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的在家居士應該有什麼樣的財富觀念,是否應該追求財務自由?佛陀都有哪些關於財富的開示呢?


這個問題非常好,已經看到好多人問佛法和財富的矛盾了,其實佛法是很圓融的,很多人學得太死板了,這裡就簡單談一下。

一、要學會理財。

在《長阿含經·善生經》中,對於積攢財富,佛就有過詳細的開示。

先當習伎藝,然後獲財業,

先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找個好工作。

財業既已具,宜當自守護。

有了薪水,就要好好守護自己的錢袋子。

出財未至奢,當撰擇前人,

不要過的太奢侈,也要選擇正確的人交友。

欺誑觝突者,寧乞未舉與。

騙你的或欺負你的人,不管他們怎麼求你,都不要借錢給他們。

積財從小起,如蜂集眾華,

要像蜜蜂采蜜一樣,一點一點把存款積攢起來。

財寶日滋息,至終無損耗。

只要養成存錢的習慣,賬戶里的錢自然會一天天增多,盡量別去損耗存款,手頭有多少錢就辦多少事。

一食知止足,二修業勿怠,

一是日常生活不要太奢侈,二是要精進自己的業務能力,不要懈怠。

三當先儲積,以擬於空乏,

三是優先存錢,要為未來打算,現在不存錢,以後急用錢的時候就沒錢用了。

四耕田商賈,擇地而置牧,

四是如果有了一定的存款,可以拿閑錢來進行一些投資,增加工資以外的收入,也就是被動收入,這是你日後能不能實現財務自由的關鍵。

五當起塔廟,六立僧房舍,

五、六是要心繫慈善,不要拘泥於給寺廟捐錢,任何形式的慈善捐助都是對自己慈心的培養。

在家勤六業,善修勿失時。

如是修業者,則家無損減,財寶日滋長,如海吞眾流。

下面幾句就不翻譯了,都知道什麼意思。佛陀已經把如何如法地賺錢詳細地告訴你了,照著做肯定是沒錯的。

二、布施。

布施是六波羅蜜之首,很多人以為捐錢就是布施了,這也太死心眼了,我們這麼說吧,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簡而言之,就是給別人他所需要的東西。

投資,不是一回事嗎?隨便打開一個股票交易的APP,你看,上面全都是需要你幫助的公司啊!但是,作為佛弟子,投資啊不是,布施也是要如法的,有以下幾個原則:

1.要投資對社會有貢獻的行業。

不要想著炒比特幣啊之類的圈錢套路,不要想著賺快錢,要想著,應該投資什麼行業才能為國家,為社會,為人類做貢獻。這才是我們佛弟子「布施」的初心。

2.不要追漲殺跌。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什麼漲啊跌啊,跟你有什麼關係?回顧第一個原則,選擇能對人有實際貢獻的公司的股票,這比什麼都重要,哪怕它跌了,只要它是對人有實際貢獻的,只要它的本質沒有改變,我們就應該繼續持有它,甚至加大投資來幫助它,這是財施,更是無畏施。

3.股票要長期持有。

追逐快錢,漲了就賣,這是貪;看它老不漲,心裡來氣要賣,這是嗔;拿在手上,今天看一眼,明天看一下,乍喜乍悲,心裡老想賣,但又不敢賣,這是痴。

既然我們的第一原則是要投資能做出實際貢獻的公司,那我們只要關注相關的新聞,確保它在正常運作,這就夠了,不要老是去看漲了沒有,跌了沒有,我們這是布施啊,不為賺錢的,只是為國家經濟做貢獻啊,要搞清楚啊,不要看我在這叭叭地說什麼投資,你佛弟子的屁股要坐正了,我們這是在布施!

