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先放出原圖對fenng和keso打臉。

連戴威自己都說不該動押金,你們倆是出來搞笑的嗎?


前幾天我們知道fenng厚顏無恥的幫戴威洗了地。

今天又冒出來一個……

噢,我的上帝,這是哪裡冒出來的秀兒

讓我們來逐步分析這個人的思想活動吧……哎,這些人啊。。

1,「199元實在不是什麼大錢,我隨便讚賞幾篇公眾號都比這個數目要多」

隱含邏輯:「大家好,我很有錢,接下來聽我裝逼」

2,「幫ofo歸還一兩個真的缺錢的人的押金,我知道這樣的人其實並不多。」

隱含邏輯:「不缺錢的人要什麼押金?動你們押金怎麼了?有錢還不獻出來點?」

3,「創業失敗就是罪過嗎?」

隱含邏輯:ofo根本沒動押金,這麼多押金還不上都是創業失敗的必然結果!根本不怪他們,沒人觸犯法律!

這樣的人不但沒少,反而越來越多,我挺理解其中部分人,因為你越抨擊ofo,他越和你唱反調,表示眾人皆醉他獨醒,所以簡單的抨擊他們的不要臉已經不能阻擋他們洗地的腳步,我們應該從頭到尾捋一下,為什麼我們會這麼討厭ofo,為什麼ofo根本不值得洗地。


對於這件事,僅僅停留在表面的情緒發泄已經不足以平民憤。

為什麼我這麼確定,戴威的ofo倒閉是活該,根本不值得同情?

為什麼我幾乎可以斷定,戴威肯定挪用了用戶押金?

首先,從一個正常人的角度講,只考慮共享單車模式,肯定會知道這有一個極高的正外部性會被社會拿到超額利益,也就是說公共品的浪費問題。

而且ofo也確實根本沒能解決這個問題。

像這樣的垃圾山,全國可能還有幾百座。

所以這種問題,ofo根本沒有想到好辦法去避免,但是他們還是硬著頭皮上了。

正常人都會覺得,這家公司的現金流估計壓力很大吧?這資產折舊怎麼算?

而且問題還在於,這麼多車子,根本沒有上帝之眼監視器,被人拿走的車子還算不算資產減記?

哈哈,恕我猜測一下,可能「戴威們」讓所有壞掉了的、扔進海里的、被人搶走的自行車還當做公司凈資產,全都不發生半毛錢減記吧??

這就好像一個人把喫掉的飯,用壞的東西,全部說成是自己的財產。

那麼現在基本上是一個人活到18歲都身價百萬了吧?

這是其一。

其二,還記不記得最開始小黃車瘋狂搞活動?什麼免費騎,一塊錢騎30天,瘋狂打折。

這個時候小黃車還怎麼贏利?基本就是貼錢佔市場吧?

很多互聯網公司通過這種方式佔領市場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壟斷之後賺錢。

然而到今天為止,ofo發生債務危機的時刻為止,ofo都沒有能夠在市場上形成壟斷性地位。

那麼ofo的錢全部都燒出去了。

所以ofo這家公司的倒閉是必然的,能撐這麼久才奇怪。

我們可以看看知乎是從多久之前就開始討論ofo有問題的。

從17年10月份一直討論到2018年6月。

羣眾真的不傻。

我們真的很早就感覺有問題了。

只是因為苦於沒有維權渠道。

你看,ofo在1月份被曝現金僅僅能支撐一個月,6月就被曝出用戶押金餘額不足35億,說明1-5月恰恰挪用了上百億的押金!

而且這些押金不可能僅是為了公司運營吧?

反正我是很相信人性的。

不僅如此,還有其他小道消息,只要大家用心關注,其實早就能發現。

ofo早就有問題了。

他們該倒閉了不倒閉,反而選擇挪用用戶押金,這樣做早已經觸犯了法律!

6月12就在新加坡清倉賣車了。

我也在7月17號當天就給這篇文章點了贊。(另外我也友情商業吹一下這位Pansz 他有很多商業見解都很到位。)

事實上我退ofo押金的時間更早……

我退ofo押金比退摩拜押金還要早幾個月。


現代社會騙子真的太多太多了,大家真的要注意保護自己。

如果實在不行,就多看我的文章吧,我可能也會提示大家注意防騙的。

畢竟2017年11月30日的時候我還沒開始寫公眾號,沒辦法及時提醒大家風險。

不過我們要問一句,現代社會,還是隻能靠個人的力量保護自己的利益嗎?

為什麼交通部要說寬容?

這有什麼可寬容的?

到底是法制還是人治,就看這次的事件處理結果了。

人民其實從來就不會落井下石,我們人民是真的討厭你們很久了,只是我們真的沒辦法把你們怎麼辦,只能眼睜睜看著你們不斷騙錢卷錢,比如ofo,比如鎚子,比如樂視。

真心希望你們都可以儘快消失。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