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龄,留学


我大龄留学两次:

28岁时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读硕士;然后31岁时,也就是今年疫情期间,我来到欧洲,拿著欧洲大学给的全额工资开始读博。

这几年里,我有过失魂落魄,也有过意气风发,感触良多…为什么我"荒唐"一次不够,还要继续"荒唐"?

(注:「荒唐」是网上不少旁观者给大龄留学人士打的标签)

-----------------------------------------------------------------------

更新:为了避免有些无脑喷子继续乱给我泼脏水。我先声明,这只是我个人对自己的想法,我没有教唆任何人也一定要去读研读博的意思,留学/读博风险也不小。只不过我自己一路走来,压力巨大,很多时候孤独,茫然,没有参照,所以分享我的真实经历给有这方面意愿但迷茫的朋友略作参考,唉…真是心累

衷心祝愿所有和我一样还在大龄追梦的朋友心想事成,过上自己向往的生活。


第一次留学时,真的是有点孤注一掷的感觉。

我当时有一份外人看来非常好非常稳定的工作,在一所顶尖中学做老师。已经干了几年了,在社会上受人尊重,节假日与培训机构合作赚外快的收入也挺可观,家里人和我老婆(那时还是女朋友)都比较满意。但我自己干著不喜欢,不愿意被束缚在这方圆之地,也无法忍受一眼可以预见到今后数十年工作情况的生活。于是我毅然决然地抛弃了编制,辞了职。

然后我该干什么呢?老实说,当时我没有很清晰的规划,辞职后不久去了一家国内科技巨头干了一段,发现996福报也不是我心中所愿,然后七七八八地捣鼓了一些事情,也没有多大进展。而且这时候我发现我可能需要提升一下自己,而不只是单纯地更换环境。于是,我萌生了去留学的念头,也就是想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刚辞职后换了个工作时,虽有反对但整体还好。此时以28岁的「高龄」才想要出国留学,周围的人大都一片反对和质疑,也不乏讽刺和非议。

印象最深的是,之前一位一直很认可我的朋友当著我的面在一次聚会上嘲笑道:「都奔三的人了,还想东想西的不靠谱!」

然后我爸是体制内的人,他一直的希望就是我和他当年一样,在单位提供的不错平台上一步步做起,最后能混个一官半职,对我的决定也是极其反对。

刚刚和我结婚,和我感情一直很好的女友也对我的决定表达了不认同,我们爆发了多次争吵…

当时我可以说是四面楚歌也毫不为过…

但我最终没有妥协,因为我执著地认为这可能是在30岁之前我最后机会了,我不甘心一辈子就如此定格,不管是冒险也罢,追梦也罢,我都想搏上一搏。通过反复沟通和承诺,我暂时稳住了家人,父母虽然仍不赞成但至少勉强默认了,妻子也相对支持了一些…其他更远一些的人暂时就顾不上了。

于是我先是裸考了得了雅思7.5,然后想考上8,每天去旁边大学的阶梯教室自习,然后接著考了两次,可每次还是7.5,那就这样吧.....然后自己从零开始DIY申请,期间有过忐忑,有过惊喜,有过迷茫,也有过痛苦,最后申到了多所学校的 offer。

这个时候我陷入了更大的迷茫,有了好多选择之后反而比没有选择更让我无所适从,那段时间老是有点患得患失,生怕选择错误,丧失大好机会。我一直觉得,留学,尤其是大龄人士的留学其实就像是一种投资,有前景,但收益不确定,那么我只能从稳妥出发,选择投入尽可能小,回报预期相对较大的那个。最终,反复权衡之后,学费最低,排名最高的南洋理工就成了我最后的去向。

于是,我在三伏天踏上了去热带新加坡的飞机。可能很多英本美本的朋友在之后读研读博时早已习以为常,但对于大多数像我这样第一次出国留学的人们来说,南洋理工用与世界接轨的教育和开放创新的姿态接纳了我,帮助我打开了一扇不一样的人生大门。

在新加坡,尽管我自己专业的同学很多都是本地职场精英人士,年龄偏大,最大的一位甚至已经65岁了,但另一方面,周围比较亲近的很多国内的朋友都是刚刚本科毕业或者最多1到2两年工作经验的人,21-25岁之间,所以在国内一直被称为"小A"的人我瞬间变成了"老A"。不过和更年轻的朋友们交流相处同样也是乐趣满满,我们在兰卡威跳岛游,在仙本那浮潜,在吉隆坡登顶双塔......只不过背负著家庭和年龄的压力,确实没办法像他们那样过得自由洒脱,很多时候不由自主地会想得多,会思想包袱重,会犹豫不决,但我觉得我仍然可以努力,可以追寻。在他们仍然有年轻的资本可以慢慢来,可以追求哪门课好过,哪门课给分高,哪里好玩儿的时候,我一直在反复思考,到底从硕士的学习中我能为我今后的人生准备好什么?

