礪石導言


《一週商業洞見》是礪石商業評論每週日早7點推出的固定商業欄目,匯聚一週國內外最優秀企業家與管理專家的商業洞見。


世紅 | 作者

金梅 | 編輯


01 | 彭蕾:一個好的CPO(首席人才官)要能和CEO“吵架”



如果你今天選擇了做CPO(首席人才官),你可能就選擇了一個特別耗心的工作,這個耗心不僅僅是HR事務、招聘薪酬等方面,最耗心的是和CEO磨合、溝通。我經常講“敵進我退,敵疲我擾”,這就特別適合在跟CEO的合作過程中,大家去琢磨那個勁兒。


很多時候CEO的性格就是很粗獷的,有些人天然對人比較敏感,有些人天然對人沒感覺,這很正常。

 

但是,有時候CEO自己並不清楚他自己在什麼時候需要去做什麼事情,這時就需要CPO以非常智慧的方式去提醒他。CPO要有膽量和勇氣,告訴他:“再不這麼弄,老子也幹不了了。”


當你有這樣的能力和勇氣去跟CEO這樣對話之後,我覺得你才具備做CPO的第一個能力。如果今天你不具備跟CEO對話的能力,其實你很難跟他搭配。(來源:彭蕾在湖畔大學課程《阿里巴巴的組織觀》)

 

02 | 庫克:把華爲當成強大的競爭對手,但不會刻意去關注



提問:當史蒂夫·喬布斯執掌蘋果、比爾·蓋茨執掌微軟時,他們是彼此的宿敵。但他們也建立了一種親密的關係,在這種關係中,他們互相尊重,但他們的競爭肯定是相當激烈的。你的敵人是誰?

 

庫克:我不認爲我有這樣的宿敵。我肯定有很多人不喜歡我,我希望有很多人這麼做。但是,我的意思是,對我們來說,我們要和一大羣人競爭,這是一個激烈的市場。我們在操作系統方面與谷歌和微軟競爭。尤其是,我們在硬件領域與三星、華爲以及其他許多知名中國公司展開競爭。我們在個人電腦領域與戴爾、惠普、聯想競爭。因此,我們所處的每一個市場都有相當數量的競爭對手。但是,我不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個性和公司上。我們關注客戶,總是問自己:“我們還能爲客戶做些什麼?”我們就是這麼看的。(來源:庫克接受記者專訪)

 

03 | 張文中:商業的本質就是以人爲本



提問:商業本質是什麼呢?

 

張文中:商業本質還是以人爲本。真正放在自己的心裏,真正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來考慮所有的事情、做所有的事情,這纔有價值,否則這件事你根本搞不成。同時如果說你能夠去預測,或者比較早地想到了消費者要往哪個方向走,那你就很偉大了。

 

只有以人爲本,才能真正迴歸商業本質。其實以人爲本還包括另一個商業本質,就是如何處理好員工和企業的關係。你也要以員工爲本,他也是人,他也有各種各樣的需求,他需要得到一個公平的待遇。他努力了之後,要得到他應該有的回報。他有創意,他希望能力得到肯定, 能夠有更大的舞臺去施展等等。我覺得所有這些最後結合起來,你會是一個高效率的企業,你會是一個用戶體驗非常好的一個企業。這樣就會讓你的企業真正能夠發展,有銷售,有盈利,所以這是爲什麼我說商業本質的核心就是以人爲本。(來源:張文中接受財約你專訪)


04 | 陸奇:從硅谷到中國,YC如何解決本土化難題?



提問:YC如何本土化?

