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7455.jpg

踏实每一步养兰路,安全控管从土壤开始

微笑‧青山兰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车子驶入后壁区乌树林的兰花园区,一厂厂的温室花房立在眼前,这里有不少厉害的兰花厂商设点于此,而青山兰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原本以在阿里山栽培高山茶叶起家的青山,在1996年逐渐转为投入兰花栽植,接著再发展兰花生物科技,面对不同产业的转换及变革创新,青山坚持初衷,走出自己的路。


 

与兰花结缘,始于微笑

    「我与先生在民国八十年左右回到阿里山,经营祖传的高山茶的家业。后来因政府大力推广精致化农业,在跟随农会一起外出参访时,因缘际会参观到了台糖的蝴蝶兰。没想到我先生回家之后,就跟我讨论起转型的念头。」 

    接受访谈的李纹香,在青山兰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是负责财务的工作,同时也是总经理刘青山的太太,正因为夫妻俩一路走来携手并肩,才有今日的青山兰花。因此说起打造青山兰花的点滴过程,李纹香比谁都还要清楚不过: 

    「我先生觉得,看到那些花朵心情就会变得很好,每一朵花就像在对著他微笑。再加上我们所栽培的高山茶叶,需要不断地去开发新的山坡地,但山坡地却越来越难取得,在成本上是很大的负担,因此在这样的机缘下,让我们想转向有高经济价值作物的产业。」

IMG_7461.jpg  

    受到参访台糖蝴蝶兰的启发,刘青山认为花卉应当是行销全世界的产品,不管是欧美、非洲、东南亚、华人或什么样的人,对于「花」的印象与感觉,都是具有好感的,花卉就如同是可以沟通的语言;这样的认知跟祖传家业的高山茶很不一样。 

    民间戏称:「高山茶,黑黑上千元。」这是在说高山茶叶看起来乌漆麻黑的,少少一点份量就要价上千元,外行的根本看不出什么门道。李纹香表示,她接触过不少国外客人,由于生长环境及文化价值观的不同,总是受到外国客人质疑这茶又贵又苦,不懂得好喝在哪里。 

    与花卉相比,高山茶业要推广行销至国际是困难度较高的,在多方的考量下,刘青山决定转型培植蝴蝶兰。由于蝴蝶兰对于刘青山夫妇俩是全新未知的领域,不管是在技术上或是资金部份,都有其困难度,因此在同时他们仍维持高山茶业的栽种,一步步慢慢转型作尝试。

 

兰花温室OEM起家,生产供应一手掌握

    有了转型念头后,夫妻俩开始研读兰花相关的资料,有了基础知识后,便在在阿里山规划五百坪的温室花房,在设备到位后,就可以替人OEM培植兰花,同时也跟山下花农挑选购花,有一部份作为自己的培植经营。 

    回忆起十几年前买兰花苗的过程,李纹香坦承其实不那么顺利。最大需要克服的问题就是衔接的时间。例如:自家的温室设备虽然已经到位,可是当需要向花农买苗时,就要面临到无好品种的苗、漂亮的苗可买的窘况。 

    因为蝴蝶兰的生长期相当长,从芽苗到开花,大概需要三年多的时间。不错的芽苗通常早就已经预交给外销订单,像他们这种中途想要买到好的芽苗,就得花时间等待,也造成当时取得芽苗的品质落差很大。 

    青山兰花原先在阿里山的温室是主要负责催花的部份,是需要等山下有好苗可以供应了,花苗才有办法到达他们的手中,产量不够稳定。李纹香说:「这就像,我们有花床位置,却无好苗可培育;有时候有不错的花苗,却又数量很大,花床不够。」 

    由于在产期的调配上一直不顺畅,正巧遇到台南县在后壁乡推广兰花生技园区,夫妻俩在几经讨论下,决定将产线再往前整合,想打造属于自己的供应链。于是开始计划买最小的花苗,从1.7栽培到2.8,然后再到3.5的花苗,慢慢地也就顺畅起来,解决了眼下的困难。 

IMG_7474.jpg  

    民国九十七年左右,对于瓶苗的购买又出现了相同不稳定的状况,夫妻俩决定将兰花生产的过程垂直整合,因此在隔年设置了组培厂,从育种、组织栽培开始,从第一个芽切的部份,到组织栽培、温室栽培,由小到中到大,然后送到阿里山上准备开花,最后外销到通路,一连串的生产过程,最后都在青山兰花的厂区中完成,真正落实到生产一条龙。

 

