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专业导师:Eric

个人标签:喜欢在滑雪场体验速度与激情的酷男孩本科:X 医科大学硕士:耶鲁大学 公共卫生Offer : 宾夕法尼亚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卫生硕士

康奈尔大学

与卡耐基梅隆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投资管理硕士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卫生政策硕士乔治城大学——生物技术硕士香港大学——临床医学博士

我是一名医学生,从医的初心很大程度来自我的父母,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医者的模样,于是在高考时我选择了 7 年制本硕的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的生涯就如同所有吐槽梗里面描述的一样,专业书籍加起来比人还要高。

为了缓解若大的学习压力,我参与到学校的各类活动之中,曾作为学生会主席参加全国学联并提案,申请牛津暑期学校,参加创新创业比赛……通过多样的活动让无趣的生活变得有趣一点,也让我的视野从本校的小圈子拓展到了更多厉害的顶尖学校。

后来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当我去到各个科室轮转负责一个个患者的时候,才第一次强烈地感觉到作为医学生肩上的责任。

在第一次上手术台时,我紧张得连手术衣都穿错了,考过的无菌术忘得一干二净,萌新只求不要捣乱啊!手术台上我非常小心地做好每一个步骤,不想因为自己的差错给病人带来任何风险。手术结束后,当我看到患者渐渐可以正常地走路,我感到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有意义的,这种强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也许是平时很难有机会体会到的吧~

在七年医学生涯的后期,我决定出国读书,看看自己的人生是否有其他可能性。人生只有一次,我不希望在自己 25 岁的时候就可以看到 50 岁的样子,如果不搏一下怎么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呢?

生活大爆炸

从 17 年的 1 月初开始我准备托福考试,2 月去省卫计委实习,当时正好赶上甲流爆发做调查分析,5 月-7 月准备国内职业医师考试,并取得国内医师执照。如果说上半年的申请节奏还没那么紧张的话,下半年的考验简直似炼狱般的刻骨铭心。

8 月-11 月份我申请去了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实习,在任务繁杂的实习期间考了两次 GRE,紧接著就是准备文书。而我又是一名典型的拖延症晚期患者,在 11 月 29 号才交了 DDL 在 12 月 1 号的文书,又在 1 月 12 号交了 DDL 在 1 月 15 号的文书,每时每刻都在和时间赛跑。

来了 9 个 Offer!

因为我们学校的出国氛围不浓,可以参考同类同学的经验和方法论很少,尽管身边的哥们比较看好我,但我作为「当事人」其实还挺怂的,特别担心申请不上变成失学儿童。

提起申请策略,我的大方向是英国、美国、香港混申,把自己不同的经历碰撞出来去搭不同学校的项目,像生物统计这种应用型学科我拿到了 UCLA 的 Offer;

生物医学工程考察的是硬技术,而且很多美国学校希望学生的背景越丰富越好,那么我的医学背景是一个很强的加分项,另外加上在手的两个专利优势,最后我拿到的 Offer 很不错,其中有一个是 CMU 的双硕士项目,有一年多在矽谷学习并且有丰富的实习机会;

申请 LSE 的卫生政策是考虑到自己在经济学、政治学方面的兴趣,就尝试做了申请;至于公共卫生项目是跟自己背景很搭的方向,也幸运地拿到了耶鲁的录取。

最终我选择耶鲁是因为它能够给我人生更多的可能性,除了丰富的校友资源以外,耶鲁全美专排顶尖的医学院也非常好,对于自己未来发展能提供很多的帮助,纠结再三我最终投向了耶鲁的怀抱。

在耶鲁读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耶鲁的学术氛围相当自由、开放,这一点和我的价值观非常吻合,耶鲁不希望大家为了成绩而把其他东西完全放弃了,相比成绩它更提倡同学们体验不同的东西,塑造多元的自己。在这儿讲座资源是海量的,从欧洲文艺复兴到中国一带一路政策对美国的影响,各种主题讲座应有尽有;

此外耶鲁的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接连不断,同学们还能看到纽约百老汇试映的新剧;

