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麗娟

  近日,繼小藍單車實行新的計費規則後摩拜單車也在APP內發佈計費規則變更公告,宣佈將對北京市的摩拜單車計費進行調整。根據新規則,摩拜單車用車費用由起步價和時長費用兩部分組成,在15分鐘內起步價1元,超出15分鐘,收取時長費每15分鐘0.5元,不滿15分鐘的以15分鐘計。此次摩拜單車的調價幅度,與前不久小藍單車公佈的調價幅度基本一致。

  一般來說,北京地區的騎行時間都較短,大多數是爲了補充目的地的最後一公里,因此前15分鐘價格不變,超出部分漲價也未引起用戶太多注意。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城市交通運輸研究中心主任程世東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次收費調整,其實總體的價格機制沒有變,只是超過一定時間後根據時間遞增。主要變化是縮短了起步價的基準時間,但這也不會對用戶造成很大影響。他認爲,從行業層面來看,調價是個好現象。意味着共享單車已經從原來不記成本的投入大量車輛,並且進行低價競爭的野蠻成長,進入更多尋求財務可持續的理性發展的階段。

  調價對用戶影響不大

  程世東表示,企業在調整價格收費的時候,一定也會充分考慮到對用戶的影響,也就是說要平衡企業收入和用戶需求反應,尤其是在當前有多家市場主體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之下。所以,老百姓倒不必過分擔心。

  針對調價原因,對小藍單車進行託管的滴滴方面表示,這是爲了保障可持續運營及產品服務體驗,經慎重考慮後決定的。摩拜也迴應稱,調價是爲了實現健康、可持續運營,繼續提供用戶滿意的服務。據悉,此次摩拜單車和小藍單車的價格調整主要是針對北京地區。目前ofo小黃車和哈囉出行還沒有漲價。

  事實上,這已不是摩拜第一次調價了。2016年9月,摩拜和ofo相繼進入北京城區後,其單車最初價格僅爲每半小時0.5元,隨着其它車型的推出和後來者的進入,共享單車市面價格普遍調整到半小時1元。

  去年年底,摩拜曾發佈運營區域調整公告,從2019年12月9日起,單車在運營區域外關鎖將收取5元調度管理費,每位用戶只擁有一次豁免機會,而摩拜劃出的區域範圍在五環範圍內。此舉增加了用戶使用共享單車長途出行的成本,相當於變相調價。而且這一舉動導致一些原先購卡的用戶使用不便,引發了一場爭議,雖然最終以摩拜退卡結束,但是已經透露了摩拜開始調整運營模式,大把“燒錢”的時

  代結束了。

  調價對行業來說是好事

  共享單車經過這幾年野蠻式的發展,已經逐漸穩定下來。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共享單車用戶規模僅達0.28億人,到了2017年中國共享單車用戶規模突破2億人次。截至2018年中國共享單車用戶規模達到了2.35億人,自2018年以來,共享單車用戶規模趨於穩定。預測2019年中國共享單車用戶規模將接近3億人。

  事實上,共享單車漲價是必然之勢。從整個行業來看,共享單車經過前期的低價、補貼等吸粉策略後,開始通過提價減少虧損以維持運營。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和摩拜單車聯合發佈的《中國共享單車行業發展報告(2018)》分析,共享單車市場已由爆發式增長階段進入穩定發展期,行業競爭模式也正在從“以量取勝的粗放式競爭”轉變爲“以用戶體驗爲導向的服務型競爭”。

  “這次調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收入,更有利於行業的健康發展。畢竟,共享單車作爲一種綠色出行方式,還促進了公共交通的發展,是大力鼓勵的,應該採取措施讓它健康發展下去。”程世東表示。

  不過,程世東認爲,這次調整雖然能使企業增加一定的收入,但要實現行業整個財務的可持續還比較艱難。而且如果再繼續提高收費水平,可能影響用戶的使用。在這種狀況下,要推動行業健康發展、讓企業能夠持續運營下去,政府需要考慮通過合理的方式進行一定的支持。“可以像支持公交對票價進行補貼一樣。因爲從性質上來說,自行車出行也是綠色、集約化,不亞於公交。公交有補貼,自行車也應該有補貼。而且傳統有樁公共自行車,政府也進行了很多投入和補貼,現在只是換了一種方式,更多的是政府購買服務。”他認爲。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近日表示,由於共享經濟的出現,市場經營主體和政府管理這兩者關係遇到新的挑戰。對政府部門來說,要創新管理模式,不能停留在用傳統思維來管理新技術條件下的社會問題。政府部門要主導共享單車發展,用技術手段可以解決相關問題,使原來想管而管不了的事情現在能夠實現,這也是當今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的一個挑戰,也是新的機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