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市場上堆積如山的同質化產品/品牌,仿如菜市場裏的白蘿蔔、大白菜一樣。千篇一律的「低價打折、N多功能、N多效果」的吆喝式叫賣,搞得消費者所剩不多的那一點信任感都被消耗得快沒有了。

為什麼會出現如此結果?

難道是我們的產品不好嗎?不是的。那是源於當下正處於產品過剩的時期,單純的「低價」或產品「屬性」訴求,已無法形成自有產品或品牌的獨特優勢。

即使你的產品再好,要是消費者看不到你比其他競品有什麼明顯的不同之處(區隔差異),大家照樣會將你的「好產品」歸類到「低價無好貨」的認知模式裏,這也是為何很多好產品,到後面卻很難賣動的根本原因之一。

要想扭轉這種「有好產品卻賣不動」的困境,那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法和策略呢?

當然有,若要真正改善與解決此問題,關鍵的第一步就要從順應顧客的心智出發,即賣產品前,先從消費者的大腦裏去尋找答案,然後通過相應地策略加以推進,進而實現產品價值(利益)與用戶的需求/利益建立關聯,這樣才會形成良性交互,最終激起用戶的購買慾望與使其產生交易行為。

解決方法主要圍繞如下幾個核心維度去展開:

1、減少容量

如今是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過載的信息佔據著人們的大腦,使其存儲容量越來越有限。

如:過去消費者要是選購一款洗髮水,只要記住其中一個品牌是柔順還是滋養的就可決定購買了(通常人的大腦最多隻能記住同類產品或品牌中的前7個,現在進化到2個了)。

現在的話,你可能要在數十種以上的同類產品/品牌中做對比、選擇。也就相當於以前用1分鐘做決策的事情,現在要花上10分鐘,甚至是要用1小時不止的時間和精力去做決定。

這也就導致了大量的同質化產品,現在很難實現動銷的關鍵原因之一。所以,要是你的產品種類數量或信息傳遞(屬性/特點描述)超過7個以上的,建議最好及早做【減法處理】,即減少用戶的信息接受或存儲量,這樣,反而消費者會更容易記住你、選擇你。

2、產品遞減

過多的產品數量或種類選擇,不但不能實現你四面開花的商業盈利思維和想法,反而會讓你逐步失去焦點,即沒有什麼獨特的亮點或賣點。

不論是過多還是過雜的品類(種)規劃,處在現在高度的同質化競爭中,最終將會使你的產品離用戶越來越遠(沒有差異優勢將不能佔據用戶心智份額)。

為什麼呢?因為,你的產品/品牌要是沒有了亮點和差異化,消費者就看不到你,更不會在做購買決策時想到你。

如:我們(得道品牌營銷策劃服務的客戶中,其中就有一個這樣的案例:

這家企業(廣東中山)原本是做家用廚具產品的(攪蛋機/蒸籠/智能感應設備等),經瞭解之後得知該企業所生產、銷售的產品品種多達33個。

該企業即使是擁有非常成熟的生產工藝和先進的設備,但全面散花的品類經營方式,在如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哪怕是有十來年的生產經驗,到如今也逃不掉被競爭對手擠壓,甚至是給淘汰的危險。

怎麼辦?此時做減法是最明智而正確的選擇。最終經得道營銷團隊的層層梳理和分析,將原先的33個品種(類)遞減到1~2種(戰略聚焦),在經過後續不斷的策略推進和策劃實施之後,而今已逐漸向好的一面推進發展。

PS:做品類減法,不是生硬的減少產品數量,而是通過對自身優劣、市場(品牌)定位、用戶需求所採取的有效應變策略,並使其資源聚焦、優勢聚焦,最終直抵用戶心智(需求與利益的匹配)。

3、降低風險

消費者在購買一款產品之前,往往心中會存有一些顧慮,如時間投入、金錢花費、學習成本等。

特別是對於新產品新品牌新服務來說,要是你不能降低用戶的風險,也就意味著用戶不敢去輕易嘗試你的產品或服務。

從營銷的角度來講,就是讓用戶失去了【心智的安全感】。那麼,有哪些是用戶自己最在意的風險呢?主要歸類如下:

1、金錢風險:怕買了你的產品之後,擔心會有金錢的損失,如金融類產品。

2、功能風險:或許你的產品是好,到時如沒有預期的那麼好,怎麼辦?如XX電動美容儀。

3、生理風險:看著有潛在風險,會讓自己受到傷害,如XX面膜、護膚品。

4、社會風險:你的產品會給自已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如治療XX病的葯。

5、心理風險:如果買了你的產品,要是讓我感到內疚或不妥,怎麼辦?如XX美容儀、祛痘產品。

以上的5類風險歸納,實際上就是影響用戶購買你產品的最大阻礙。那該咋辦呢?

解決方法:

1、降低用戶嘗試風險:

如提供專業權威機構的認證、大量用戶使用的驗證、合作夥伴(企業)的信任狀支撐等。

2、簡化用戶決策:

剔除過多的產品外在屬性描述,如XX工藝、程序、設備、規模等,將其轉化為用戶關心的一個核心利益即可。如XX白葯,以「有葯好得更快些」做訴求,直接就簡化了用戶的決策(擔心沒有葯的成分,怕傷口好得沒那麼快)。

3、降低用戶成本:

不論是何種產品,用戶在做購買決策時都會考慮自己要投入的成本,其中包含金錢成本、學習成本、理解成本、信譽成本等。

那怎麼來解決這個問題呢?之所以你有好產品賣不動,有時不單單是你的產品價格過高或過低,而是理解起來太費勁,太傷腦筋,這就與用戶心智中追求的「簡單、快、省事」的期望形成了對峙與反抗,最終也就導致了用戶根本不買你賬的結果。

假設一款「智能感應燈」在做市場推廣時,以「XX黑科技、牛X團隊、牛逼的技術....」做訴求的話,可能用戶根本不會去關注你、在意你。

為何?因為,單純的技術和屬性訴求,用戶很難一下子能理解或搞懂,而這些恰恰不是用戶所關心的,但作為企業主(產品經理)層的一方,他們卻在為此津津樂道。

過多的描述與太難的理解,將可能直接導致你的產品在市場推廣中失敗,更不會讓其在同質化競爭中形成你的「獨特優勢」

所以,降低用戶的購買成本和風險,以及簡化用戶決策,這些方法和策略的應用,將是助你實現產品銷量上升更為有效的方法之一。

PS:本文出自東莞市得道品牌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原創作品,未經本公司授權禁止轉載、複製、摘抄本內容(全部/部分)。

更多乾貨/案例,搜頭條號/公眾號:《品牌博士》查閱!

得道品牌營銷:十年專註品牌定位營銷,助力中小企業品牌迅速成長。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