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1980-1984年——向遊擊區邁出第一步

到1979年底,政府和地主顯然會採取更殘酷的鎮壓來扼殺卡因納加爾和阿迪拉巴德的農民鬥爭。為應對這種形勢,除了擴大行動區域外,必須將農民運動提升到更高水平。

在任何革命運動過程中的關鍵時刻,必須做出艱難的決定,將運動提升到更高的階段,或者被敵人推回。在這樣的關鍵時刻,任何步履蹣跚,任何猶豫不決,都會導致革命者失去主動權,並導致混亂。到1979年,安得拉邦的運動已到達關鍵階段。現在意味著要進行必要的準備工作,應對地主階級以及警察和準軍事部隊。為這種可能性做好準備,不僅意味著採取鬥爭的新形式,不僅是新的組織方式,而且還包括黨的軍事準備。軍事準備不僅意味著獲取武器,而且意味著提高政治、組織和軍事意識以提高黨的打擊能力。最重要的是,這意味著人民必須為這樣的鬥爭做好心理準備。

在如此關鍵的時刻做出正確決定是決定運動前進或後退的關鍵因素。事實上,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印度共產主義運動已經步履蹣跚。在許多情況下,反封建鬥爭已經達到了很高水平,但是當印度國家機器全力幹預時,這些運動要麼被壓垮,要麼領導層匆忙撤退。在早期的特倫甘納運動(1948年至1951年)期間,領導人背叛了這些運動,而納薩爾巴里起義喚醒的無數反封建鬥爭遭到殘酷鎮壓。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黨的文件《透析遊擊區》具有歷史意義。在戰術路線上已經存在將運動朝向遊擊區和解放根據地的總路線。更相關的是制定具體的政治、組織和軍事細節,使其朝著這個方向發展。遊擊區文件完成了這項任務。時機也對。

遊擊區透析

雖然瓦朗加爾縣和卡姆馬姆縣的運動水平低於卡因納加爾縣和阿迪拉巴德縣,但該文件將擬定遊擊區的所有四個縣合併在一起。這些縣緊密相連,擁有相鄰的森林地區。為了使運動走向遊擊區,文件首先聚焦於在羣眾中建黨。它概述,不僅所有羣眾組織都應該在村一級建設並運行,而且村級黨組織也應由兼職人員建立。它還注重主要黨組織者,現在稱為中央組織者,他們將作為一個小隊(一個中央組織者和兩個小隊成員)武裝起來,每個中央組織小組分配固定數目的村莊(15個到20個)去發展。

該文件預見到這樣一個事實,即四個縣的政府鎮壓加劇時,有必要在戈達瓦里河另一側的森林建立後方——即丹達卡冉亞森林。鑒於這一現實,該文件指出,有必要立即妥善安排這種可能。

言既至此,該文件立即繼續概述了進入丹達卡冉亞森林的小隊的任務。它說,這些小隊應該承擔以下任務:

1)為暫時從遊擊區的四個縣撤退的小隊提供保護並幫助他們反擊敵人。

2)在森林地區組織部落民,擴大鬥爭,在他們當中建設黨和革命軍隊。

它還補充說,隨著第(2)點重要性的增加??,丹達卡冉亞運動的任務將朝著將它帶到更高平面的方向發展。

最後,該文件具體提出,來自北特倫甘納的所有組織者和委員會委員中三分之一應該被組織成小隊送往森林。

根據1979年在整個黨內進行了徹底討論的這份文件,1980年6月,七個小隊(每個有五到七名成員)進入森林。最初,他們面臨著在部落中紮根的巨大問題,特別是在立即開始的警察鎮壓和梳理行動下。然而,在敵人於1985年開始第一輪鎮壓行動前,這場運動像野火一樣蔓延,甚至超出了黨的期望。

運動的延伸

在北特倫甘納,運動延伸到卡因納加爾縣和阿迪拉巴德縣的所有鄉,除了兩個鄉。在瓦朗加??爾縣,重點從城市運動發展到農村運動。在這一時期,卡姆馬姆的運動面臨一些損失,但尼扎馬巴德的運動卻取得了巨大進展。工人階級運動在辛格雷尼煤礦帶的11萬名煤礦工人中取得了巨大進展。

在丹達卡冉亞森林中,運動蔓延到馬哈拉施特拉邦的加德奇羅利縣、錢德拉普爾縣和班達拉縣;中央邦的巴斯塔縣、拉傑納恩德加奧恩縣和巴拉加特縣以及奧裏薩邦的科拉普特縣。在安得拉邦,運動蔓延到東戈達瓦里和維沙卡帕特南森林地區。

