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A8L定位旗艦車型,在設計、科技等方面有什麼突出的亮點嗎?


謝邀~

奧迪A8L是目前D級車市場上爭議最大的一款車

1、作為燈廠,燈光的升級是必須的

同級獨有的高度智能化OLED尾燈,當車輛啟動和鎖閉之後,由尾燈中心點亮,環抱點亮整個條形燈帶,給車主一種尊貴的儀式感。同時,OLED片光源尾燈可以無極調暗,亮度均勻,並且可以自動調節亮度,減少對後方車輛駕駛員造成刺眼感。

抱歉:該功能頂配車型也需要額外掏大幾萬選裝

為了讓老闆在後排更加舒適的辦公,奧迪A8L也煞費苦心。其後排座艙首次採用了可精確控制的矩陣式LED閱讀燈,每個閱讀燈都集成了七個發光二極體,除了可以調節亮度外,乘客也可以調整光錐的大小和焦點,護目的同時,讓工作更高效。

抱歉:該功能也需要多花上萬大洋選裝

2、動力上增加了48V輕混動

48V輕混技術打造的3.0T V6發動機,擁有同級別最大的扭矩輸出數據,且最大扭矩介入時間較早(1370rpm),採用B循環,更加高效、直接。最大功率250kW,峰值扭矩為500N·m,百公里加速時間僅為5.7s,百公里油耗低至8.8LL

標配功能:但是競品很快通過換代跟上

3、安全系統

最大的亮點當屬攻守兼備、同級體驗最佳的智能懸架系統,作為一個完全主動的機電懸掛系統,它可以根據駕駛員的意圖和駕駛狀況,對每個車輪分別施加或釋放壓力,在超過25公里/小時的車速下,如果即將發生側面碰撞,奧迪AI主動懸掛會與360°預防式整體安全系統相結合,將面對撞擊一側的車身瞬間抬高最多80毫米,讓撞過來的車輛撞上位置較低、更耐撞的車身區域

抱歉:該功能國內車型沒有

這套系統通過感測器配合主動懸掛,還可以盡量減少車身震動,在崎嶇路面上獲得駕駛平順性,並且能減少剎車/加速時的車輛點頭角度,使形式更平穩,在車輛轉彎時通過一側主動懸掛的調整,增加車輛轉彎的敏捷性和車身平衡姿態。可以說,擁有這套系統的奧迪A8L,不僅乘坐極為舒適,即使放杯水在車內,絲毫不會擔心會灑出來。

抱歉:該功能國內車型無法選擇

全新奧迪A8L還擁有量產車中唯一的激光雷達及同級最多的24個感測器,搭配同級別最先進的中央駕駛輔助控制系統和具備實時更新能力的高性能中央四核CPU處理器,使其防碰撞輔助系統不僅局限於車頭正前方,還可以有效預防十字路口看不到的碰撞風險。

抱歉:除了ACC,其他你都用不了,軟體閹割


以上系統由奧迪最新一代車載系統Audi AI統一管理,目前國內最大的問題是,全系閹割

Audi AI

Audi AI結合車輛硬體可以實現下列功能:

1、全新A8L可以在時速60km/h以下時,實現3級自動駕駛。對於經常出現擁堵的城市駕駛來說,奧迪A8L的無人駕駛技術無疑最大程度解放了駕駛員,這個功能,是奧迪A8L在國外車型上的重點宣傳賣點

2、遠程停車輔助:除了在駕駛中最大程度為駕駛員提供便利,全新奧迪A8L還在自動泊車上實現了重大突破。全新奧迪AI系統包含奧迪AI遙控自動泊車系統和奧迪AI遙控車庫自動泊車系統。通過這兩套智能系統,全新奧迪A8L能夠實現自動駕駛到平行或垂直停車位及車庫,駕駛員只需要通過手機上的my Audi應用,即可開啟並監控操作過程

的確,奧迪新一代A8的科技感和科技含量略微領先同級別競爭對手,但是國內車型通常有8折以上的折扣,奧迪在跟同級別的7系S級競爭的時候,通常是用更高規格的三大件外加四驅系統結合更豐富的配置,賣的就是一個性價比,目前國內車型不具備自己國外車型的賣點,所以...


