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末,在中國擁有高票房作品和高人氣的阿米爾·汗再次來到中國。聖誕節期間,這位有着自己粉絲團的印度演員,參加了多個活動,與知名人士對談,宣傳自己即將上映的新作品《印度暴徒》。

  阿米爾·汗在華宣傳《印度暴徒》

  這部製作總成本達3億人民幣的電影,在印度僅收1.5億人民幣,相當於賠掉了一部《巴霍巴利王:開端》的製作成本。在中國,作爲良心保證的阿米爾·汗也失靈,票房僅6192.9萬。

  有人預測,2019年,中國引進片的“印度熱”將迎來洗牌。2018年,一年引入10部的盛況,可能難將再現。

  2017年僅有1部《摔跤吧!爸爸》被引入中國,獲得近13億人民幣票房,從而形成了從觀衆到片商的印度片熱潮。

  但是從上表不難看出,觀衆對印度電影的熱情,幾乎與上映時間形成了相似的軌跡。上映時間越晚,所獲得的票房,也幾乎難以再達到過億的門檻。

  進入2019年,第一部進入內地市場的《調音師》,則是直到4月3日才正式上映。在此之前,印度電影在中國內地有了長達3個月的真空狀態。

  和去年4個月引入3部,總票房超12億人民幣的盛況相比,的確熱度減退非常明顯。

  而《衣櫃裏的冒險王》《雲端之上》《從零開始》《寶萊塢機器人2.0》等一系列電影,已被引進,但仍處於待定觀望的狀態。

  目前定檔的電影,僅有《一個母親的復仇》。此前曾選擇在3月22日上映,但現在已改檔至5月10日。而且也是在印度上映2年後,纔將與觀衆見面。

  《一個母親的復仇》已改檔至5月10日

  而曾經宣佈與印度合拍的兩部電影《阿辛哥的奇妙之旅》與《私奔到中國》則至今仍無音訊,早已過了當初預定上映的2017年。

  在印度優質電影版權費暴漲10倍達數百萬美元,10部引進片僅有4部過億的情況下,2018年下半年,已經開始有行業觀察者預測,印度電影在中國的市場表現將迎來拐點。

  引進了《小蘿莉的猴神大叔》的卓然影業CEO張進曾表示:“印度批片在內地市場的走紅只是個體現象,並不具有普遍意義。”

  但是,引入中國的印度電影,大多在上映前會格外強調“印度”二字所帶來的新鮮感和異國情調。

  比如《巴霍巴利王2:終結》,主打的是印度史詩傳奇、印度影史最高成本以及另一種印度電影。

  《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則緊貼《摔跤吧!爸爸》,而且發佈了一段阿米爾·汗落淚推薦該片的視頻。

  阿米爾·汗落淚推薦《小蘿莉的猴神大叔》

  《廁所英雄》則被冠以“印度神片”的稱號,宣傳關鍵詞包括了印度女性社會地位。

  相似的國情,以及引入內地的印度電影對社會問題的關注,使得這些電影收穫了不少的票房。但是在下半年,當《蘇丹》《印度合夥人》等電影還在主打“印度風情”和“社會問題”等元素的時候,就已經沒有了上半年的熱度。

  “宣傳的邏輯是說什麼最吸引人,吸引人到讓觀衆能買單。”電影行業從業人員,印度電影影迷小文這樣說。

  對於剛剛經歷過《摔跤吧!爸爸》的中國觀衆,“印度”二字,可能就是被吸引,走入影院的神奇密碼。

  當我們提到,直接在宣傳中販賣印度元素已經提不起普通觀衆的興趣時,小文表示:“就好比好萊塢大片有名聲的時候大家喊好萊塢的片子好,時間長了好萊塢也不新鮮了好片爛片都有了,也沒啥特別的點了就必然會強調片子本體,而不是貼着大家的慣有印象。”

  而在印度電影“退燒”之後,觀衆想看的,其實也就與其他國別的影片別無二致。主打懸疑的《調音師》目前票房則過了7000萬。票務平臺對其預測,最終則落在了3.19億元人民幣。

  提到《調音師》,小文說,普通觀衆現在的邏輯則是:“我不在乎這是哪個國家的,我只想看故事好看的。”

  這也是目前《調音師》的宣傳策略。翻閱宣傳稿件,小電君發現,在票務平臺上出現的8篇稿件裏,僅有1篇標題中提到了“印度”二字,其他稿件主打的則是“燒腦”“反轉”等元素。50多次反轉的宣傳已經深入人心。

  《調音師》上映前部分通稿

  《調音師》的引進方,TMP中國的負責人林婧玉則對小電君說:“《調音師》最突出的標籤不是印度,而是過硬的質量,無數的反轉和無法預測的結局。觀衆始終關注的是影片本身,不是國別。一部全程”無尿點“的影片,是會受到觀衆喜愛的。”在她看來,這部電影是類型片的某種極致。

  在小電君提到觀衆對於印度電影口味發生的變化時,林婧玉表示,在做引進時,始終沒有把國別當作衡量指標。但出於政策和海外市場影片的產出,小國別影片對引進方來說,一直比較有挑戰。

  《調音師》劇照

  但這並不是TMP第一次參與印度片的引進,在2018年的印度片熱潮中,TMP也帶來了《廁所英雄》。兩次引進後的比較,明顯讓人發現,片方在《調音師》的宣傳上做出了調整。

  而定檔5月10日的《一個母親的復仇》也有着顯而易見的宣傳策略變化。早在去年放出引進風聲時,這部電影主打的還是“印度電影史上首部爲女性發聲影片”,女主角希裏黛玉也被冠上了“女版阿米爾·汗”的頭銜。

  但在首次宣佈定檔3月22日的時候,宣傳稿件裏主打的元素則變成了“復仇”,印度風情被降低,電影則被稱爲“高能女性復仇片”,希裏黛玉的稱號也換成了“寶萊塢女皇”。

  《一個母親的復仇》宣傳策略調整

  印度電影已經從單純的異國審美變成了講題材、拼類型的常規類型片。不到1年的時間,“印度神片”這樣的宣傳模式也難得再見。

  而目前的批片市場上,則是風水輪流轉。日本電影轉眼成爲了片商們的熱衷。

  當目前這些印度電影的儲備被市場消化後,“印度神片”的魔力可能才真正被檢測出來。是否還會有1年10部的盛況,又有多少能再達到5億以上票房的奇觀,這些都有待於印度電影在內地祛魅之後,重新被市場檢驗。

  / 福利 /

  按規則參與將有機會獲得

  《調音師》電影兌換券

  / MORE /

  / HOT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