(1)丹達卡冉亞

在丹達卡冉亞,這場運動是通過與森林、財政和稅收部門的政府官員的獨斷權力作鬥爭而開始的,他們一直無情掠奪部落。此外,對紙廠和剝削森林產品的承包商的管理層的鬥爭也爆發了。為提高收集滕圖葉[1]的工資率而發起了大規模的運動。此外,農民被動員起來提高棉花收購價格。土地鬥爭從一開始就是重大問題。在第一年內,部落農民停止向森林部門繳納各種稅款,並開始佔用林地進行耕種。在一年內,二十萬英畝土地被佔領。被交易商和放債人強行佔用的一些土地被收回。平原(非部落)的中農和富農所佔用的土地也被平均分配,問題解決了。反饑荒鬥爭有兩種形式——首先是通過捐贈收集稻穀;也建立了稻穀銀行,農民在收穫時在這些銀行中彙集了一些稻穀,然後在需要時拿出庫存。其次,通過饑荒襲擊地主、放債人和囤積糧食的商人的房屋。數千人參加了饑荒襲擊。除了這些鬥爭之外,還採取了鬥爭來制止道路建設和砍伐森林,以及要求彌補因開採貝拉迪拉鋁土礦而遭受的損失。

在丹達卡冉亞地區,建立了兩個大型羣眾組織——丹達卡冉亞阿迪瓦西[2]勞農協會(DAKMS)和部落婦女組織革命阿迪瓦西婦女協會(KAMS)。協會聲名增長,成為部落民眼中的鬥爭象徵。所有爭議都開始由協會解決,無論是村莊糾紛、家庭糾紛、婚姻糾紛、種姓糾紛還是與部落習俗或社區事務有關的事。此外,還對落後的部落習俗和傳統進行了無情鬥爭,例如人牲、巫術、導致健康不良和疾病的迷信,以及不允許婦女完全掩蓋自己身體的做法。

1980年,六名黨員作為一個小隊越過戈達瓦里進入馬哈拉施特拉邦加德奇羅利縣。小隊成員講述了看到部落民如何逃入山中。當他們進入村莊時,不會有人離開(可能除了一些很老的人和孩子)。與老人聊天,與孩子們玩耍,有時身體上抓住部落民並迫使他們傾聽,這是「安納」(即他們被視為大哥)找到的如何進入部落的心中……並被他們所愛的方法。但是,在進入該地區的六個月內,18歲的佩迪·尚卡爾後背被擊中,成為馬哈拉施特拉土地上的第一個烈士。但是,運動增長了,尚卡爾成為傳奇……成為部落民間傳說的一部分。到1984年召集卡馬拉普爾會議時,這場運動就像龍捲風一樣成長。政府禁止會議,封閉通往村莊的所有道路,逮捕了發言人、記者、學生、民間藝術家——事實上,任何向卡馬拉普爾方向前進的人。從會議召開前三天開始,警方增援部隊攻擊森林,並驅散從四面八方流向卡馬拉普爾的部落隊伍。他們包圍了卡馬拉普爾。然而,在會議當天,與警察捉迷藏,一萬部落民到達卡馬拉普爾並懸掛DAKMS旗幟。警察警棍驅散[3]……旗幟飄揚然後降下……但會議舉行……不是在卡馬拉普爾,而是在那格浦爾監獄。

關於丹達卡冉亞運動,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的覺醒。協會反對強迫婚姻,反對童婚,反對所有貶低女性的古老習俗。KAMS成為一支強大的力量,擁有自己的組織者、自己的結構和自己的革命綱領,將婦女解放與新民主主義革命聯繫起來。當鎮壓開始於1985年時,KAMS像DAKMS一樣遭到殘酷攻擊。

(2)北特倫甘納

在這五年間,該運動在丹達卡冉亞紮根,在北特倫甘納,運動蔓延並更加激烈。在北特倫甘納,數千英畝的政府土地(被地主佔用)被分配給無地者,在某些地區,地主的土地甚至被奪取。當地主開始逃離村莊並試圖出售他們的土地時,黨禁止所有土地的購買或出售。

  1. 騰圖葉(tendu leaf)是印度烏木(Diospyros melanoxylon)的葉子,是比迪煙的優質包裝紙。騰圖(tendu)是印度烏木的印地語名字。——譯註 ↑
  2. 阿迪瓦西(Adivasi)是指代印度與尼泊爾各原住民族的詞,目前印度政府用語為在冊部落(Scheduled Tribes)。——譯註 ↑
  3. 警棍驅散(lathi charge;baton charge)是一種用於驅散人羣的策略,用棍棒擊打人使其遠離現場。——譯註 ↑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