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佛教史說,大乘佛法理論在印度有兩支,被稱為車之兩輪,鳥之兩翼,一支是瑜伽行派,另一支是中觀派。那麼說大乘佛法說了個什麼道理呢,這兩派又有什麼關係呢?

在《解深密經》釋迦牟尼佛總結自己四十九年說法,把佛法總結成三個階段:初時對聲聞乘人講「法有人無」,屬於阿含教;二時對回小向大的初發心菩薩講「一切法空」,也就是般若教法;三時唯識了義教法,解開了佛說「一切法空」的深意,說明了證到「一切法空」後看到的世界真相是「三界唯心」。

所以大乘佛法佛分了兩個階段來說,對初發心菩薩講般若經,中觀派是解釋般若經的,論證為什麼佛說「一切法空」。當大乘菩薩能夠接受「一切法空」後,他要問如果「一切法空」後真實是什麼?佛給他們講唯識教法,瑜伽行派是解釋唯識教法的,論證為什麼佛說「唯識無境」。所以,在般若經里佛反覆說「五蘊皆空」、「十二處空」、「十八界空」、「十二因緣空」、「徹底空」、「畢竟空」、「空亦復空」,甚至到最後連佛法也要舍掉,因為我們凡夫認為是真實存在的這個世界,事實上根本不存在,根本都無所有,這是佛用遮詮的表達說明真實不是什麼。在唯識教法里,佛給我們建立了八識的模型,來告訴我們真實存的「心」的結構及運行機制、如何證空性見到真實、一到十地如何修行、佛的境界為何,這是佛用表詮的說法說明真實是什麼。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大乘佛法的道理就是:一切如夢。用佛在《金剛經》里的話就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就是說,所有的凡夫現在都在六道輪迴的生死長夢當中,你如果能夠從這個夢當中醒來,你就會照見五蘊皆空。你照見五蘊皆空,從夢中醒來,你就會見到世界的本來面目,原來三界唯有心!

所以,大乘的核心是是「般若經」,般若經的核心是《心經》,《心經》的核心是「五蘊皆空」,五蘊代表了我們凡夫所見聞覺知的一切法,也就是我們凡夫所認為的一切都不存在。所以在般若經里,我們看到佛其實在反覆重複「五蘊皆空」的道理。把我們凡夫所知法分成五份就是五蘊,所以「無色,無受、想、行、識」。把我們凡夫所知法分成十二份就是十二處,所以「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把我們凡夫所知法分成十八份就是十八屆,所以「無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無色界、聲界、香界、味界、觸界、法界,無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把我們凡夫所知法按照三時輪迴的順序分成十二種,就是十二因緣,所以「無無名、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按照佛說十二因緣還滅門就可以解脫生死,所以「無老死盡、生盡、有盡、取盡、愛盡、受盡、觸盡、六入盡、名色盡、識盡、行盡、無名盡」。把佛法分成苦集滅道四聖諦,所以「無苦集滅道」。最後無智亦無得,沒有凡夫的智慧,更無有凡夫的所得,以無所得故究竟涅槃。但是我們學了五蘊皆空之後,我們很自然地就會產生一個問題,就是如果我們凡夫見到的一切法都是空的話,那不就是頑空嗎?世界上還有什麼?但是在般若經裡頭呢,佛只講了我們凡夫見到的一切法,就是空,而且是畢竟空、徹底空的,他沒有告訴我們說,我把這個五蘊空了之後,就是觀音光說我照見五蘊皆後空,我見到的真實是什麼。這樣的話就需要學習唯識了義教法,來看佛說「一切法空」為什麼不是頑空見,來看真實存在的「心」是什麼樣子,以及如何見到這個「心」,也就是說如何成佛。

佛證到的三界唯有心,那個心是個什麼樣子?不是我們的肉團心,也不是我們能夠想像的什麼,我們現在講的那個精神、物質都不是這些東西。它是什麼樣子呢?佛有一個描述,我們用比較簡短的話概括一下,就是佛說我們無始以來就在做夢,夢裡的東西都沒有,唯有的是你那個能做夢的心,那個能做夢的心的內容是什麼,裡頭都裝了些什麼東西呢?就是你做所有夢的記憶。那記憶是什麼呀?就是你看到的所有的顏色,聽到的所有的聲音,你所有的身體的感覺,還有你所有的想法都留下記憶啦,這個心就叫藏識,這個藏識用印度話就叫阿賴耶識,就是把我們所有的記憶都藏在我們心裡。所以我們每個人真實存在的是什麼?就是我們的阿賴耶識,就是我們無始以來所有起心動念的記憶,這就是我們每個人的自性、本質。我們每個人有什麼區別,就是我們的記憶不同。你的記憶跟我的記憶不同,所以我們就對事物的看法就不同。說我們唯有心、唯有記憶,那我們是怎麼做這個夢的?因為記憶儲存到藏識之後它就開始運動,這個記憶它會相互作用。它一相互作用啊,那個最強的記憶,力量最大的記憶啊它就會生起來,就會現行,這就成了我們新的夢,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我們現在的夢。現行生起來後,形成的記憶又形成了新的記憶儲存到藏識里。這樣來回反覆,我們的夢每一刻都是新鮮,這個過程就叫做熏習,記憶在佛學裡叫做種子,種子熏現行,現行熏種子,這就是心的運行機制。比如說,我們現在做了一個學佛的夢,是因為我們跟佛結緣多,我們這樣的記憶力量最強,所以我們這一生呢就能生起學佛的夢。有些人殺業重,那他就做什麼夢啊?就是被人殺,下地獄啊,餓鬼啊,有人貪心重,有人愚痴重,就做這個旁生道的夢。所謂重業先報,這樣我們大概知道這個三界唯有心的這個心是什麼樣子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