有一個詞叫「高凈值人群」,指的是資產凈值在600萬元以上的個人。

在國內該人群的比例每年都是在遞增的,他們的平均年齡是多少?39歲!這還只是2012年的數據,而到了2018年,39歲以下的人群數量已經達到37%,高於40~49歲的35%。你看,其實土豪遠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油膩。所以,豪華品牌旗艦車型一定得討好40歲以下的人才玩得轉。

「未來科技的發展方向」是個太大的詞,奧迪這個體量的品牌規划出的發展方向絕對不止一條。像A8L這樣的豪華品牌旗艦車型,很多技術都是從0到1,風險自然不小,廠商更不會閉門構思,一定會結合目標受眾的需求。你放心,奧迪比咱們聰明得多,他手裡的客戶數據、調研公司的報告比我詳盡百倍,人家廠商心裡比誰都清楚A8L該往什麼方向走。

我今年跟國內版本的全新奧迪A8L短暫相處過一星期,對這款車有比較多的切身體會。奧迪在A8L上面一些做法,結合實際體驗可以高度概括為:「長車短做、軟車硬做、油車電做、官車私做」。

圖片來源:汽車之家

首先說「長車短做」。上一代A8L的長度為5268mm,這一代則達到5302mm,也是BBA三大旗艦中唯一達到5.3米的車型。不管車主還是司機,開這種尺寸的車在城市裡肯定都夠撓頭的,泊車、掉頭、措車都很費勁。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奧迪給A8L上了四輪動態轉向,低速挪車的時候打方向盤,後輪會和前輪以相反方向轉動,提升靈活性。高速併線,後輪再與前輪同向轉動,達到一種類似「平移併線」的效果,提升大車的穩定性。後輪主動轉向並不是全新的技術,但可以降低大車的駕駛難度。效果如何呢?

在我家小區臨時車位,A8L泊車的靈活性和我自己的標軸Q50並沒有什麼區別。奧迪官方給的對比是A8L的最小轉向半徑比A4L更小。這就是「長車短做」,車可以很大,但也可以開起來不那麼大。類似的,凱迪拉克CT6也用上了後輪轉向技術,實際體驗中也能達到類似的效果。所以不光是奧迪,其他豪華品牌也在努力把大車做得「小」一些。

軟車硬做,這裡和駕駛體驗高度相關。上一代A8L的駕駛感受可以說是完全向舒適性靠攏,駕駛感受別說白開水了,蒸餾水還差不多。奧迪顯然在對這種旗艦車型的駕乘體驗做調整,所以我們能看到全新A8L改變了懸架總成,還加入自適應空氣懸架,最重要的是,空氣懸架在55TFSI上面是全系標配啊!

有了空氣懸架,底盤的高低軟硬就都支持可調,可以單獨調節某個選項,或者直接使用「套餐」模式——標準、舒適、運動,我開的那幾天主要在標準和運動之間切換。標準模式下,車輛的轉向響應和底盤的信息密度都比上一代A8L更快、更多,但是奧迪對全新A8L標準模式做出的改變還是很收斂的,你可以調到運動模式,配合主動轉向,這車開起來絕對不像一台傳統大轎子D級車的感覺。

軟車硬做,本來A8L給我們的印象就是柔軟舒適,結果這一代車型反而一改慣例,我想這應該是奧迪面對更年輕消費群體時做出的改變之一。

油車電做,奧迪是第一家在旗艦轎車上的應用48V混動的廠商。問題在於,48V高壓電氣系統到底為A8L貢獻了什麼?我從駕駛者的角度來看,首先是車輛發動機停機的閾值變高了,什麼意思?比如你臨近紅綠燈,正常剎車減速,車輛會在即將停止,大約減速到5km/h左右的時候熄滅發動機;起步的時候如果不是深踩油門,一開始的起步似乎發動機並沒有運轉,而是起步後開始工作。