于是在南洋理工,我主要全身心地做了三件事:一是接纳和学习了国外那种开放的心态,我是我这个专业这么些年来极罕见的跨专业成功入读的学生,我不再过于纠结自己的年龄,逐渐开始解放思想,更加敢于去尝试和追求全新的,未知的东西,不再被一些过去的条条框框束缚;二是极大地提升了自己的语言沟通能力,虽然英语一直是我的强项,去新加坡前我裸考雅思7.5,但缺乏说英语的机会仍然导致我开口时很有些磕磕跘跘,畏畏缩缩,在全英语的学习环境中强迫自己大胆开口让我的表达能力脱胎换骨;第三,我从零基础开始学习编程,学习数据分析,为之后的工作学习奠定了基础。一开始,尽管新加坡每天艳阳高照,我的心情却常常充满阴霾,但坚持下来并持续努力之后,我成了几门相关课程上的"学霸",没人相信我之前毫无基础,反而都认为我是在藏拙...我的表现也让我得到了任课教授的高度认可,我熟悉了那个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我一生的老师。


毕业之后,虽然留在新加坡也是可能的,但出于家庭和长久的打算,我还是一门心思回了国。在回国找工作的时候,确实也遇上过一些麻烦,主要就是29岁的硕士,在国内的环境下确实显得有些偏大了。不过好在这仍然是一个充满机会的时代,不会因为仅仅年龄就毫无机会,凭著学校的知名度,我之前的经验以及我的综合素质,我顺利进入了帝都一所上位985从事科研工作。

这是全新的学科,和我之前熟悉的专业以及硕士的领域完全不同,但是经历了一系列"洗礼"的我已经不再彷徨,很快我就成为了科研骨干,破格在单位里拿到了硕士中最高,和其他博士一样的不错的薪资待遇,靠著我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英语能力,以及靠谱的综合谈吐,开始主持科研项目,负责包括在本单位就读的硕士生和其他专职科研人员的小团队,并负责与相关海外学者对接,洽谈和合作。

此时的生活看上去一切都显得有条不紊,但是工作一年半之后,由于高校的特殊性,周围的同事大都是博士毕业,少数硕士也在积极准备深造,一个现实的问题又摆在了我的面前:我还要读博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同样犹豫,不是因为自身能力,也不是没有信心,因为之前的经历已经极大地锻炼了我,而是因为我不确定读博对我自己未来人生的价值到底如何,尤其是在我已经年过30岁的情况下。

多少个深夜里反反复复地思考,辗转反侧。然后也和很多有经验的朋友的沟通交流,让我逐渐认清了一个事实,那就是:

就算我在一家单位里面顺风顺水,做骨干,升职,加薪,但是随著年龄的增大(接近30或者30+)和硕士学历的贬值,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确实会大大增加,未来的人生风险在不断加大。也许换个职位,也许换个领导,也许换个单位,你之前的积累就无人认可了。但是读了博,只要学校不错,在平均线以上,那么不管去了世界哪里都有个博士的title,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这个是伴随我终身的。

于是,我最终决定继续读博。老实说,大部分人在我这种情况下都会在本校本单位读博,风险更小而且之前的积累可以保留,而且我们单位大佬,在我这个领域属于国内顶尖专家的教授明确表示愿意收我做他的博士生。而且在国内还更安全,毕竟特殊时期,欧美国家疫情仍然严重,这看起来很不错!

但最终我决定再次整装出发,寻求去海外读博的机会。因为已经留学过一次的我,靠著那次留学改变了人生轨迹。海外的月亮并不一定圆,出国代价很大但能有国内无法实现的全新开始,国内虽好但却不过是现有状态的延续,我很希望再次去国外探寻人生中更多的可能!都说35岁是人生一道大坎,我希望在这最后的一点儿时间窗口里再拼一次,不想在犹犹豫豫中留下终身遗憾…

当然了,这边良好的社会和学术环境,丰厚的读博工资,配偶可以免费读研以及博士毕业后可以拿绿卡的条件也同样吸引了我。

毕竟大龄留学的人很都是已经有几年工作经验和职场积累,或者是已经有家庭有孩子的,未来的目标以及肩上的责任不同,光是到国外拿一个学位然后又回国以"高龄"的状态来继续参与内卷可能并不是很好的选择。

