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Southern Fried Science》2月27日报道,一艘潜艇在伯利兹大蓝洞底部执行任务,绘制了首份3D地图,显示了该洞内部的样子。研究人员利用声纳技术扫描了世界上最大的沉坑之一——伯利兹大蓝洞,它直径984英尺(300米),深约410英尺(125米)。

科学人员深入“伯利兹蓝洞”底部,用声纳技术绘制出首份3D视图 科技 第1张

这项为期三周的任务让研究人员收集了足够的数据,最终生成了一幅3D图像以及见证了大蓝洞底部从未见过的细节图像。这其中包括钟乳石、底部附近被海洋生物覆盖的冰柱状矿物结构,以及数千种落入海底的贝类形成的海螺“墓地”。这个“张开的胃”里也充满了硫化氢——一种气味难闻、无色、有毒、易燃、极具腐蚀性的气体——它的最深处完全没有氧气。

此次探险由维珍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提供部分资金,由海洋学家、首席飞行员埃里卡•伯格曼(Erika Bergman)驾驶一艘三人潜艇进行。

科学人员深入“伯利兹蓝洞”底部,用声纳技术绘制出首份3D视图 科技 第2张

伯格曼女士在《Southern Fried Science》网站上的博客中写道:“这个名字很贴切,叫做‘大蓝洞’,是一个坍塌的洞穴,里面充满了钟乳石洞穴,是由一层层精细的石灰岩和粗糙的碳酸钙壁构成的。在整个探险过程中,我们使用了各种各样的声纳头,我们已经能够创建一个高分辨率的、三维的蓝色大洞内部声纳图像。”

伯格曼女士将洞穴的深度描述为“另一个世界”,她描述了之前从未见过的细节,包括填充洞穴的钟乳石。她补充说:“我们特别感兴趣的一些研究对象是深130英尺至160英尺的钟乳石洞穴,它形成于海平面低于500英尺的时候,是一个干燥的洞穴。这些巨大的钟乳石现在完全被海洋生物覆盖了。”

科学人员深入“伯利兹蓝洞”底部,用声纳技术绘制出首份3D视图 科技 第3张

她还提到了其他一些令人难忘的特征,包括一个“海螺墓地”,并写到了在这个洞的最深处潜入“酸”的故事。研究小组观察到数百只死去的海螺,他们认为这些海螺掉进了洞里,无法逃脱陡峭的墙壁。在“蓝色大洞”(Great Blue Hole)下方约300英尺处,还有一层厚厚的硫化氢层,科考队的潜水器必须穿透这层硫化氢层才能到达海床。

扫描工作由船上的一名专业超声波技师进行,他利用军用级别的技术,通过将声波反射到潜艇周围洞穴的墙壁上,捕捉到高分辨率的声纳扫描。

科学人员深入“伯利兹蓝洞”底部,用声纳技术绘制出首份3D视图 科技 第4张

除了有毒的硫化氢层,研究小组在12月的时候还在这个洞的底部发现了人类污染的痕迹,包括在海平面以下400英尺(120米)处发现的塑料水瓶。

布兰森在他关于这次探险的博客中写道:“海洋面对的真正怪兽是气候变化和塑料。不幸的是,我们在洞的底部看到了塑料瓶,这是真正的海洋灾难。我们都必须减少一次性塑料使用。”

他对目前类似的下沉事件发出警告,称他在洞底看到的景象是“我所见过的对气候变化危险最明显的提醒”。他还说,这证明了海洋是如何迅速和灾难性地上升的。

科学人员深入“伯利兹蓝洞”底部,用声纳技术绘制出首份3D视图 科技 第5张

蓝洞曾经在陆地上,但在大约1万年前的最后一个冰河时代末期被淹没。

探险队在这个旅游胜地部署了两艘三人潜水潜艇。

布兰森和法比安·库斯托——海洋保护主义者、纪录片制作人,著名探险家雅克·库斯托的孙子——也参加了上次潜水,在蓝洞深处呆了几个小时。现场有两艘大型浮动船只提供研究和后勤支持。希望在这次探险中收集到的信息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气候变化是如何影响地球几千年的。

科学人员深入“伯利兹蓝洞”底部,用声纳技术绘制出首份3D视图 科技 第6张

库斯托与蓝洞的联系不仅仅是职业兴趣。1971年,他的祖父,著名的法国潜水探险家雅克·库斯托(Jaques Cousteau),带着他的科考船“卡利普索”号离开伯利兹海岸43英里(70公里),去探索这个长达1000英尺(300米)的天坑。

雅克·库斯托的研究小组发现,世界上最大的海陷洞,也是伯利兹的主要旅游景点之一,实际上是一个经过数万年形成的水下洞穴。

科学人员深入“伯利兹蓝洞”底部,用声纳技术绘制出首份3D视图 科技 第7张

虽然潜水爱好者之前已经到达过大蓝洞的底部,但是当时完全黑暗和困难条件限制了他们收集科学数据的能力。最近的这次探险是现代科技首次以潜艇的形式为科学团队提供时间和机会来详细研究地质构造。

库斯托先生说:“那里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去探索,包括发现沉积物,观察墙壁变化,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等。”

他说,我们在那里的事情还有很多没有做,这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继续完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