不過按照奧迪官方的說法,48V混動只給A8L的百公里油耗降低了0.7L,除了應對排放法規之外,顯然這個級別的客戶不會看中0.7L油耗。在我看來,48V更大的作用是在給A8L上面大量的高負載電器服務,比如AI主動懸架系統,裡面的電子防傾桿可以實時調節車輛左右輪的懸架高度,抑制彎道側傾。不過受限於自動駕駛相關法規尚未健全,國內版本A8L沒有搭載Audi AI,所以有關A8L的L3級輔助駕駛、遠程停車輔助、電子防傾桿等功能均無法體驗到。

油車電做,增加車輛的電控系統功能,乃至懸架這樣傳統意義上的純機械結構也加入電控系統。題主問「A8L能否代表奧迪未來科技的方向」,我覺得至少從這裡可以看出,奧迪今後的車型電控化程度會越來越高。

最後,官車私做,這個也是和主觀體驗高度相關的。剛才已經說過,全新A8L和上一代車型在駕駛體驗上的巨大差異。新車主要是在找兼顧,通過電控系統、空氣懸架、四輪轉向等技術讓車輛可以滿足各種人群,其中基礎駕駛體驗稍稍向年輕人靠攏,年長人群也可以通過模式調節回到「大轎子年代」。

這背後是奧迪近年來一個重要的轉型在推動——奧迪A8L因為前代車型的產品表現,被市場掛上「官車」標籤,全新A8L去標籤化的態度非常明顯。奧迪在努力讓客戶明白,全新A8L是一台可以讓你開得很愜意的旗艦轎車,全液晶儀錶盤、矩陣LED大燈、更運動的駕駛體驗、多種模式的切換,讓司機開這台車你不覺得虧嗎?

當然,向駕駛者靠攏並不代表A8L就失去了商務陣營的競爭力。我同事184cm的身高,後排老闆座依然可以像商務艙一樣伸開雙腿,還帶三種模式的足底按摩。就連閱讀燈都能玩出類似矩陣LED效果的花樣,這種極端摳細節的地方,顯然是奧迪在A8L上面秀肌肉的操作。


感謝邀請。

D級旗艦車作為汽車品牌的扛鼎之作,無論從理念還是技術都肯定是最好的。而對於奧迪A8來說,與寶馬7系更偏重運動、賓士S級更偏重商務的風格不同,全新的奧迪A8L繼續走科技路線,屬於把高科技武裝到螺絲釘的「科技狂人」。

所以這個問題要問奧迪A8L的技術能不能代表奧迪未來的發展方向,那麼我們顯然要先看看A8L有哪些領先的技術。

說實話,A8L的技術只能用「眼花繚亂」來形容,估計全部解讀下來需要很長時間,我在這裡挑重點開始說起。

看得見的

大燈

作為「燈廠」,奧迪A8L頭燈的技術再一次讓我們驚訝。這台車是目前唯一支持矩陣式單元控制的量產激光大燈,其中單邊就包含了138個發光二極體和1個高性能激光二極體,光照強度已經是普通LED大燈的10倍。晚上當車速超過70km/h後,激光大燈會啟動,遠光燈效果想想都有點小激動。

當然除了非常亮度高,A8L的大燈還非常智能。矩陣式LED遠光單元包含32個發光單元,並可獨立控制,檢測到前方有車時可以將對應的直射光束關閉,避免影響對向車輛。此外,大燈還和GPS結合,可以在到達彎道前提前照亮路面,減少視覺盲區。

尾燈

A8L的尾燈只能用「風騷與智慧並存」來形容。最大的原因就在於尾燈採用了135個發光二極體以及兩側各四個L字型OLED發光點。說人話就是,這套尾燈可以實現非常騷氣的動態變化效果,比如在解鎖/鎖車的時候。目前來看,幾乎是量產車最有趣的設計。

當然亮點不止於此,OLED尾燈還支持可供編程設計。此外,重點在於尾燈的亮度可自動調節,之前的奧迪車尾燈太亮飽受詬病,在A8L上,不存在這個問題。

24個感測器

在頂配車上,如果你仔細數數的話,就能數到多達24個感測器布置在車身一周。這些感測器包含有:360°攝像頭(4個)、超聲波感測器(12個)、遠程雷達感測器(1個)、中程雷達感測器(4個)、激光掃描儀(1個)、紅外攝像機(1個)。