虽然我不一定会留在这边,未来会如何也不完全清楚,但是多一个选择多一条路,多一些选择的空间总是没错的。能够有提升学历的同时还改变自己和家人的人生轨迹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31岁的再次出发,可能真的是我人生中最后的一次"荒唐"了,尽管来的时候欧洲疫情肆掠,但家里人这一次也不再怀疑我,因为我已经证明过自己,我也知道我不害怕,也不后悔,我对自己有信心,对人生仍然有期待。


回过头来看,我最大的感触是,我TM之前这么多年干嘛去了?为啥不早点勇敢地出来呢?拖到现在已经错过了最好的年华…这几乎成了我的一个心结,然后耿耿于怀地想了很久,我渐渐明白,正是这么些年的经历和磨练让我明白了自己的想法和需要,才逐渐萌生了出国的想法并一路坚持走了过来。否则要是自己没想清楚,没有较强的内源性动力的话,哪怕是当年本科一毕业就出来,结果也不见得能有多好…

其实刚毕业不久时我曾经在本科学校在职读过硕,读了小一个月实在受不了,觉得太水了,休学了,然后就没有再管过。我都忘了这茬了,直到几个月前学校发了邮件来,说是已经超过最高培养年限,把我退学了…但那时只是不想继续读这种水货,却没多考虑过其他选择。

也许,这就是人生吧


不少有类似想法和追求的朋友给我留言或者私信,我感慨良多,一路走来,大龄留学人的苦乐与悲欢真的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关于我边工作边申博的历程和心路思考,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我在另一问题下的详细回答:

这种情况是不是应该放弃读博,恳求大家点开介绍看看??

www.zhihu.com图标

如果确实有相关意愿的朋友,条件也比较适合的话,关于适合有外语基础,有科研/职场经验的大龄人士的北欧硕士/岗位制带薪博士申请,可以关注我的专栏文章和其他相关回答,如果有用的话,欢迎点赞,关注和留言讨论。

实力白嫖!不花钱还高工资的岗位制带薪博士?

www.zhihu.com图标

先上结论:算是人生经历的宝贵财富吧~

啥也不说,直接说两个案例:

一个是我自己,我出去读书的时候是26岁,读博要4~5年;对于家境一般的女生来说,这个年龄算是比较大的了。毕竟30岁毕业以后,我还居无定所,三十不能而立。当时很多至亲的人反对我出国,主要是觉得我年龄大,还是女生。在牛津度过了女生三十岁之前的黄金4年。但是现在回头看,我仍然觉得当时的决定是对的。因为在牛津我所经历的人和事情,以及对于自我的探索,是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虽然三十没有而立,作为穷苦的博士生,没有办法像国内同学一样结婚生子赚钱,但是我通过在英国的不断的尝试,终于找到了可以让自己立业的事业。所以现在更懂得如何去提高人生的幸福度。

另一个案例是我朋友。她是top 级别德国车企品牌CEO助理。有著光鲜亮丽的工作,稳定的收入,独立的经济来源。但是就在她30岁的时候,辞去了工作,去了澳洲某顶尖大学读书,重新回归校园。最近和她交谈中,我发现,她并没有因为辞去工作而患得患失;也没有因为自己大龄单身而焦虑。她在重新回归校园的时候,她告诉了我同样的话:她觉得这段时间是她深入探索自己的宝贵时光。原来工作时候的脚步走得太匆忙,来不及去思考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而出国留学让她开始探索自己,并且更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

这只是我接触到大量的大龄留学案例中的一些。更多的大龄留学生们,出国留学都是为了更好的探索自己,让自己的人生更丰富起来。

毕竟人生那么短,世界那么大,学海那么广;我们只是想努力提高自己的人生幸福感,让自己的生活不被淹没在日复一日的琐碎中。

作者:Maggie

作者背景:牛津大学历史系博士,国家公派csc奖学金获得者,主要负责【九牛问津团队】社科人文类文书、面试、网申、套磁、选校定位、CSC指导以及雅思语言培训

更多留学、硕博士、教育类干货请关注:

