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明朝開國軍師。在朱元璋的謀士中,劉伯溫有着很高的地位,“基博通經史,於書無不窺,尤精象緯之學。”不過,劉伯溫來到朱元璋麾下時,已經是至正二十年(1360年)的事情了。在這之前,劉伯溫在家鄉已經閒居兩年。

  朱元璋知道劉伯溫,源自朱升的推薦。朱升告訴朱元璋,金華有四傑,如果能招致麾下將無往不利。這四人就是劉伯溫、宋濂、章溢和葉琛,劉伯溫排在第一。當時的朱元璋已經成爲元末衆多起義軍中實力較強的一支,可要繼續壯大就需要謀士的輔佐。

  在這樣的背景下,朱元璋將“金華四傑”請到南京,這是朱元璋和劉伯溫第一次見面。朱元璋對知識分子特別尊敬,四人的到來,朱元璋以極大的誠意請教四人取天下的策略。這次見面之後,劉伯溫受到了朱元璋的重視,而是劉伯溫也認爲朱元璋不一般。

  有這樣一種說法,說是劉伯溫初次見到朱元璋時,內心吃驚不已,便作出預測,“此人之相,兼具大賢之厚朴與大奸之殘暴。”關於朱元璋的相貌,衆說紛紜,有人說他長着一張鞋拔子臉、雙眼深陷,臉長嘴闊,且臉上長滿了麻子,殺氣騰騰。

  朱元璋畫像一

  劉伯溫的預言很快得以驗證,洪武四年(1371年),劉伯溫在跟隨朱元璋11年後,選擇了退隱歸田。在離開京城的最後一個春節期間,劉伯溫寫了一首詩,裏面出現了這樣一句話,“君王注意防驕佚,萬歲千秋樂未央。”

  回到家鄉的劉伯溫一再謹慎小心,儘管如此還是沒能躲過災禍,“帝雖不罪基,然頗爲所動,遂奪基祿。”晚年的劉伯溫,面對的是猜忌心甚重的朱元璋,還要防備欲置他於死地的宰相胡惟庸,可謂悽慘無比。

  劉伯溫墓地

  劉伯溫死後,朱元璋的行動還沒有結束,一大批開國功臣慘遭誅殺。我們以“胡惟庸案”爲例,來介紹朱元璋的殘暴。洪武十三年,胡惟庸被處死後,但此案卻遠遠沒有結束。

  此後數十年年間,朱元璋以胡惟庸黨案爲題大開殺戒,比如李善長因被家奴告發與胡惟庸往來而遭賜死,家人也慘遭殺絕。史書記載,因胡惟庸黨案株連而至處死者總數竟達3萬餘人,朱元璋將南京城殺得血流成河。劉伯溫當年的預測,不幸最終成爲事實。

  參考資料:《明史》、《胡惟庸黨案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