其中不少感測器(比如超聲波感測器)在目前量產車上是獨一無二的,這些感測器的組合相當於A8L全身長眼睛,還不受天氣影響。具體有什麼功能呢?後面還會介紹到。

6塊高清屏

相比於現在不少車型用大尺寸屏幕來「捍衛」科技感不同,全新奧迪A8L用車內的6塊顯示屏來彰顯什麼叫真科技。6塊屏幕包括:12.3英寸的儀錶盤、10.1英寸的上方中央觸摸顯示屏、8.6英寸的下方中央觸摸顯示屏、5.7英寸的 OLED後排中控顯示屏、10英寸的駕駛座後排觸摸平板、10英寸的副駕駛座後排觸摸平板。

這6塊屏幕上的5塊就支持觸摸操作,后座椅的3塊屏幕還可以拿下來當遙控器或者平板電腦用。光觸摸還不夠,奧迪A8L還使用了Taptic Engine,中控屏可以實現屏幕的按壓手感,按的時候「咯嘣」一下,感覺非常棒。

這就完了嗎?並沒有。A8L的後排屏幕採用了OLED,後排中央扶手上的5.7寸全高清OLED遙控器解析度達到1920x1080,可以實現的功能相當多。

看不見的

複合材料車身

之前奧迪A8是以全鋁車身著稱的,但新一代奧迪A8L卻放棄了全鋁車身,採用鋁、鋼、鎂和碳纖維複合材料打造。有人說奧迪是不是在「掛倒擋」,其實這是隨著對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全鋁車身可發揮的空間就不大了,集各家之所長可以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

與上一代A8L車身鋁合金佔比92%不同,新一代A8L車身鋁合金比例降低到58%,最終白車身重量增加了51kg。但換來的優勢是,車身剛性相比上一代A8L增加24%,前縱梁強度提升26%,後縱梁強度提升50%,減震包強度提升50%,座椅橫樑強度提升30%。重點是即便採用了複合材料,A8L的白車身也是要比7系/S級輕的。

此外,在製造方面,奧迪A8車身採用了滾邊壓合工藝,最終讓A柱和B柱變得更細。這樣就提升了駕駛員視野,開敞感與行車安全性都相應有提升。

48V輕混動系統

其實48V輕混系統不算是現在最新的科技,這個在A8L上是標配,能使油耗降低0.7L/100km。但在A8L上48V電氣系統還有更多用處,包括主動懸架系統等,這就是普通車型達不到的高度了。

AI主動懸掛系統

AI主動懸掛系統的工作包含空氣懸架、前後電子防傾桿。電子防傾桿由左右電機帶動連桿,配合空氣懸掛,能給予懸架一個反向的力。車輛在轉彎或變道時會產生側傾,AI主動懸掛就會令車身更加平穩。

除了預防側傾,主動懸架還能通過前置的感測系統提前預知前方路面情況,當前方出現坑窪時提前對懸掛進行調整,將顛簸降至最低。

還有更神奇的功能,就是當車輛檢測到側方即將發生碰撞時,AI主動懸架還會自動提升該側底盤,將碰撞能量轉移到相對更堅固的底盤上,從而降低車內人員所受到的傷害。(當然車肯定損傷更嚴重,但人命更值錢不是嗎?)

以上就是關於A8L「外在」和「內涵」最突出的技術要領了,想必已經超出你的理解了吧。接下來我們再看看其他關於舒適和安全的尖端配置。

四輪轉向

奧迪A8L上將配備4輪轉向系統,這對於提升大尺寸轎車的低速靈活性與高速穩定性有著非常直接的幫助。

具體的工作方式是,低速後輪與前輪轉向角度相反(最大5°),讓車輛增強過彎穩定性和減少轉彎半徑;中高速後輪和前輪轉向角度保持一致(最大2°),提升了操控和穩定性。

足底按摩

在奧迪A8L上,對後排老闆的照顧可謂是無微不至。後排的老闆坐不僅擁有最常規的電動遮陽簾、電動座椅、老闆鍵這些設置,還有座椅加熱、通風、按摩功能。如果還嫌不夠,A8L甚至首次提供了足底加熱和按摩的功能。這麼看,後排有點移動按摩室的感覺。