知乎专栏牛津公派博士小课堂

知乎企业号九牛问津

喜马拉雅号牛津学长说留学


我去留学时候,好像是26岁吧,虽然没有29+,但怎么说也是大龄了。因为我26岁去读的,是本科

当时在国内本科毕业,学的是工科,但是并不喜欢这个行业,花了几年去思考我到底喜欢的是什么,我的未来到底在哪里。虽然现在很清楚,在我的自尊结构里,帮助他人与被需求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当时并不明白,只是隐约觉得,医生、律师这些直接和人接触,帮他们解决问题的工作,会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是让我喜欢的工作。但这两个工作都不能跨专业考研,我就只能从本科读起,国内重新参加高考也太不方便了,最后就只能去申请国外的大学。

这个过程真是一波三折,就不细说了,总之直到26岁才成功出国,之后的发展也和我预想的不同。由于学习压力、文化冲突和孤独感等等,时常一个人在晚上偷偷哭,到了节假日这种感觉特别严重。周围的气氛越温馨快乐,我就觉得自己越悲凉。一年后慢慢开始怀疑起自己,为什么要在这里受这个罪?在这里呆个快10年,然后去医院里工作,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一旦开始自我怀疑,那就学不下去了,不想复习,不想考试,就想「逃回」中国。医学这个领域太大了,由于自己的这些经历,我渐渐把注意力集中到精神病学上。很想知道,自己内心为什么有这么多冲突,经常受到煎熬,做什么事情都磕磕绊绊,总是不顺利。

在国内那段时间,我终于下决心要去了解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就花时间找了心理咨询师,每周接受两次咨询,精神动力学取向的。一开始我对心理咨询,尤其是精神分析这个领域很怀疑,总感觉它很不靠谱,没临床实证。可实在没办法了,我又不是抑郁,去医院药物治疗也解决不了问题。值得庆幸的是,最终我得到了自己满意的结果。

这次心理咨询不仅让我解决了自己的内心问题,进行了一次深刻的自我认知,更让我爱上了这个行业。相比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虽然收入不如,但是时间安排更加自由,工作关系简单,不需要在医院那种庞大的系统里工作,处理复杂的上下级和同事关系。也不用考虑发论文,评职称,可以安心做咨询。更主要的,这种帮人自我探索的过程,让我觉得非常美好。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囚徒,自己为自己建了一座牢笼,困在了里面。对这些人,药物治疗毫无效果,只能通过心理咨询的办法,去给他们带来真实的转变。

明白了自己想要的工作,渴望的生活后,我就退掉了外国的学业,回国开始认真学心理咨询,希望能像我的咨询师帮助我那样去帮助他人。

感觉我花了那么多时间、精力与金钱,在国外逛了一圈,什么都没学到。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人的认知是建立在对自身经历的解读上的,如果我没有这段经历,可能也就不会感到这样的艰难,不会坚持不下去而去做心理咨询,不会仔细对自己进行反思,可能最终就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至于这条道路是更好还是更差,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现在,我过得挺好。有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不,它不是工作...有一份自己满意的事业,可以耕耘一生,知道怎么在这个领域持续进步,看得到未来,有一个自己爱的女孩,她也正好爱我。如果没有这段「失败」的留学经历,可能这些事情都不会发生,我都不曾拥有。

我当然觉得,现在做的事情,如果早5年甚至10年我就去做,那会成功得多。可是人的心理发展,是有规律的,没有这些挫折与困境,没有这些经历,我必然不可能去思考这些问题。人的一生,可以说是各种偶然和必然共同导演的结果,没办法像计算机一样按照既定的程序进入输入输出。

所以回过头看,感触很多,耽误了很多时间,但,我不后悔。

或许以后我还可以写一篇,大龄考研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我,妹纸,出国那年28岁半,回过头看,我当时真的操作够骚,走位够飘。。。。。

我从小到大都不属于听话懂事爱学习的孩子,成绩长年吊车尾,别说名校,重点班也没进过,家里是三线小城市,没人指望我能读书,考大学,我爸妈对我的期望就是开开心心快快乐乐,能找个稳定的工作呆在他们身边最好。我爸妈都是普通人,不经商不投资房地产普通下岗职工。。。

我人生唯一一次超常发挥是在高考。。比平时模拟考的成绩高了100多分。。。当时我连选大学的书都没买,成绩出来的时候,我还跑去同学家借了书在家看了两天,发现没啥好选的,就家门口吧,不用挤火车,反正我这么菜,学校好坏对我的作用也没多大了,安安心心别受罪就行。