只要你在選擇股票時,能夠精心挑選,布施之後一般不會有什麼問題的,該工作工作,該存錢存錢。

4.要用閑錢,不要借錢投資。

現在不用的錢,你可以拿來布施,家裡正需要的錢,絕對不能動,你要說你捨己為人,那我勸你直接出家,不要連累家人。不要借錢投資,這一點絕對要牢記,不要去想什麼槓桿不槓桿的,被槓桿壓死了的人多了。再強調一遍,我們是在布施,你借別人的錢拿來布施,像話嗎!用自己的錢,用閑錢,這很重要。

5.不要只持有一支股票。

大迦葉尊者只去窮人家乞食,挨批評了;須菩提只去富人家乞食,也挨批評了。

這給我們什麼啟示?住平等法,應次第乞食。我們投資也要平等,要雨露均沾,選擇幾個、幾類好股票,不要說只投資什麼什麼股,乞食尚且要平等,我們布施怎麼能不平等呢!

當然,你也可以直接買指數基金,就相當於買了一大堆股票了。

可能有人就問了,既然要平等,為什麼不所有股票都投資一點呢?這就是沒讀過《瑜伽師地論》了,《瑜伽師地論》第三十九卷本地分中菩薩地 初持瑜伽處 施品第九如是說:

『又諸菩薩非無差別以一切種、一切內外所有施物施諸眾生。是諸菩薩以其種種內外施物,於諸眾生,或有施與,或不施與。云何施與?云何不施?謂諸菩薩若知種種內外施物,於彼眾生,唯令安樂,不作利益,或復於彼,不作安樂,不作利益,便不施與。若知種種內外施物,於彼眾生,定作利益,不定安樂,或復於彼,定作利益,定作安樂,即便施與。』

我們的布施是要對眾生有利益的,不是光為了讓他們開心的,沒有利益的布施不做也罷。很多人以為行菩薩道,連身、腦、骨、髓都要毫不猶豫地布施給別人,完全錯了,對眾生沒有利益的索求,就應當拒絕。

『又諸菩薩,若魔眾天懷惱亂心,現前來乞身分支節,不應分碎支節施與。何以故?勿令彼當獲上品過罪及損害故。如魔眾天如是,於彼所使眾生,當知亦爾。或有眾生,痴狂心亂,來求菩薩身分支節,亦不應碎支節施與。何以故?由彼不住自性心故,不為義利而求乞故,其心狂亂不自在故,空有種種浮妄言說,是故不應施彼身分。

除上所說與上相違來求菩薩身支節者,隨其所欲應施彼身,隨所欲為,系屬於彼,隨順於彼,或分支節而施與之。當知是名菩薩於內所可施物,或應施與或不應與。

又諸菩薩,於外施物,若有眾生,來求毒火刀酒等物,或為自害或為害他,即不應施。若有眾生,來求毒火刀酒等物,或自饒益或饒益他,是即應施。

又諸菩薩,不以屬他非同意物而行惠施。又諸菩薩,不行媒媾以他妻妾而行布施。又諸菩薩不以有蟲飲食等物而行惠施。』

這裡也就知道,第四條原則中所說的萬萬不能借錢投資是有依據的。

6.需要用錢,再賣股票。

相當於是什麼呢?人生在世,皆有緣起得以成立,我們平時布施給別人,那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當然也要求人布施,不要覺得抹不開臉,總覺得自己是行菩薩道的,怎麼能反過來向眾生請求布施,不要這麼想,釋迦牟尼佛前世為善慧時,為了供養燃燈佛,城裡的花都賣完了,一樣求人把花布施給他,好去供佛,供佛後,燃燈佛便為他授記來世作佛。

所以要用錢的時候也別客氣,就把股票賣了。

好的,投資……那個布施的話題就到這裡了。

三、持戒。

《善生經》中還有這樣的開示:

佛告善生:「六損財業者:一者、耽湎於酒,二者、博戲,三者、放蕩,四者、迷於伎樂,五者、惡友相得,六者、懈怠,是為六損財業。」每個浪費錢的惡習佛都有仔細講解,詳細內容去讀經,讓自己不要違犯。

四、精進。

努力工作呀!努力戒除惡習啊!努力學佛呀!