从种源生产到生物科技,安全首要第一

    将蝴蝶兰送到阿里山催花,是看中阿里山有日夜的温差,透过气温的变化可以让兰花在自然的环境中健康的成长,相对地兰花的活性成份就更活跃。然而送到阿里山的蝴蝶兰却要面对天灾台风带来的问题,每到台风季,阿里山的交通就会中断,只要遇到道路受阻,那些已经开花、可以销售的蝴蝶兰就无法按时交给客户,这样的损失是相当大的。 

    每一株开花的蝴蝶兰,其背后来自许多人的心血与努力,三年多的时间就这样被折损了,不论是看在刘青山夫妇眼中或是一般花农,都是非常心疼的。在这些无可避免的情况下,李纹香开始有转往生物科技的念头,与其要这样折坏蝴蝶兰,不如提升蝴蝶兰的经济效益,萃取蝴蝶兰的活性功效,投入保养品的行列。  

    李纹香深知自己的优势正是生产过程一条龙,没有所谓踢皮球的问题。选择好的品种、减少用药、注意虫害的因素,从组培到温室催花都是在自己手上,由自己监督把关,给予蝴蝶兰的安全、快乐的环境。同样的,即便是转为生物科技、保养品的开发时,李纹香当然也是将安全置入了首要的要求,其次才是功效的考量。 

    「没有安全,就没有产品。没有安全,就别说量化。」这是李纹香的坚持,因此她花了五年的时间不断实验,与工研院及大专院校合作,研究不同品种的蝴蝶兰会产生什么功效的改变,在活性成份的多寡控管上,也终于逐渐获得一致的标准,达到安全第一、功效第二的要求。 

IMG_7387.jpg  

    为了产品的的研发,李纹香不断测试蝴蝶兰萃取液的功能性、稳定性与安全性测试,最后由美国AMA人体实验室测试评估产品,证实其蝴蝶兰萃取液完全无过敏性及致敏性的毒性,将这样一套的绿色制成所保留下来的新鲜高活性的功能基群制作成产品,预计未来即将可在市面上看见青山兰花的相关保养品。 

    正巧日本化妆品OEM厂商Saticine制药与台湾工研院技术合作,由台湾工研院提供台湾产适用于作化妆品原料的植物资讯,以期能与日本化妆品厂商的专长结合,其技术开发的成果,将由台湾当地企业制造。而青山兰花对于安全花卉植栽与产品研发的努力,正被Saticine制药相中,目前双方正积极讨论共创化妆品品牌、销售及合资建GMP厂的可能性。

 

由土壤作起,打造安全兰花生长环境

    有了这样的鼓励,李纹香更确认末端产品的安全性的必然,因此对于前端生产时的安全标准更是严格,此时得知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安全花卉应用加值生技副产品」群聚计划中,里头对于安全花卉的概念与想法,正与李纹香所思考的方向不谋而合,在多方接触下,青山兰花成为群聚厂商之一。 

IMG_7493.jpg  

    「安全花卉应用加值生技副产品」群聚计划中提出的安全概念,其中有部份就是土壤的改良,透过栽种介质的安全性,让植栽在生长环境是从种子开始,就有安全的环境,一步一步的严格控管兰花植栽的每个细节,而这也是李纹香对于自家产品最终的理念。

    以栽培兰花所需要的栽培介质为例,水草是兰花在栽培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当水草进口到台湾时,兰花厂商还需要将其再次消毒,才能确保安全的给兰花使用。早期水草的进口是来自中国大陆,但近几年来因为中国大陆也发现兰花的外销市场,加上该地水草短缺问题,已经不再将水草进口到台湾。目前台湾的兰花所使用的水草大多来自智利,运输时间长、在取用上其实相当不便,厂家所投入成本相当大,未来更需要预防缺货的危机。 

IMG_7499.jpg  

    「还没学走,就想先飞,肯定会跌倒。」李纹香这么说:「一步一步走都有可能跌倒了,跟兰花一路走来十多年,每一步都有它的意义跟价值存在,而安全就是我们最重要的坚持。」

    青山兰花接受工研院已具备的技术,实验性地尝试改变兰花的栽种介质,试图将安全性的标准再次提高,配合自然无害的植栽技术,由土壤的安全改良开始。新的栽种介质目前正在测试阶段,若能好好善用兰花与新的安全栽种介质的优势,相信未来对于安全花卉的领域将有新的突破与标准,也能造福更多花农。

 

图、文》苏茵慧

※本专访为年度产业专刊,由2013年工研院与甘乐文创委托采访。

青山兰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网:http://www.charm-sun.com/

 

另外,以前的粉丝团改名喽~

原本以分享食记、游玩为主,现在会以采访工作为主,除了会分享目前在自由时报工作的大小事,也会分享以前接案采访的案例故事。

欢迎大家继续支持~走在采访的路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