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病毒已进入流行期。(图/记者汪玮琪摄)

疾病管制署今(11)日表示,国内上周无新增肠病毒并发重症个案,但目前为肠病毒流行期,近期国内肠病毒71型病毒检出个案数及比率也持续增加,但仍以克沙奇A型为主。医师表示,肠病毒对「学龄前幼儿」健康威胁较高,也就是5岁以下婴幼儿,感染肠病毒后易并发重症,如发现婴幼儿出现嗜睡、活动力不佳、肌抽跃、持续呕吐等重症前兆,应尽速送医。

国泰综合医院小儿科主治医师王丽君指出,5岁以下婴幼儿因免疫力发展尚未健全,感染肠病毒后易并发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心包膜炎、肺炎、肢体麻痺等重症,如发现婴幼儿出现嗜睡、意识不清、活力不佳、手脚无力、肌抽跃(无故惊吓或突然间全身肌肉收缩)、持续呕吐与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征,应尽速送往医院接受治疗,以免错过黄金治疗期。

王丽君表示,肠病毒病毒也会透过产前母婴垂直传染、生产过程中接触受病毒污染的母体血液、产道分泌物、粪便等途径传染给新生儿,或出生后接触肠病毒患者而感染肠病毒。因此准妈妈们于怀孕期间、生产前后应做好手部及呼吸道卫生,减少出入人多和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并尽量避免与患者接触。产前14天至分娩后如有发烧、上呼吸道感染、腹泻、肌肋痛等症状,或家中有其他幼童出现疑似肠病毒症状,应主动告知医师。

根据疾管署统计,肠病毒疫情处流行期,上周(6月2日至6月8日)国内门急诊就诊共计1万1435人次,较前一周略升3.5%。近期国内社区检出型别以「克沙奇A型」为多,惟近4周「肠病毒71型」病毒检出个案数及占率持续增加,且为东部主要流行型别。

上周新增18例感染肠病毒71型轻症个案,居住地以花莲县及台南市为多;今年累计89例肠病毒71型个案,高于2016至2018年同期,以花莲县(22例)为多,其次为台东县、宜兰县及桃园市(各11例);以轻症及散发病例为主。今年累计12例肠病毒并发重症病例,以感染肠病毒71型为多(6例),其他分别感染肠病毒D68型(2例)、克沙奇A9型、克沙奇A10型、克沙奇B5型、伊科病毒11型。

疾管署副署长庄人祥表示,肠病毒主要流行病毒为克沙奇A型,肠病毒71型则位居第二,但有持续上升的趋势,目前肠病毒71型以轻症居多,每年5、6月为高峰期,7月就会逐渐下降,预估今年高峰期为6月,但随著暑假即将到来,孩童密切互动机会降低,疫情有望获得控制。

疾管署呼吁,家中有婴幼儿的民众以及教托育机构不可掉以轻心,应随时留意幼童及学童卫生及健康。5岁以下婴幼儿为肠病毒重症高危险群,正确勤洗手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如婴幼儿经医师诊断感染肠病毒时,应落实「生病不上课」并避免与其他幼儿接触,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机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