毕业以后找工作,就一个要求,双休,第一份工作就在家乡,工资超级低,但我还是干了三年,因为当时进公司的时候,领导说如果你要干就要干满三年,我说好。。于是这样我就干满了三年,到期就离职了,(没错我是那个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的人)我离职后背包旅行从云南一路北上玩到新疆(身上大概只有8000块钱,工作三年存的)。。。 然后那时候25了,背井离乡跑到广东找工作了。(我爸妈当时抱著,我这个性格出门感受下社会的毒打,马上就会回来的态度,欣然放我离开)

面试了好几家,都被拒了,因为广东需要996, 我要 965,很难满足我佛系的基本要求。。不过最后运气好,稀里糊涂被外企录用了(面试的时候问我会说粤语么,我说不会,我可能只会唱,会说英语么,我说也不会,英语四级都没过,能接受加班么,我说偶尔可以,但是长期加班说明领导人里有问题,分配不合理,专业问题一问三不知。。我觉得我当时的表现像个智障,并且长得也一般,但是还是被我领导(外籍华人)看上录取了。)后来我留完学,问我领导当时为啥选我,他说因为我拿到公司产品时展现出来的态度,虽然啥都不知道,但是会不停地摆弄去找问题分析问题。。还有我的工资开得低(自己脑补理由)

再后来在这家公司工作了三年多,我工作表现还不错,独当一面没啥问题,北欧集团底下的澳企,做事不要求勤奋,逻辑通顺就行,还满足我佛系的人生观,我哥在我出国留学前跟我吃饭,还说我这人一眼就能看出没挨过社会的毒打,一脸的天真。

出国留学这个事,我从小到大都没想过,主要是家庭条件就这样,成绩也不靠谱。。完全没有硬性条件支撑我往那方面想。。。。留学的念头产生于我27岁。。。因为澳洲企业有事没事要用英语,我上司也是个土生土长的外国人,工作三年多我慢慢就从英语4级没过的状态,变成跟外国人简单沟通没问题了。。然后我就想考个试看看我到底啥水平。。没法考46级了。。我就去考个雅思。。。然后考出来成绩还可以,就去问我领导,澳洲啥学校性价比比较高,然后就找了个最便宜的中介公司帮我投申请,就申请一个学校。。。后来offer来了,我就辞职去读书了。。

去澳洲读书的时候碰见我现在的老公,然后就恋爱了结婚了,毕业准备回国的时候疫情了,等到2020年底才回国。。回国的现状就是,大龄已婚未育,工作经验断层3年多,找工作又是各种被拒。并且国内996 007太多了,不符合我人生追求。。。

最后还是被北欧的外企捡走了。。。。。。。

感触,现在回想著,我这算是屌丝逆袭么? 我也就是个普通人,没有外貌加持,小眼睛塌鼻子龅牙还胖。没有祖业加持,没田没地没房没其他资产,从小到大没有展现出一丝丝优质的状态,一看就是个不上进不勤奋不努力还天真的死肥宅。可能真是运气够好。


这个话题我可太有权利发言了,咋也没人邀请我呢?32岁,巴黎艺术留学生在读,很惭愧,还有两年才毕业,还只是研究生,不是博士。国内是三本毕业的,(虽然从小画画,专业不错,但是数学差到发指,直接把我拖累到三本)毕业以后三线省会城市工作了很多年,换了无数工作,中间也很惨,有公司倒闭,遇到职场PUA老板。几年前,家里发生些事情,不是什么生老病死的大事,但是却让我明白了,这个社会就是拜高踩低,我家是最普通的城市工薪阶层,周围一起长大朋友也只有我这个留学生,所以大家能明白我家家境了吧?那段时间正好看了一个博主在法国生活的帖子,看得我心痒痒,那是我儿时的梦想,可我知道,我再也实现不了了,虽然动了心,但是却没有真正付出行动,在家里发生了那件事之后,我知道我必须为我的人生做点什么了,我直接去我之前查好的语言机构一下交了五百课时的学费一万多,从那之后,一年多,风霜雪雨,我一节课没有缺席,人有了目标就会特别耐得住苦,还背著家里脱产了一段时间,每天装著去上班,其实去了图书馆,那时心里压力太大了呀,每天扯谎心里也不好受,也没有收入,那真是人生的至暗时刻,每一秒都是咬著牙熬过来的。为了省钱,我没有找中介,全程自己DIY申请学校,我加了很多群和留法的朋友,大家都很乐于帮助,我家人一直以为我学法语只是给自己找点事做,后来我需要给大使馆提交材料了,才和家里说,我需要父母的资金证明,我面签了两次,第一次也是因为自己太自负了,DIY也有很多自己弄错的地方,遇到了北京领区的魔鬼亚裔,拒签了,那时觉得自己可能这辈子都出不去了,因为年龄太大,法高教属可能觉得动机不纯。约了拒签面谈明白了自己被拒的原因后,准备二战,换了新学校,然后课程结束了,自己在家自学,练口语,也很运气的遇到了一个法国网友,纯学习目的,这点很难得,我们友谊纯洁伟大,经常打电话换语言交流,我的口语也成为我二签成功的关键,还记得二签那天天气很好,十二月的北京难得没有寒风刺骨,面签官很帅,一米九几的大个儿,很友善,问题也都没有为难我,那时我就知道我十拿九稳了,但是递签后的日子依然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的四天后,我拿到了签证,拆密封信的时候手都在抖,当晚,爸妈睡后,我听著爱乐之城的原声音乐泣不成声,我十几年的梦想就要实现了。