 

陸奇:YC的本土化有幾個緯度,第一,產品必須本土化,產品就是體驗,就是內容必須要本土化。YC的思想和內容。YC會教你什麼是獲客,還有獲客的方法論。首先YC的內部有一大堆這樣的內容,需要先要把英文翻譯成中文。這是之前的一步。在美國,獲客基本上用臉書,用谷歌搜索引擎,因此YC中國的導師、團隊,要把YC的核心理念理解之後,而且要對中國的整個創業創新有充分的瞭解,因此必須做過產品,做過業務,纔可以把這個內容可以本地化。

 

第二,它帶來的價值,運作的方式要本地化。如何來面試?如何做選擇?如何打分?YC在美國的那套打分體系,是按照美國的創業生態設定的,有很多的核心理念在裏頭,但又未必適閤中國。這是我們要做的工作。通常來講是運營的籌備。 如何招生?如何打分?如何面試?然後還有一個要本土化的生態,我們必須建立中國的投資生態圈。

 

中國的風險投資機構,中國一流的、高科技工業、頂尖的高科技企業,比方說像騰訊這樣的公司,我們的生態圈的朋友。這樣我們投資企業後,就可以獲得渠道資源。有一些企業可能可以提供數據資源,有一些企業可能提供投資併購的資源。所以如何建立一個非常健康完整的生態?也是我們要本地化的。整體來講,就是產品要本地化、運營要本地化、生態圈要本地化。

 

本地化的前提是團隊,整個團隊必須要有強烈的學習慾望,必須對創業者充滿感情。因爲中國的創新生態不斷在變化,YC的方法論是活的,必須不斷的演變纔有生命。我個人認爲,五年以後十年以後,YC中國的方法論,可能倒過來可以讓美國的團隊來學習。因爲中國有很多創新生態,可能比美國走得更靠前一點。有些創新,值得美國的創業者來學習。所以本身都是一個長期迭代進去的過程。(來源:陸奇接受 騰訊《深網》的專訪)

 

05 |俞敏洪:創新創業不是宏大的事情,而是貼心的切入



對於創新創業我想說幾點:


第一,不是宏大的事情,而是貼心的切入。Facebook一開始是爲了找學校漂亮的女生,亞馬遜是爲了讀書,滴滴是一鍵打車,滿足了最小的需求也是最廣泛的需求。

 

第二,創新創業不是所有人的事業,而是一些人的事業。我們每個人可以加入創新創業,但是能夠引領創新創業的人並不多。

 

第三,任何創新創業不是提前設計的,任何提前設計的創新創業必將失敗。所以我認爲政府支持創新創業有很多方法,最好的是把資金給我們(這些機構)來管理。把現金給我們,把政策給我們,以及稅收。讓我們形成充分的競爭環境,生死由我們自己來決定,這個世界就像森林一樣,在森林成長過程中總有一批樹會死掉,另外一批樹會成長,最後最能夠長久的樹能夠形成百年乃至萬年的森林,需要有一個充分競爭的體系。(來源:俞敏洪在2019全球(青島)創投風投大會上發表的演講)

 

06 | 劉熾平:讓營銷服務更具智慧



過去騰訊提出過一個比較廣爲人知的概念,叫“互聯網+”。在這裏我把我們的升級形容爲“廣告+”,希望讓客戶的廣告“+”上騰訊平臺特色,爲消費者“+”上驚喜和價值,從而也爲客戶“+”上意料之外的回報。那具體我們“+”的是哪些特別的價值?


首先,我們認爲,廣告可以“+”技術,廣告行業曾經有個說法:一半的廣告費是浪費掉的,但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其實,傳統廣告的浪費何止一半?但是現在我們通過各種各樣的技術,包括AI、包括精準投放,我們可以大大增加廣告的精準度,減少浪費。


其次,我們認爲廣告可以“+”內容。我印象比較深的,是小米在微信朋友圈投了一條廣告,看起來就像是雷軍發了一條動態,點進去用戶會先看到一段雷軍和代言人王源的靈魂對談,產品直到最後纔出現,給人留下很深刻、很清新的印象。這次投放無論是互動率、轉化率,還是滿意度都很理想。這個案例可以說,是在“內容爲王”的時代,客戶內容和騰訊廣告完美的結合。