五、禪那。

這部分自己去找書看,我這裡是財富專場!

心不染於財貨,心不迷於財貨,念念不住,自然……自然……自然不會亂花錢了。不要到時候變成「恰恰用錢時,恰恰無錢用」,那你就完蛋了。

六、般若。

善分別於商品價格,明了諸商品性空,因用而有價值,使用價值並非價格,見價格、非價格,即見如來。

以上,胡扯完了。


學佛之人的財富觀按照教義來講應該少欲多足。如果做不到這四個字,無論賺多少錢你都無法做到財富自由。因為人的慾望是會膨脹的,在你入不敷出的時候十萬塊錢可能就是一筆巨款,但等你每月都有盈餘的時候,恐怕巨款這個概念就要調至一百萬,以此類推,最終一個億在你眼裡也只是一個小目標,慾望會吞噬你的三觀。

我的上師生活在德格的一個小平房裡,他的信徒從日本到香港到深圳上海,幾乎每天都有人從各地趕去探望他。但是他一年四季就兩套衣服,髒的可以立在地上,不僅衣服臟,臉也臟,我有一次坐在他身邊,看到他手臂上的污垢,恨不得拿塊熱毛巾使勁給他搓搓。用我家鄉話形容他老人家就是一個「邋遢和尚」

這件衣服穿了不知多少個月了噶瑪尊局多傑的視頻 · 4318 播放

以我對佛教圈的了解,他老人家如果恢復正常,比如嚴持戒律,講經說法,到處灌頂,舉行法會,廣收弟子,那麼他完全不用過這種在我眼裡連叫花子都不如的生活。他可以一夜之間就實現財富自由。

因為佛教徒太喜歡做供養來求功德了,以他老人家在藏傳佛教的地位,想得名聞利養的話,無非就是動動嘴皮子而已。但是他不動,以我傲慢多疑的觀察,我發現這世界真的有什麼都不需要的人,所以說道財富自由,恐怕沒有人能超越我的上師,他太特么自由了,自由到根本不需要財富。給他什麼吃什麼,清規戒律不存在的,有水喝水,有酒喝酒,給肉吃肉,給糌粑吃糌粑。有時候我會在旁邊獃獃的看著他,真的羨慕,這才是大自在啊!可惜我做不到,甚至依舊為高質量的生活品質引以為傲,但同時又不得不為滿足高質量的生活所產生的煩惱,壓力而買單。所作的一切都只為得到別人眼中的羨慕與讚美。細思極傻!但還是放不下。可能這就叫執迷不悟吧。

做為佛教徒也不要走入另一個極端,那就是自己省吃儉用,內心沒有做到無欲無求的時候卻強迫自己扮演一個苦行的角色,特別是在有家庭的情況下連累自己的親人跟你一起進入這個角色,從而導致家庭的紛爭。

更有的人對自己和親人苛刻至極,對於寺廟和出家人不問真假,不辨是非,盲目的去供養大量的金錢物質,為的只是自己所貪求的那點功德。這本質上跟貪財有什麼區別呢?不過是換了一個目標而已。反而引發很多對佛教負面的影響,對自己的利益也不大。

所以佛教徒樹立正知正見很有必要,無論是修行還是生活。不然越走越偏,連一個正常人都做不成。

想起一位長老仁波切的一段語重心長的話:「回去告訴華人法友,不要把全副身家拿出來做供養,一半也不要,小半也不要,拿出一點意思一下就可以了,沒有了錢,你們的生活會很困難的,修行也會很多障礙。而且你們要知道,你們今生做供養的功德,是不會在今生就有善報的,都是要在來世善報才能成熟的。」


學佛的人,需要不需要經濟,我跟你們說:需要!很需要!非常需要!

如果你以為是經濟障礙了你的修行,那就大錯特錯了!