来到法国后,和国内内心的煎熬的生活不一样,这边多了身体的苦,我来了四个月以后就开始找工作了,打工啊,我不是博士,没有工资,家里又是工薪家庭,头一年我是没问家里要过钱的,打工很辛苦,但是很幸运,这个工作很舒心很稳定,老板人超好,虽然有时候累,可是我养活的了自己了,说实话比那时候遇到PUA老板的工作舒心多了。进入专业后,我学了插画,学校还不错,但是刚进入法国大学,我真是被这边的强度吓得差点退学,我又赚钱养活自己,然后还得应对高强度作业,那时候长居还出问题了,抱著同学痛哭,但是这边人文关怀真到位,老师看见我哭,立刻给我约了心理咨询和系主任谈话,后来法国开始二次封城,我不用通勤了,有了更多的时间画画,我成绩开始上来,老师开始总夸我,能得到我们魔鬼老师的夸奖不容易,我选学校选的太对了,这学校的老师都年轻,没有种族歧视,对我非常友好,因为全班都是法国人,他们讲课自然也不会照顾我,但是讲完之后还会特意给我再单独解释一遍,我也真的很感谢老师们,无以为报,我也只能在比赛中卖力画画,拿个名词啥的 让他得瑟得瑟。

这边的生活无疑要比国内苦很多,也可能只是因为我穷吧,有钱人家的留学生上那些水学校,也很哈皮的,没有学业压力,每天点外卖下馆子,游走于巴黎街头买小众设计师的衣服。我没权利评论别人的留学生活,我对得起我这些年的付出就好了。去年夏天还去了普罗旺斯,那些年在电脑里存著的照片,如今,我成了拍摄者,无限感慨。虽然日子过得有点苦,可是在这里我却很快乐,自由,有时候经常提著酒瓶子去塞纳河边看看夕阳,喝一杯,又觉得人间值得。

住的地方很满意,在一间别墅里的独立套房,有阳台,阳面家,不在市区,但是我喜欢这里物价便宜,艺术家的职业病让我一直在完善我家,装饰的越来越舒服。虽然穷,但大多数时候我活得还算是比较精致

其实到现在我也迷茫的很,我毕业后就35了,我的人生轨迹和同学差了十年,毕业后何去何从,我面临的是和00后拼工作,回国还是留在这边,我真的不知道,我发过誓绝不让我父母过老来无子陪的生活。那些年曾经用全力单恋过一个人,在2020年彻底放下了,可我也耽误了自己的大好年华,我也经常不住的后悔,为什么没有大学期间就学法语,一毕业就过来,我也想了很久,没法原谅自己,没法和过去的自己和解。但就像楼里高赞的答主,以那时候的心境和态度,做的绝不会比现在好。其实有时候就经常害怕自己孤独终老,可是我大概也只能是孤独终老了,不是不相信爱情,是我不相信自己还能遇到爱情了,就是觉得对不起父母,别的也都还好。

其实孤注一掷,背水一战的人,也不见得就是多么笃定未来,我们也都只是为了不留遗憾,凭借的无非是一种信仰和一口气,答案是这个决定绝不会是错的,一直努力下去是对的,人只有一直处于那个状态,才能无限接近可能。如果我当初还是在那个三线城市,估计刚过完年,又在找新的工作了吧。也许未来不会好过多少,但是不会比过去更差。

有时候,走在巴黎街头,看著这个网红城市,我依然记得当初刚刚落地的不真实感,我一个普通工薪阶层的女孩,竟然凭借一己之力来到这里留学,人生啊,一定要给自己做点什么,现在想起来那些年申请留学的经历,我都依然忍不住叉会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