第三,我們覺得廣告可以“+”服務。一般廣告追求曝光、點擊再加上一些下載或銷售的轉化,廣告平臺沒有能力、也沒有意願讓廣告主和用戶產生一個長期的互動。我們不一樣,我們的營銷服務目標是幫助各行各業進行數字化的升級。我們希望可以讓一次投放,不僅可以精準觸達用戶羣體,還可以藉助公衆號、小程序實現轉化和留存,可以留住用戶。同時藉助會員、優惠券等服務,客戶可以把用戶更有效地管理和維護起來。這樣廣告就變成了是用戶服務的入口,可以讓廣告主留住用戶,不斷的提供持續的數字化服務,創造品牌的忠誠度、創造品牌的好評度。


最後我們認爲廣告可以“+”口碑,在技術合力之下打動用戶的創意,再加上產品的品質以及很好的服務,我們希望可以引發在社交平臺上面正向的口碑傳播,激發大衆去討論分享輻射更多的圈層,而且是免費的,這是我們平臺最可以爲我們廣告主提供的。(來源:劉熾平在騰訊智慧營銷峯會上發表的演講)

 

07 | 馬化騰:產業互聯網將爲各行業帶來“最大增量”



“產業互聯網”正在成爲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的重要載體。信息化是全球新一輪科技與產業革命的最大變量。如何把這個變量,轉化爲各行各業創新發展過程中的最大增量?我認爲,產業互聯網將在其中扮演“轉換器”的角色。我注意到,今年峯會新增了“工業互聯網”的分論壇。工業互聯網正是產業互聯網的主力軍。這也說明大家都看到了同樣的趨勢。這個趨勢就是,伴隨着中國“消費互聯網”的飛速發展,需求側的數字化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而供給側的數字化轉型升級正在提上日程。如何藉助數字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如何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的改造,實現整個產業鏈的數字化轉型升級?如何把大數據與大機械結合起來,促進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有機融合?如何通過數字化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提升人機協作水平?

  

這些問題的探索者中,不單有騰訊,更有中國乃至全球產業界的很多領頭羊。大家會給出不同的解決方案。我認爲,移動互聯網在中國普及和創新應用,已經爲中國服務業、製造業乃至農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爭取了部分優勢。中國門類齊全、種類豐富的傳統產業體系,最有優勢藉助數字化技術,率先打通從消費到生產的智慧連接(即C2B),打造多樣性、個性化、高品質的“國貨”,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騰訊希望在這個過程中扮演“數字化助手”的角色,與各行各業探索產業互聯網,共建數字生態。例如,騰訊最近與中糧集團達成合作,希望聯合搭建“食品行業智能製造創新中心”,我們認爲未來有可能實現從“農田到餐桌”的新型數字化產業生態。再比如,與騰訊合作的廣汽集團,正在以生產製造環節的轉型升級爲基礎,開始向出行服務、金融保險等領域延展,嘗試打造全新的產業價值鏈。(來源:馬化騰在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峯會上發表的演講)


08 | 李彥宏:未來沒有一家企業可以聲稱與人工智能無關


 

人工智能在近幾年經歷了一次爆發式的發展,其中一個非常突出的影響,就是讓整個行業重新認識技術創新的價值。這幾年,我在很多地方都講了,互聯網只是“前菜”,人工智能纔是“主菜”。爲什麼這樣講?互聯網講求的是“快”,快速迭代,所以是“前菜”,上菜的速度很快,但是對技術的要求和挑戰並沒有那麼大。而人工智能是數據、算法和算力三位一體、協同發展,顯現出來的就會相對“慢”一些,就像一道小火慢燉的“主菜”,需要更多的耐心、更長時間的投入,但是營養價值也會更高。而這個由快到慢的過程,恰恰是技術創新對於產業升級的影響在不斷加深的過程。