佛法講過很多比喻,說你如同金子,可以做成法器,也可能做成了個尿壺。

經濟對於你的修行來說,就看你如何做成法器了!

如何實現財富自由,這個話題大了。在世間,能過好小康,就算是個能耐人兒了。

現實里,會掙錢,還要會理財,一環一扣都是相續性的因緣。

你生活在這個現實世界裡,離開財富,經濟,寸步難行!得遇佛法,師父等等是一種福報。而生活亦是一種福報。你不能走於偏駁之路,要行於中道。那麼這條修行之路,才能延綿不絕地長持以往……

你萬萬不要以為今天學了佛,明天就阿彌陀佛了。

學佛,真的非常好!佛法,會讓你在世法的浸淫里,不會迷失自己。

總結自己一句話:面對現實,好好生活;面對生死,好好念佛。

這就是我們能夠實現以及把握的自由……亦即是我們的財富!

樂哉矣 !

南無阿彌陀佛

吉祥


那個錢怎麼寫呢?一個金字旁,這邊兩個動干戈的戈,我說的是繁體字,那裡面的含義你要會理解,要會意啊,這個字它裡面的含義你要領會,我們的祖先造字依據六個原則,用得最多的就是象形和會意,你要會理解裡面的含義。兩個戈守著那個金,戈代表著什麼?兵刃,刀子啊,匕首啊,兩把守著那個金這叫錢。佛門之中有四句話去說這個錢字,二戈爭金殺氣高,殺氣騰騰的,人人為它犯嘮叨,若會用者出三界,不會用者孽難逃。有的人有錢,錢越多他造業越多,造什麼業啊?惡業,他不會用。那會用的呢?他修功德,他去利益眾生,他還能出離三界,他的福報越來越大,修無量功德,就看你會用不會用了,你不會用,你用那錢都是在造孽,造六道輪迴的業,不會用者孽難逃,所以有智慧沒智慧,你看差多大勁。

——2018年順德居士宣講《無量壽經》第二十四集03

https://zhuanlan.zhihu.com/p/83109243?

zhuanlan.zhihu.com圖標

錢是啥?錢就是貨幣。

貨幣是好還是壞?本質沒好壞,看你怎麼用。

《雨寶陀羅尼》——佛教知名求財秘笈。

但佛教不是要去貪心,行布施嗎?怎麼還求上財了呢?

布施其實有很多種,但最被人熟知的恐怕還是財布施,俗稱捐錢。

那麼問題來了,沒錢,咋捐?

所以這個事依然和發心有關。同樣的行為,因為發心不同,結果也千差萬別

《雨寶陀羅尼經》的主角妙月長者,為了「周給親屬廣修惠施饒益有情」而發問,所以佛說了這個求財秘笈。

從萬物全息的角度來說,世間萬物皆有聯繫。你給予別人能量,宇宙也給予你能量。

范蠡為啥越捐錢越有錢?你不想想嗎?

但如果把「布施」當成一種交易,那可就跑偏了。

還是那句話,你的心,才是關鍵。

你把「有錢」當做貪心,當做惡,錢就是不好的。

你把「有錢」當成修行路上的資糧,當成利益眾生的善意,當做為世人做出榜樣的示現,錢就是好的。

修慧不修福,羅漢空托缽。「有沒有」和「貪不貪」是兩碼事哈。既然一切唯心造,世間萬物都是虛相了,怕錢做啥?怕的是因為錢而引起貪心,這是好的,所以錢沒錯,修心是重點。

心裡沒鬼,啥也不怕。有錢可以做很多事,可以幫很多人,可以給很多不信佛的人做個榜樣。

比如你可以這樣想:你看,我學佛,福德智慧雙圓滿,有錢但我不貪,我的錢不為自己奢華享受,而是為了利益眾生。那普通人看了不覺得學佛很好嗎?沒有利益必然沒人信嗎。引他們信了再告訴他們深入學佛,不要迷信,努力修心,不是蠻好的。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說錯了請諒解)

祝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