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樑侯國及武岡古城遺址確定

原來我們都誤讀了武岡歷史



“君不見上林苑中客,冰羅霧縠象牙席。盡是得意忘言者,探腸見膽無所惜。白酒甜鹽甘如乳,綠觴皎鏡華如碧。少年持名不肯嘗,安知白駒應過隙。博山爐中百和香,鬱金蘇合及都樑。逶迤好氣佳容貌,經過青瑣歷紫房。已入中山馮後賬,覆上皇帝班姬牀。班姬失寵顏不開,奉帚供養長信臺。日暮耿耿不能寐,秋風切切四面來。玉階行路生細草,金爐香炭變成灰。得意失意須臾頃,非君方寸逆能裁。”

這是一千五百多年前南朝著名詩人吳均詩集《行路難五》裏的一首詩。就因爲有人摘錄了他這首詩中的句子中有“都樑”兩字,讓我產生搜尋他這首全詩文的念頭,前些年網上資料沒現在這麼多,我費了很大的勁才搞到一本《吳均詩集》,因此才得以讀全這首詩。

(《吳均詩集》中的資料。)


“都樑”這一詞彙,屬典型揚越語言。發音“dukuniang”,意即“大姑娘”的意思。“都樑蘭”即“姑娘蘭”,是一種只有女子才能種的蘭花,(淮南子云,男子種蘭,美而不芳,則蘭須女子種之,女蘭之名或因爲此)以前有個何光嶽老師研究“都樑”歷史,不明這語境,居然以爲“都樑”是“樑都”的倒裝,“樑都”即樑國(春秋戰國時一小國)都城,認爲我們都樑原始居民是從一個曾做過“樑都”的地方搬過來的,這多少是有點不負責任的誤導。

 

 

其實“都樑”沒那麼複雜,既跟“都”(都城)沒關係,也跟“樑”(樑國)也沒關係,它只跟大姑娘(dukuniang)有關,它就是女兒蘭。

原來我們武岡歷史上是女兒國!


但因爲史載不詳,事隔二千餘年,我們武岡人居然把都樑侯國的重要地標“都梁山”弄丟了,因此使得都樑侯國的遺址就讓後人不明所以。

唐朝的地理志《元和郡縣圖志》及宋前期的《太平寰宇記》都載:“都梁山在武岡東一百三十里”

這個說法是非常正確的!

後來的元、明、清時期,都沿襲了這一正確說法,在一統志裏都載有“都梁山在武岡路(州)東一百三十里”,但這種照抄的方式,以其所處的年代,反而弄錯了,簡直是大錯特錯!

所以後來的清朝地理學家就對一統志裏“都梁山在州東一百三十里”的說法提出懷疑。


清朝讀史方輿紀要 > 卷八十一 湖廣七 有這樣一段:“都梁山,州西百里。山高聳,泉流環繞,漢以此山名縣。《名勝志》雲:山在州東百三十里,似誤。”

這部地理志紀要認爲都梁山在州西百里,只不過是引用了《名勝志》裏的一句話,說都梁山在州東百三十里,似乎是錯的。這部地理紀要引用名勝志裏一句不肯定的話,就把都梁山擅自改到州西百里,而這個擅自修改的結論,被編撰《武岡州志》的官員所用,各個版本的《武岡州志》都記載成“都梁山在州西百里”。這是大錯特錯!

只有《同治城步縣誌》載的“都梁山在武岡西南二十里”大致正確。

但無論是“西南二十里”還是“州西南百里”,方向都是武岡西南,這與《元和郡縣圖志》所載的都梁山在武岡東一百三十里的方向完全相反。

雖然這兩種說法方向相反,但除卻具體位置,就僅其方向來講,都是正確的。

因爲唐朝及唐朝以前的武岡縣治(以下稱武岡舊治)與宋及宋以後元明清的武岡縣治(以下稱武岡新治)不在同一地方,搬遷前後兩地相隔可不是一般的遠,足足有一百六十里之遙。

元、明、清的一統志照抄了唐時的地理志,並沒有考慮到武岡縣治在宋時已遷移一百六十里,所以發生了這種低級錯誤。這種錯誤,直接影響到後人對都樑縣治位置的判斷。

所謂的“都樑縣治在隆回桃花坪”,就是因爲這樣的原因所引起的錯誤。

因爲處於我們這個年代的人,很習慣的把武岡以前舊治當成現在的武岡縣治,所以在確定都樑縣治位置時,參考“都梁山在武岡東一百三十里”的說法(因爲明清時期各地修的縣誌基本都是借鑑一統志的說法,而一統志卻不幸發生錯誤),而隆回桃花坪剛好在武岡新治一百三十里,所以隆回桃花坪就這樣錯誤的成爲了都樑縣治所。這是以新治來參考以前的舊縣名,不錯纔怪。

所以說,只有確定了武岡舊治在什麼位置,就能基本是確定都梁山的具體位置。




對於地名的考古,按照現代科學的說法,一是要搜尋到古籍資料,二是要有考古發掘材料。很幸運,這兩種資料我剛好都蒐集到了。

古籍資料方面,唐以前武岡縣治在城步的幾點證據:

一、王昌齡詩有“沅水通波接武岡”,現在的武岡新治並沒有沅水相通,只有城步與沅水相通,且是沅江主要發源地。

二、柳宗元《武岡銘》雲:“巫水之嶓,黔山之巑”現在的沅江就發源於城步的巫山十二峯,黔山也是城步與貴州的邊地,古城步所在地一度屬秦時黔中郡。

三、這是最重要的證據:

唐地理志《元和郡縣圖志》載:武岡縣,上(指大縣),東北至州(指當時的邵州)四百三十里。都梁山,在縣東北一百三十里。

唐以後的地理志,所有《一統志》,《輿地紀勝》、《方輿勝覽》、《輿地廣記》,包括明清武岡地方誌,都載有:東到寶慶府二百七十里。那麼只要是讀過小學的都會算,430-270=160(裏)。

也就是說,唐朝以前武岡治所到邵陽是430裏,唐朝以後從宋開始至元、明、清朝,武岡治所到邵陽只有270裏,爲什麼會有這160裏的差別?唯一的可能,武岡舊治在城步,現在的武岡州治是宋初從城步遷來,兩地相差160裏。

但據《城步縣誌》及《武岡州志》記載,武岡新治至城步縣治卻不是160裏,而是120裏,爲何有四十里差異?這說明,武岡舊治並不在現在城步縣治位置,而在還在城步縣治西或西南四十里的位置,這才能符合160裏之數。

這也能從一些縣誌上得到佐證。

《同治城步縣誌》載:都梁山,縣北九十里,其山多產蘭花,土人稱蘭花爲都樑,故以名。

武岡舊治在現城步縣治西南方向40裏(具體在什麼位置要實地勘察),90+40=130裏,所以武岡舊治離都梁山爲130裏,這與舊志相吻合,是完全正確的!


確定了武岡舊治位置,都梁山的位置也就大致確定下來了。

那麼都梁山及都樑侯國具體在什麼位置呢?

且聽我慢慢分說。

根據《同治城步縣誌》,城步至武岡地界設了四個郵傳鋪,這四個郵傳鋪跟一般的郵傳鋪不一樣。

通常的郵傳鋪是十里一設,但城步至武岡的這四個郵傳鋪是二十里一設。這是很特殊的,這種情況在其它地方很少見,即使是城步在其它官路上設的郵傳鋪也是十里一設,只有城步至武岡驛路的這四個是例外。

這四個通往東北武岡方向的郵傳鋪是:太平鋪、真良鋪、石井鋪、西巖鋪。每鋪二十里,即城步至西巖爲八十里。上文說過,都梁山在武岡舊治東北一百三十里,城步縣治往東北九十里處。也就是說,都梁山在西巖往武岡新治方向十里處,即今武岡鄧元泰浪石鋪周邊範圍。

武岡新治在當時往西南城步方向設了三個郵傳鋪:惟塘鋪、獨力鋪、浪石鋪。每鋪十里,武岡新治到浪石鋪剛好是三十里。

考古發掘資料:

“2009年9月1日,邵陽市文物局和武岡市文物局考古專家前往武岡市張家嶺古墓羣進行勘探,爲前期挖掘做準備,該古墓羣搶救性發掘工作正式啓動,此次發掘考古將歷時兩個月。

張家嶺古墓羣坐落在武岡市鄧元泰鎮紅石村,是邵陽市目前發現規模最大、時代特徵明顯、出土文物最爲豐富、時代久遠、古墓葬埋藏數量最多的古墓羣。

據文物考古專家介紹,整個古墓羣分佈在6個山頭,面積達720畝,約有160至180座戰國至東漢時期的中型券頂磚室和土坑墓。

 上世紀90年代,邵陽市文物局和武岡市文物局兩級文物部門曾在此進行過小規模研究性發掘,出土的青銅器、滑石器、陶器等文物數量較多,器形精美,後經省文物鑑定委員會專家組鑑定,其中三分之一的出土文物屬國家珍貴文物,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和研究價值。

9月7日,武岡市文物局聯合邵陽市文物局對武岡張家嶺大型古墓羣進行考古挖掘。第一期勘探工作已結束,經勘探發現有12座西漢至東漢時期的古墓葬,其中5座爲西漢時期的大型土坑墓。”


從古墓葬羣分佈範圍之廣,數量之多,年代之久遠,出土文物之精美,可想而知在紅石村這個地方,自古以來人煙是多麼的密集與繁榮。

無論從典籍資料所記載的都梁山位置,還是從考古發掘材料看,武岡市鄧元泰鎮紅石村絕對爲都樑侯國遺址。都梁山也絕對在紅石村附近。

今天寫的文字內容有點多,所以我在文章最後總結一下。

一、武岡縣舊治在現城步縣治西南四十里。

二、都梁山及都樑侯國遺址在武岡市鄧元泰鎮紅石村張家嶺附近。

歡迎大家關注“都樑往事”公衆號,一起探討武岡的歷史人文!


作者風采




作者簡介:

唐江濤,曾用網名孟白、蛤蟆。武岡人網老會員。早年在廣東打拼,因兒得奇病回家照管。做過家維,開過店。然這些年帶兒看病,長沙、廣州、北京各地求醫問藥,導致一事無成,回武岡十餘年來,一直在夾縫中求生存。這些年來失去許多東西,唯文學愛好一直不曾捨棄。以前寫微小說,也曾在小小說作家網上嶄露頭角,有小說被收入《中國螞蟻小說一人一篇成名作》。最近癡迷上武岡的歷史人文,在想盡一切辦法搜尋資料,想還原一個真實的武岡歷史。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

以上圖文來源

武岡人網原創作者:江濤

編輯排版:很酷的小彭友


讓我們一起追尋武岡歷史

如果喜歡請打賞支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