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宏觀調控背景下的中國房地產業面臨著很多的不確定性。房地產行業黃金髮展十年之後,遭遇有史以來最為嚴厲的調控之後,整個行業「痛苦掙扎」,開發商紛紛尋找出路,商業地產、旅遊地產、養老地產等都成為方向,就連在三年前被認為是「啃骨頭」的產業地產,隨著新城鎮化的深入,產業地產這塊「骨頭」已成為越來越多的地產企業追逐的對象。產業地產正作為一種新的模式將房地產開發推向更高的層次,進而實現土地利用、產業聚集、樓市興旺和城區發展的良性循環。

  為什麼要轉戰產業地產?

  現在很多房企轉戰產業地產,是因為三大誘惑:

  首先是藍海誘惑。

  傳統住宅市場、商業地產業與保障房領域,都已經成為紅海,相比之下,產業地產還是處於藍海階段,受到開發商的青睞。

  其次,是土地的誘惑。

  對於地方政府來說,能給地方經濟貢獻的產業地產受歡迎。地方政府首先考慮的是吸引投資、刺激消費對地方GDP和財政收入的貢獻。產業地產在這一過程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地方政府對產業地產會給予大力支持,土地出讓環節也變得非常靈活。對很多政府來說,產業地產可以是工業用地出讓,也可以是綜合類商業用地。一般來說,產業地產園區中都會有一定比例的住宅配建,開發商通過這部分住宅回籠一些資金。

  第三個誘惑,是金融的誘惑。

  從融資上看,園區類公司的融資優勢非常明顯。去年以來,房地產企業受到國家限貸政策的影響,開發貸大幅收緊,陷入融資難、成本高的困境。但園區類開發商依然可以通過多種渠道融資,且融資成本相對較低,明顯低於房地產行業整體融資成本。

  產業地產成功運營的關鍵要素

  1、打造全產業鏈運營模式,形成大跨度的專業運營能力

  站在城市發展的高度,在城市建設開發的基礎上,輔助政府進行城市基礎設施的運營。以企業為主導的產業園區,企業既是園區的投資者和建設者,同時也是園區的運營者和管理者,以城市運營商的定位全方位地參與到園區乃至城市的建設和運營中,全價值鏈能力儲備和構架至關重要。

  圍繞城市的總體發展目標和發展規劃,充分運用市場化的機制和手段,通過發揮企業產業優勢和資源優勢,結合城市發展的特殊機遇,既以經濟利益為導向,又注意兼顧長遠的社會效益,以此帶動城市和區域經濟的發展,順應中國城市發展的必然。

  2、創新和優化資金解決方案為產業地產構建強大資金平臺

  經過實踐案例研究,主要體現如下三種解決方案:

  方案1:「園區運營+地產開發」雙線聯動完成長短結合和銷售持有平衡的有序開發格局。

  該方案的最大特徵在於,通過「園區運營+地產開發」雙線聯動,二者形成良性互動,相互支撐。一方面,園區品牌提升區域價值,促進常規地產開發價值實現;另一個方面,常規地產開發反過來持續貢獻園區長線開發的現金流支持。

  方案2:債務性融資和權益性融資並舉,構建多種融資渠道。

  在產業地產開發方面,多數園區資金籌措已運用過多種融資方式――發行債券、開發銀行貸款、商業銀行貸款、財政投資、上市公司殼資源等,現有的資金渠道幾乎90%是債務性融資。在長期資本支持的資金匹配方面,存在很大問題。

  行業內,加大權益性融資力度,已經成為更加具有生命力的一種長期資本支持合作模式。通過土地經營,引入戰略合作夥伴,共同開發建設產業項目,後期通過退股等方式解決產業落地和資金問題。如營口產業園蘭旗機場的建設,就是通過企業、政府和海航集團共同簽訂出資協議,共同開發建設產業項目。

  方案3:設立基礎設施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著眼於產業地產的良好發展前景和資產增值,完成產業項目早期或當下開發任務。

  3.聚焦「產業線」和「政府線」,強化產業規劃落地和政府職能導入和支持

  目前,國內的產業園區開發仍處於起步階段,缺乏足夠支撐,無論是產業轉型升級還是產業轉移,相關的政策支持仍顯不足,不具備明顯的驅動力;在項目概念、產業規劃、產業服務以及園區優惠政策等方面缺乏差異化,必須在此基礎上尋求新的突破點,實現守正出奇;國內產業園區的規劃大都是概念口號多而落地行動少,尤其以企業為主導運作的模式,在資源的整合力和推動力上明顯不足,產業規劃落地難。

  結合國內外成功產業園區的先進經驗,產業項目的建設可以立足於以下幾點:

  (1)產業轉移和升級首先依附於大城市和資源型城市周邊,基於城市發展戰略與核心資源;

  (2)產業導入首先從產業要素聚集入手,尤其是推動政府進行政策設計和資源整合;

  (3)全方位提供產業吸引人羣所必須的各類配套性功能,包括公共、商業、居住、教育等。

  另外,在企業內部組織職能設計上,佈局「產業職能線」和「政府溝通職能線」將得到有效的組織保障。

  谷川聯行旗下選哪兒網每天收到大量企業提交的選址諮詢,請具有資質與能力承接項目的政府和產業園區速與我們聯繫!撥打4000127603或者關注谷川聯行微信公眾號zs_lianhang,獲取第一手真實項目信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