駕駛輔助

車身強度的提升,對被動安全的提升有重要作用,而上面提到的24個感測器,則對主動安全的提升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怎麼表達呢?就是在A8L上,帶有41種駕駛輔助系統。

嗯,你沒看錯,我挑幾個出來給大家見識下:預安全系統後部版、下車警示系統、十字路口輔助系統後部版、奧迪AI遙控自動泊車系統、輪轂保護、拖車輔助系統、奧迪AI遙控車庫自動泊車系統、奧迪側向輔助系統、防碰撞輔助系統、夜視輔助系統、預安全系統前部加強版。

L3級自動駕駛

如果在允許的區域,奧迪A8L就能使用目前最先進的L3級自動駕駛,通過位於中控台上的奧迪AI按鈕激活。當車速低於60km/h時,系統將會自動接管車輛控制,實現自行控制轉向、加速與制動等操作,此時駕駛員可以做自己愛做的其他事情,比如看看知乎等。

到這裡,我覺得能講的也都有了。在A8L上還有更多值得關注的點,有心的人可以自己去發現。至於說A8L能不能代表未來奧迪的發展方向呢?某些技術來說肯定是未來發展的重頭戲,比如更聰明的AI系統、自動駕駛等,都是奧迪最大膽的嘗試。當然,我們還更希望奧迪能把技術下放到更入門的車上,讓我早日開上搭載A8一半高精尖技術的A4L……


先說結論:科技方面A8L能夠代表奧迪量產狀態的尖端技術,而設計方面只能代表部分車型。

這是一個好問題,奧迪A8L還有同級別的奧迪A8,在科技角度來說能夠作為奧迪量產狀態的尖端技術的代表。至於設計角度,我覺得還是先看一張奧迪的車型分布圖片。

奧迪車型分布圖

圖中將奧迪B級車到D級車具有相同特點的部分車型一一羅列,從圖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將車型分為了轎車和SUV兩種類型,而A8L則是作為轎車的代表放在了首位,但是下面的SUV車型還有Q7和Q8兩位大哥坐鎮,所以就設計角度而言A8L能夠代表部分轎車類的車型。

設計

這個回答下已經有兩篇文章對奧迪A8L的科技進行了濃墨重彩的介紹,所以為了彌補問題中關於設計方面的內容,所以這裡著重介紹下A8L的設計。

奧迪給人的印象一直是官車的代表,與此同時也被貼上了『老成』『穩重』的標籤。標籤化就像是雙刃劍,有的標籤想要撕下,有的標籤想要貼上。從新款A8L的設計風格上來看,奧迪希望年輕人開A8的時候並沒有那麼『司機』的感覺。

新老奧迪A8對比

從圖片中我們可以大概的看出新款A8L相比於老款A8L的區別:1、細長的車燈;2、後視鏡由圓形變為三角形;3、中網由四邊形變為六變形;4、更具有運動造型的輪輻;5、車門上的裙邊更加突出。

新老奧迪A8對比

而從後方看,可以看出一下幾點變化:1、門把手處新增了一條腰線; 2、一體式尾燈; 3、隱藏式的排氣設計; 4、排氣上部新增的回復反射條; 4、貫穿車身下部的亮條; 5、後車廂上尾翼特徵被弱化。

傳承

題目問的是奧迪A8L是否能夠代表先進技術,如果回到題目,我們就要看看其他車型的改變是否與奧迪A8L一致。不過本人在這裡只拿出A7作為比較

新老奧迪A7對比

就中網、車燈、後視鏡的風格變化來說,奧迪A7的變化與奧迪A8L的變化趨於一致,而輪輞造型更可以說是一種復刻。

新款奧迪A7後部造型

而從後部造型來說,一體式尾燈和隱藏式的排氣與A8L現行設計無異。而後車廂上的尾翼特徵還是有做保留,畢竟是溜背式汽車,而整車下部則缺少了亮條。

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知道,奧迪A8L在設計上有許多地方都代表了一種潮流,使得奧迪自身的設計語言也越來越突出。如果大家仍然有疑問,我想可以翻翻現在A6L 與上一代A6L的圖片,你會發現有很多修改痕迹確實是像A8L一樣。

