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確實在生死攸關的階段,6億的救助資金,確實不夠補過去的窟窿。但如果作為重啟新項目的啟動資金,還是非常充裕的。老樂視也許會死,甚至不久將來都會退市。但新樂視不容小視。

樂視為何堅持汽車

樂視在上個月危機重重的時候,好不容易融資到3億美元,也迅速扔到了汽車無底洞里。這是因為樂視非常清楚,互聯網汽車才是可持續發展的科技項目。手機、電視這種家電產品的上升空間,已經到了天花板。他們的存在僅僅是傢具互聯網的終端而已,投資商不會再為家電互聯網掏錢。

而互聯網汽車,是一個顛覆性的產業。人們將對一百多年的汽車概念完全拋棄,讓汽車成為移動的互聯網之家。只有繼續走互聯網汽車,才能有機會繼續圈錢。

樂視網的經濟危機

樂視的盤子無論多大,都會裝進樂視網這個上市公司里。因此無論是哪條線的資金鏈斷裂,都會影響股價。反過來說,只要樂視壯士斷腕,砍掉不必要的產品線,才有機會繼續生存。而樂視同學會能籌集來6個億美元的資金,其協議一定是要求樂視砍掉某些領域,同時開展更有前途,且能籌到更多融資的項目,而這個項目就是汽車!

雖然網上一片看衰樂視,認為6億美金杯水車薪。但跳出來想,同學會裡的企業家都不是傻子,誰會平白無故的扔出6億美金扔到無底洞里呢?,這6億美金不是小數目,一定是他們跟樂視達成了新投資方向的協議,而不是救助已經「死掉」的樂視。

樂視未來會怎麼布局

在樂視還沒退市之前,我們可以有各種大膽的猜測,也許樂視可以停掉手機產品線,只保留樂視電視體系,集中精力做樂視汽車。因為樂視手機的意義確實不大,尤其對於最強的樂視體育來說,不一定非要寄生在樂視手機上。甚至於可以停掉電視產品線,只保留樂視盒子和片源即可。

對於融資做互聯網汽車,或者說自動駕駛汽車。樂視選擇美國看中的是美國的科技資源,被忽悠 的內華達州,距離矽谷的加州不遠。但如果樂視選擇密歇根州,機會可能更大,那裡有大量的底特律失業工人等待救助。


2016年科技界最大黑新聞就是做空樂視,細思極恐,通過無公正立場 無道德底線的某君系的不良自媒體製造爆料樂視欠款185億假新聞妖惑大眾,後在股市狂砸樂視股票,導致樂視大跌,最終目的就是使樂視在資本市場崩盤,質押股票平倉,失去再融資的信譽,最終消失。天下昭昭,陰險至極,185億的欠款從何來?2000萬銷量每部虧損200元也就40億,這是小學生都可以算的過來的一道簡單算術題,可以看出為了打壓對手,為了引起投資人的恐慌,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沒想到引起了證監會的關注,打壓不成,只得鳴金收兵,最後落得貽笑大方,笑談也。一家企業發展不易,我們真的需要正當的競爭市場,而不是烏煙瘴氣的市場。曾幾何時,馬雲被說成騙子,騰訊差點賣掉,京東金融危機時幾乎斷糧,特斯拉火箭爆炸,蘋果趕走喬布斯......偉大的企業都是九死一生,四平八穩不會創造偉大,樂視也在經歷這些,熬過了就是偉大,國內缺乏矽谷的寬容,都是槍打出頭鳥,要不就是為一時之利,目光短淺,相信押上身家的偏執狂老賈能堅持自己,熬出來。


關於樂視汽車停產的這個問題,小編也與新能源行業孫先生討論過,雖然樂視汽車現在停產,但還是有成功的可能性,而且挺大。

1、新能源汽車行業都是燒錢的行業,且與行業政策也有部分關係,目前樂視汽車停產主要還是現金流的問題。

2、樂視超級汽車在電池技術上已沒有什麼縣念了,而且樂視有互聯網功底,又有多家企家的高官加入,再加上樂視汽車的概念,成功並不是不可能的。

過了這個坎,相信樂視一定會好起來的!這個坎要多久,還真是要看賈躍亭的能力了。

作為消費者,希望更多國產新能源以更好的模式顛覆汽車市場,為凈化環境出力。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樂視成功幾乎只剩下理論上的可能性,這幾天鬧的沸沸揚揚的易到用車創始人周航和樂視的嘴仗雖然還沒有定論,但是卻釋放出以下信號:

1.樂視的財務危機已經到了勢如累卵的地步,當然這種信號釋放的已經很早了,只不過最近幾天這種形態被無線放大了而已。

2.樂視發布的公告也無意間爆了大料,銀行貸款被挪作他用,這是嚴重違規的行為,樂視的貸款將可能面臨提前被收回的風險。

3.樂視汽車至今負面不斷,所謂的6萬多台的預訂量也更像是作假的產物,這和樂視一貫的風格很相似。

4.易到用車如今的狀況,似乎預示了樂視汽車生態本身的失敗,樂視汽車的前景十分渺茫!


樂視汽車是否可以成功,每個人都有一個答案,絕大數的答案是否定的,覺得就一吹牛逼。因為什麼呢?就是因為牛逼吹得大,還做不到。

一、樂視為什麼要做汽車?

