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美国陆军的朋友,肯定对其种类繁多的单位臂章和作战服上多处魔术贴印象颇深。虽说自2003年,美军开始采用UCP/ACU作战服并用魔术贴来区别军衔、服役单位等陆军元素,但国内的军事迷还是对美国陆军这种双臂章的设定有些疑问,下面这篇文章就来解读这些常见的问题。

新式的OCP W2作战服上衣一共有五处魔术贴,分别为贴国旗和海外服役单位的右臂章、贴技能条/职务识别和所属服役单位的左臂章,胸前的军衔章、左胸条军种章和右胸条姓名章。

将于2019年10月退役的UCP/ACU、MC迷彩,和现陆军航空军A2CU等作战服的左右臂章整体划分为两部分,贴单位臂章处比OCPW2的要小。

UCP、MC、OCP军服对比

不管是OCP还是UCP,虽然有五(七)贴魔术贴的地方,但并不是所有官兵都会贴满。下面一一来介绍:

新兵的作战服

一名新兵的作战服上魔术贴贴的最少,但也会有姓名条、军种条和美国国旗这三样。入伍前直接晋升的二等兵、三等兵和技术兵会多一个军衔章。除了美国国旗外,很多官兵会找裁缝将姓名条、军种条和军衔章缝在自己的军服上。

反向的美国国旗

很多人在影视剧或者照片上看到美国大兵佩戴的国旗是反著的,都会发出此疑问。是的,从观察者这个角度来看,反向美国国旗会和佩戴者同步前行,犹如国旗在风中飘扬的感觉。更有意境的说,当反向国旗佩戴在官兵的右臂时,象征著奔向战场,永不后退的美军。

左臂章

新兵下连队后,会在所属部队那获得自己的第一枚配单位臂章。这个臂章会贴在官兵的左臂上并伴随其现服役阶段直到下一次单位调换。在正式服役的官兵身上都会看到左臂章,用来区分新兵与已经下连队的官兵。陆军官兵时而会收到短期任务被临时编入其它单位,由于是暂时性的,所以不会收到临时单位的臂章。部队要求整体性和纪律性,所有官兵的左臂章都是统一的。

右臂章

右臂章的学名是 former wartime service patch (先前战时服役臂章),简称combat patch(战斗臂章)。有过海外执行任务经历的官兵才有资格佩戴右臂章,佩戴的臂章自然是曾经被派遣海外服役的单位。如果有过多次海外服役经历,可以自行选择右臂章上的单位章。一般官兵会选择毕竟有名气的旅、师徽章来彰显自己的荣耀。也有些官兵,把不同的单位章放在不同的军服上,这样省下摘取的次数,还能用海外服役的次数来暗示自己的丰富履历。由于每个官兵的经历不同,所以一个单位里所有官兵的右臂章几乎也不同,甚至是空的,这与左臂章的统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技能条/职务识别

右臂章上方贴的是美国国旗,那左臂章上方呢?

左臂章上放可以贴技能条和/或职务识别章。技能条又分个人技能和单位技能,大家熟悉的个人技能有游骑兵、工兵、特种部队等,单位技能既是单位徽章上的 airborne,mountain,honor guard等。

职务识别章,大家最熟悉也可能是唯一熟悉的就是ISAF「驻阿富汗国际安全援助部队」了。除此之外,还有在军队巡逻的MP(宪兵)、医疗兵(MEDIC)等职务章。

值得一提的是在很多训练学校中,学员都会轮换地担任领导位置,所以有CO、XO、PL、SL、ATL(连长、副连长、排长、班长、副班长)等领导职务章来区分学员和学员领导。

技能条还有一种就是用来开玩笑的,比如「ThatGuy」(搞特殊分子)」Regular Guy」(无作为分子),这种条如同国内厂商制作的搞笑魔术贴「单身狗」等。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