技術

問題回答到這裡我想已經完了,不過我想還是要深入說明奧迪的技術(並不是配置方面,更多的是工藝)與一些比較低端或者非常低端的技術來進行對比,而我的目的是為了讓大家能夠知道奧迪這樣做都有什麼挑戰。

更細長的前大燈。新款的車燈明顯要比老款的車燈更加細長,不過這種細長的變化是需要工程支持的,比如燈泡式的前燈出於散熱的需求,需要一個非常大的燈室,而過窄的前組合燈造型不能支持內部有足夠的散熱空間。奧迪使用OLED光源就不需要這些限制,不過從上一代造型變為現在的造型,也是在技術上需要攻破更多的壁壘。

燈泡式前組合燈

更加凸出的稜線。這種凸出的稜線主要涉及到衝壓,而衝壓技術也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地在進步、在以前來講,尖銳的稜線會給衝壓帶來衝壓精度問題以及滑移線等問題,而A8L新款造型無異說明其已經突破了這方面的壁障。下面我將會給大家展示一張圖片,該圖片說明了在後組合燈處稜線的變化。

稜線變化

平台化的車身結構。說到平台大家可能都知道某某車企有什麼平台,或者說哪款車是基於什麼平台打造的,而同一個平台說明這些車內部結構相似或者內部零部件通用。而奧迪的平台化策略是將轎車看為是低地板,SUV看為是高地板,在根據車型級別區分了不同地板平台。

奧迪地板平台化模式

未來

A8L不管是從配置還是從工藝方面,都是奧迪目前頂尖的,但是這並不代表奧迪未來的走向。其實我們都知道,有一種車做出來是不賣的,這種車就是概念車,如果真要談到奧迪的未來,我們還是要從幾款概念車以及其背後的含義說起。

奧迪Elaine是一輛以瞻前科技面向未來的高度自動化概念車,其在2017年9月於法蘭克福國際車展亮相。而他自帶的「高速公路導航系統」是奧迪A8L車型中「交通堵塞導航系統」的延伸,能夠實現從60公里/小時到130公里/小時的自動駕駛。當「高速公路導航系統」開啟後,奧迪Elaine概念車能夠自動變更車道,無需駕駛員干預。如果駕駛員希望干預的話,他們可以隨時介入。

奧迪Elaine

而與奧迪Elaine相比,更激進的恐怕是奧迪Aicon了。奧迪Aicon自動駕駛概念車預示了L5階段自動駕駛的願景,不僅將物理方向盤和踏板取消,融合了傳動系統、懸架、數字化和可持續性方面的創新研發成果,同時還在漫長旅程中為乘客提供了最高舒適度、通信技術和自由度這一主要任務做好了充分準備,向人們展示了未來自動駕駛豪華轎車的所有可能性。

奧迪Aicon內飾

在新能源方面,奧迪A7 Sportback h-tron quattro使用了插電式氫動燃料,實現了二氧化碳零排放的要求。其一箱燃料可供行駛超過500公里,而排放物不過是幾滴水,通過h-tron的造型我們可以看出並不是所有概念車都在做造型上的炒作。而奧迪技術研發部董事會成員Ulrich Hackenberg 教授表示,「h-tron概念車表明我們已掌握了燃料電池技術。一旦市場和配套設施準備就緒,我們就能投入生產。」

使用老款造型的奧迪A7 h-tron

奧迪A8L在產品力上確實是奧迪首屈一指的,但是說到未來,我想還是要更多的了解奧迪概念車的設計理念。


大概十六年以前,奧迪雙鑽我就覺得是未來了


回答排名第一回答一點不同意,一個雞巴燈能有啥科技,自動L3駕駛國內很多企業在搞,奧迪那點科技也就三腳貓的功夫,大家可以賭未來,五年之後科技領先的車企會是中國和美國。日本和德國根本排不上。未來汽車是自動駕駛,人車互聯和智能控制。日本目前寫代碼的還是文科生。做硬體還可以,不轉變思維。軟體永遠沒有未來。整個日本的軟體幾乎都是中國人外包。德國在感測器,車輛元器件方面有優勢。但是在人工智慧和自動駕駛方面的眼光差遠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