更值得一提的是,耶鲁的一些专业不以 GPA 计分,以我读的 MPH 为例,它设立了 honor、high pass、pass、fail 四个评分等级,当学生修满 20 个学分就可以毕业了,其中有 8 个学分可以完全选自己喜欢的课外选修课,在多样的课程中学习广博的知识和接触形形色色有趣的人。

有一回的西班牙语课上,我跟旁边的小姐姐练习相互问名字,总感觉她似曾相识就手贱谷歌了一下,结果搜出来是 Forbes 30 Under 30,我惊得倒吸一口凉气!还有一回我认识了一位特别的「大龄」同学,聊天中我得知他曾在华尔街的金融领域打拚 3 年,后来觉得自己钱也挣得差不多了,就放弃了令人羡慕的高薪厚职,来到耶鲁追求自己喜欢东西,学习并研究欧洲的中世纪史。在耶鲁你只要打开心扉与人聊天就会有新奇的发现,听他们背后的故事,收获不一样的观点;而这些又会让你思考自己未来要去往何处,成为一个怎样有价值的人。

除了一群个性鲜明的同学,耶鲁的导师也优秀到让我感觉自己是无比的渺小。老师们十分乐意帮助学生,当我找到教授们了解他们的研究方向时,教授们都非常 nice,他们会尽力帮忙看有没有项目适合我参加,让我得到锻炼。在耶鲁你不用想尽办法套磁或者害羞不知道怎么开口,很简单,直接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就好了,教授们自然会竭尽所能地帮助你。

申请结束=万事大吉?

名校拥有的平台和资源优势是毋庸置疑的,但这并不意味著我们可以抱著大腿高枕无忧了,也许很多人觉得申请成功可以好好放松一阵子了,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

既然决定出国那么不妨想得稍微长远一点,毕业后是留在国外工作一段时间还是马上回国?无论是哪种选择,中间的实习经历将会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催化剂,我们要时刻保持对实习的敏感度。就拿我的专业来说,很多实习项目在入学时就要开始申请了,如果一些同学到了春季才考虑申请暑期实习,那时很多好的机会就没有了。

至于寻找机会的途径是多样的,我们可以留意学校就业办公室发布的信息,也可以去关注领英等招聘网站,而且在美国流行一种说法:有 80% 的职位不会在网上公布出来,而是通过人与人的交流、公司职员的内部推荐招聘,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 networking 能力。比如我有一回碰到申请的岗位已经满人了,经过一番争取对方把我推荐去另一个没有满的岗位,但这个岗位在招聘网站上是没有相关信息的。

而我担任棕榈大道的专业导师也算是一次通过 networking 得来的宝贵机会,在朋友的安利下我加入了棕榈大家庭,有幸和来自世界各地高校、上百种不同专业背景的导师们交流,这样的互动氛围简直太棒了!除了认识导师朋友,和国内的同学探讨申请经验也是一项十分有意思并且有意义的事情。

在一次次避坑中成长

我时常和同学们讨论的一个问题是「你自己的闪光点在哪里,如何运用到申请中」,有些同学的经历非常不错,可惜的是他们目前不擅于把自己的经历恰当地展示出来。

比如某一位大神同学,他的科研背景特别强,在文书里写了大篇幅关于科研的内容,但事实上申请国外的硕士项目是一个综合考虑的过程,他应该让招生官看到一个更加综合全面的自己,因为学校要的不是一个只会埋头做实验的人,而是一个具有培养价值的人。我还碰到过一些同学对未来没有清晰的想法,处在「爸妈希望我留学」「身边的同学都出国了」……这样迷迷糊糊的状态中,但留学本质上是你自己的事情,首先你自己一定要积极,不然别人很难帮到你,多去和去了国外留学的师哥师姐们取取经吧,摸清楚未来的方向,相信你会更有动力去做接下来的事情。

在棕榈我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同学们,提供些许借鉴和参考的方向,看到大家变得更好更牛逼,这种满足感可以让我持续快乐好几天!不管是大神还是小白,在新的一年,期待能与你相遇!

更多留学问题/留学申请/申请帮助咨询请直接添加微信 palmdrivezhihu 详细咨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