作為一個上市公司,每當自身的主營業務量飽和或者是無力抗衡競爭對手時,就會新開闢事業群,目的無非是增加營收,做大體量,也就是說講一個好故事,繼續做股市的黑馬,拉高股價,場面就是大家都好。而且汽車領域都是重資產、技術密集型的企業,特別是「互聯網+汽車」這個風口,一旦樂視能夠順利利用,在資本市場上便可呼風喚雨。到時候,一元年薪的老闆,能拿多少錢,也就他自己知道。

二、樂視汽車的發展進程?

根據我掌握的材料,樂視和法拉第並沒有資本上的合作,只存在於戰略合作,可能會有技術層面的交流也不一定。而法拉第是樂視實際控制人賈躍亭的控股公司,所以賈躍亭會控制法拉第的經營層面。

樂視在浙江的汽車基地尚未有動工的痕迹,可能是啟動資金都拿不出來了。舉個例子,像「車和家」在常州建立的汽車建設基地,絕大部分的資金來源於江蘇和常州本地的政府建設資金,可達億元級別,基本上土建的費用可以抵消,可能要投入四大工藝的資金,旦這也是一個大坑,單單就焊裝也能愁死人。很有可能樂視的國內基地已經面臨停工。

法拉第美國工廠前段時間因為欠基建費用而停工,這也說明資金鏈快要斷了,連最基本的也保證不了。不過,根據最新消息,法拉第準備招標四大工藝的供應商,其中焊裝部分超過5000萬美元,很有可能會被國內的供應商中標,這也是國內供應商的驕傲。就連特斯拉的電池地板激光焊接也是由國內裝備企業中標。不過,國內供應商也擔心,資金投入了,卻收不回款,說明法拉第的資金鏈不可靠。

三、樂視汽車是否還能繼續下去?

是否能夠下去,首先要取決於樂視是否能夠有持續而健康的資金鏈,能夠經得起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燒錢行動,連最基本的研發、基建、市場開拓都需要燒錢,沒錢的話,樂視汽車註定爛尾,註定按照現在樂視的情況,樂視汽車很有可能爛尾。其次是,樂視的產品是否有競爭力,不然的話,資金的缺口會越來越大,遲早會成為一個資金黑洞。不過現在的情況堪憂。


其他我不懂,只知道要造汽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光有錢就能解決問題的事情,從研發到模型到試驗車到測試到整個供應鏈的開發到實際建廠到流水線搭建到安定的生產,這是一個多麼龐大的系統,想想都可怕。

當然還是希望國產車早日能夠自主獨立,超越日系,德系,美系,這個並不是夢想,但需要好幾代人的付出,整個產業鏈中所有人的付出,當然還包括政府的扶持!


沒有核心技術,就敢這麼大張旗鼓地宣傳炒作,天下沒有一蹴而就地牛逼企業,特別是科技企業,任何事情都需要積澱,不說特斯拉,比亞迪都不敢如此張揚,電動車領域的執牛耳者尚且如此低調,樂視你哪裡來的底氣?近段時間不斷炒作的背後隱藏的是什麼?連一輛實車都沒有出現,都是靠樂視自說自話,這是什麼?跟很多金融騙局非常相似,至於是不是,呵呵!大家拭目以待吧!


賈總和董小姐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某些企業家不去乾的,因為那些企業家只知道掙錢,而忽略了國人的環境生存問題!最近因為造車,賈布斯和董小姐都陷入了危機!他們在為祖國的環境改變,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而黑他們不支持他們的人呢?你們在做什麼!如果你們不能為國家的環境改變什麼,就請你閉嘴,不要給有理想有報復的人設置障礙!這種行為是可恥的!最後說一句!能超越特斯拉,又比特斯拉便宜!中國能造出來,是不是世界第一?是不是給祖國爭光?希望大家支持!我們都是中國人!


樂視造車也許會失敗,也許會成功。重要的是賈躍亭是實實在在的干實事,股市套現100億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不違規。不違法。其實有一百億安享晚年幾輩子都花不完。創業需要錢,樂視生態布局更需要錢,在樂視時間比金錢更重要。創業板要融資確實很麻煩,時間也拉的很長。機會就會失去。很多行業跨界顛覆才有可能成功。畢竟自己過的太安逸,正常人都不會想去顛覆本身的優勢,去改變現在。顛覆是要從頭創業,成功機會也不大,框架擺在這,思維方式也難轉變。樂視造車也不是腦子發熱才去做,已經布局好多年了。賈躍亭是賭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在裡面。一月3日電動車出來,應該會顛覆你對電動汽車的想像。人工智慧汽車才是未來,帶動的產業不知道甩手機幾十條街,為什麼會投資在美國,很簡單美國是世界人才的聚集地,各方面的優勢顯而易見的,公司在中國,這些世界頂尖人才不一定會來,只要樂視汽車能成功花再多的錢也在所不惜


樂視雖然挖來了某些行業里的知名人士,但是車不是靠知名人士來造的,知名人士更多的是做給投資人看增強信心的,但如果沒有足夠的具體工作人員來實施,那麼再著名的總經理也是光桿司令。

可以看得到的是,樂視汽車的整個組織架構是相對單薄的。就好像一棟大樓的建設,只有幾個建築師幾個工頭,讓他們去具體去碼磚蓋房子,再怎麼打雞血,再怎麼股權激勵,他們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另外甲總請來的丁總啊、張總啊,他們的「成功」是基於傳統主機廠的巨大平台的基礎下系統的支持,在那個位置上換了別人即便沒那麼成功,失敗也挺難。

所以我覺得賈總可能是被自己的情懷沖昏了頭腦,然後被人忽悠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