未來沒有一家企業可以聲稱跟人工智能無關,對於這一點大家基本上都有共識了。所以每一個產業、每一個企業家要考慮的,是怎麼樣用最有效的方法,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把人工智能變成“自己的菜“。否則,喫不上這道“主菜”,就有可能會錯過一個時代。目前,互聯網產業對人工智能的需求是最大的。所以有人問我說,人工智能最先影響哪一個行業,其實很簡單,最先影響的就是互聯網這個行業。因爲互聯網產業已經經歷了多輪的IT浪潮,已經建立了紮實的數字化、信息化的基礎,再向前邁一步就是智能化,這樣它率先可以受益於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來源:李彥宏在第二屆數字中國峯會上發表的演講)


09 | 姚勁波:智能化,下個十年新主題



下一個我們看到的大趨勢就是智能化。上一個10年可以說是互聯10年,58同城也從中深度獲益,作爲互聯網裏能最大提供基本的民生服務的平臺,我們一直在通過互聯網幫用戶找房子、找工作、買賣二手車、找各種各樣的本地服務。如果說上一個10年是互聯10年,接下來10年、20年可能是智能化的時代。


我在內部團隊開會的時候,講到什麼樣的公司應該擁抱人工智能?人力成本佔比越高的企業越應該擁抱人工智能。58同城現在有兩萬多名員工,我們可以人工智能精準提升匹配,更好地支持銷售和客服團隊的人員管理效率。

 

但智能化也將更好地推動我們爲客戶服務。舉個例子,58同城上線58直面、“智能求職助手-小聘”,通過視頻、人機互動精準匹配招聘方需求,爲用戶提供包括找工作、查進度、解疑問等智能求職服務,也讓企業溝通解答成本降低。我認爲這些創新,都將高效提升客戶的精準匹配,帶來更好地轉化效率。

 

我認爲除了在招聘市場之外,在房產、二手車、本地生活服務等領域,人工智能都大有可爲。我們將AI真正做深做透,賦能給每一箇中小企業,建立更好的B端連接效果。

 

在C端也是一樣,每年過完春節租房、招聘的高峯期,有時一天甚至有上億用戶在這裏找工作、找房子、找各種服務。到今天,要找到一個工作,租到一個房子,是一件痛苦、繁瑣、很耗時間的事情。58同城千人千面智能化的精準推薦服務,根據用戶的點擊和連接習慣,定向推薦房源、工作。結合用戶訂閱,使職位匹配更精準,連接效率提升,用戶的回頭率也在提升。(來源:姚勁波在2019年58神奇日峯會上發表的演講)


10 | 陳春花:企業要成爲全新價值的塑造者



我們如果從戰略上這樣理解,從商業的邏輯這樣去理解,其實你就會知道,我們爲什麼會討論共生、價值和成長三個關鍵詞。我們討論這三個關鍵詞的意義是在於,我們可以理解戰略、共生、邏輯之後的創造需求、顧客價值帶來的增長空間。我們也可以理解商業所帶來的可持續性,跟人們生活之間的共融共生的這個特徵。

 

如果你的企業和商業不能跟人們的生活共生的話,其實我們就沒有辦法找到它可持續的理由。所以,我們要求今天的企業必須是全新價值的塑造者。


我們所有行業的價值,其實都可以重新被定義。如果你想成爲一個全新價值的塑造者,我希望你能夠真正創造一個讓顧客感知到的創新,滿足一種未被滿足的需求,也就是創造需求;或者,我希望你能夠傳達一種長期主義的價值主張,能夠真正幫助我們的產品有一種時代的價值創造的可能性;或者,你能夠成爲業界的標準,我們能夠找尋到真正的新的機會。(來源:陳春花在花開動商界·共生謀發展論壇上發表的演講)

 

品牌傳播 | 企業專訪 | 投稿合作
請添加微信18514460011


| 極 · 物 · 精 · 選 |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極物精選商城,get更多生活好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