症狀是噁心、嘔吐、腹脹、腹痛、早飽等。臨牀觀察的資料表明,約有30%左右的胃輕癱與高血糖有關;反過來,胃輕癱也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消化道併發症,發病率高達60%以上。這什麼意思呢?2條,符合胃輕癱症狀表現的人,別以爲自己只是消化不良,要想到去做糖尿病的篩查;同時,得了糖尿病,除了控血糖,還要做好與胃輕癱鬥爭的準備。

當糖尿病遇上胃輕癱,用藥和飲食都要從細節調控

糖尿病患者中有較高的胃輕癱發病率,其中的原因被認爲是,糖尿病的高血糖會導致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而胃腸活動是受自主神經支配的,這樣就引起胃運動功能障礙,導致胃排空功能受損,吃下去的東西在胃中堆積,引起系列症狀。出現胃輕癱後,不僅是吃飯帶來不舒服,而且造成食物消化和吸收的障礙,更麻煩的是,這個過程,也影響藥物的吸收,降糖藥物效果不佳也與此有關。

當糖尿病遇上胃輕癱,用藥和飲食都要從細節調控

正常狀態下,進餐半小時後,胃會排出50%以上的胃內容;2小時,排出約80%;3小時,基本排空胃內容物。如果存在胃輕癱,在進餐後的1小時和3小時,只能排出胃內容的40%及60%到70%。這個病理過程,可以幫助患者自行簡易判斷病情,如果嘔吐物是4到6小時前攝入的食物,就說明存在胃排空延遲的症狀。記住,吃幾口就感覺飽,有腹脹,出現嘔吐時,要觀察嘔吐物。

當糖尿病遇上胃輕癱,用藥和飲食都要從細節調控

糖尿病患者用餐後嘔吐、腹脹、腹痛、反酸、噯氣、打嗝、食慾不好、吃幾口就飽,不要再到處找消化不良或老胃病的偏方了,這些都是胃輕癱的典型表現,是高血糖的作怪。噁心及嘔吐是胃輕癱的主要表現,出現的可能分別在73%及53%,嘔吐物主要是之前吃進去的食物,沒膽汁;同時,上腹會感覺又脹又痛,這2種情況的出現比率大約是44%及31%,在肚子中間按壓,會有疼痛並伴有水流聲。通常疼痛會在嘔吐後感覺有所減輕。專業診斷胃輕癱,需要檢測胃排空速率,檢查較麻煩,通常需要預約。

當糖尿病遇上胃輕癱,用藥和飲食都要從細節調控

糖尿病遇上胃輕癱,會引起患者的營養失衡,而且影響藥物吸收,使血糖更難控制,嚴重的情況,則會導致低血糖、電解質紊亂等情況的發生,這使得患者的生活質量大受影響,也會影響到其心理。想想吧,爲什麼家屬讓患者控制飲食,患者會特別煩?都吃不下去,一吃就噁心嘔吐,還要管着不讓吃?因此,糖尿病患者發生胃輕癱後,不能強忍,要早治。治療的目標主要是緩解胃腸道症狀,並需要與血糖控制相結合,如果消化道症狀嚴重時,還需要考慮住院治療,以調節電解質平衡。糖尿病胃輕癱的藥物治療,主要是營養神經的藥物及止吐藥,以及促進胃腸蠕動的藥物,如甲氧氯普胺等,這些藥物需要大夫的處方。嚴重的胃輕癱則需要考慮手術,比如植入胃腸起搏器或幽門成形術。

當糖尿病遇上胃輕癱,用藥和飲食都要從細節調控

對於使用胰島素的患者來說,如果存在胃輕癱,胃排空延遲,食物消化與吸收減慢,在這種情況下注射胰島素,會導致血糖曲線和藥物作用曲線不吻合,會帶來餐後低血糖,或引起餐後3小時血糖升高。因爲,胃排空延遲,食物引起的血糖升高也推後,而此時胰島素作用已經減弱,這樣,血糖就控制不好。有較多患者遇到這樣的情況,就自行增加胰島素用量,這是誤區。正確的方法是,調整進餐與胰島素注射的時差,可根據餐後每隔半小時的血糖變化曲線和經B超檢測的胃排空率,調整胰島素的注射時間。請記要點,有胃輕癱發生時,使用降糖藥物的方案需要經醫學檢查,由醫生指導來調整,不可自行憑感覺亂用藥物。

當糖尿病遇上胃輕癱,用藥和飲食都要從細節調控

防治糖尿病胃輕癱也需要從生活細節來進行配合,在飲食方面要減少高脂和高膳食纖維食物攝入,特別是後者,是很多患者易入的誤區。因爲很多人只是聽取意見,認爲糖尿病是吃得太好,要多吃粗糧,但是,對胃輕癱患者來說,粗糧中的纖維則會讓胃排空延遲的情況加重,因此,糖尿病患者發生胃輕癱後要儘量減少不可溶性纖維食物的攝入。同時,應該放慢進食速度,充分咀嚼,以減少胃腸負擔,或增加流質食物的攝入。在用餐次數的安排上,要以少食多餐爲原則 ,可以考慮在3次正餐間加入2到3次的加餐,請牢記,加餐不是額外增加食物,而是將每天營養攝入需求的食物分多次吃。進食後3小時內要避免躺臥,因爲躺臥會減少重力影響,推遲排空或導致胃酸倒流,正確的做法是飯後散步。對胃排空有幫助的做法還有腹部按摩,方法是排空小便、洗淨雙手,取仰臥位,曲雙膝,全身放鬆,左手按在腹部,右手疊放在左手上,按順時針方向適度用力按揉腹部多次。此外,還要避免情緒波動,儘量保持愉快心情。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測查、快報、細節、釋疑、觀察、觀點、史話、逸事等系列,內容爲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清風計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