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开国皇帝中,李渊可能是最被低估的。

在教科书里,一共出现两次,一次是被李世民劝著起兵,一次是被李世民逼著退位。

毛主席的《沁园春雪》也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唐朝的门面担当是英明神武的唐太宗。

仿佛李渊对唐朝的建立没有什么贡献:晋阳起兵是李世民力劝的,瓦岗寨众将是李世民降伏的,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都是李世民打败的。

仿佛李渊唯一做的事,就是立了残暴无能的李建成当太子。

所谓「昏庸无能,不过中材」的评价,是他的好儿子李世民,孜孜不倦的抹黑,坚持不懈的编故事,造成的结果。

移花接木

公元617年,大业十三年,李渊三万起义军对阵宋老生的两万隋军。

《大唐创业起居注》的记载是:李渊领中军示敌以弱,引诱宋老生出击,李建成李世民再从左右杀出,大败隋军。(注)

而在 《高祖实录》和《太宗实录》中,则把制定诱敌战术的人换成李世民「太宗恐(宋)老生不出站,乃将数骑先诣其城下,以激怒之」。

在战斗过程中,「建成坠马,(宋)老生乘之,高祖与建成军咸却」,显然是猪队友。

只能李世民「率二骑驰下峻贩,冲断其军,引兵奋击,贼众大败」。这三骑冲锋,真是比兰博还战狼,简直是传奇小说了。

李渊率军被一击即溃,李世民三骑就力挽狂澜,这里面究竟有多少水分,一看便知。

把大哥塑造成上了战场就掉下马的形象,把父亲和兄弟的功劳都据为己有。

此乃三十六计之移花接木。

注:《大唐创业起居注》的作者温大雅,亲身参与了唐朝的建立,书中虽然不乏对李渊的过度夸奖和马屁,但对史实的记载比较客观。

苦肉计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宣武门之变。

按照李世民的说法是因为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排挤陷害,李渊又不管不顾,他出于自卫才不得不反击。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参考唐朝官史修成的《旧唐书》记载,李建成邀请李世民赴宴,在饭菜里下毒,「太宗心中暴痛,吐血数升」,在淮安王李神通的搀扶下才回到自己的西宫。

先不说李建成是不是那么无能,下毒的量不够死人,只够吐血。单是在自己的宴会上下毒,就不是正常人能干得出来的事。要是李世民死在自己府上,头一个被怀疑的人就是李建成,他难道那么蠢吗?

另一个嫌疑人是李元吉,如果李世民被毒死,李建成被追究,那么太子之位很可能轮到他。但是这样的前提是李世民得死,所以他是下毒者的话,毒药的量绝对会要李世民的命,而不会只是吐血。

在我看来,很可能这次未遂的毒杀,是李世民的自导自演。他的目的在于造成兄弟反目的既成事实。

果然李渊知道了这事以后,就下诏给太子,说李世民「素不能饮」,以后不要请他赴宴了。然后想安排李世民「还行台,居于洛阳,自陕已东,悉宜主之」。

很明显,李世民不惜吐血,为的是能外放洛阳,自己掌握一地的军政大权,为将来的夺权做好准备。但李世民准备出发的时候,又因李建成、李元吉的进言而被李渊喊停了。

此乃三十六计之苦肉计。

无中生有

为了证明玄武门之变的正当性,必须证明李建成是多残忍,李渊是多昏庸,才能得出结论:李世民是被迫反击的。

李建成下毒已经证明了他的残忍,那么李渊的昏庸要怎么证明呢?

来看在李世民吐血以后,李渊对李世民说了什么:「发迹晋阳,本是汝计;克平宇内,是汝大功。欲升储位,汝固让不受,以成汝美志。建成自居东宫,多历年所,今复不忍夺之」。

意思是当初起兵造反是你的主意,天下也是你打下来的,本来就想让你当太子,是你自己拒绝的,你大哥当太子很多年了,我不忍心废了他。

这种混账话能是一个已经当了八年的皇帝说的吗?

李世民是连自己的起居注都能删改的皇帝,改写下他爹的起居注想来也不是什么难事,何况本来就是由新皇帝来完成老皇帝的实录。

现在已经无法得知当初对话到底是什么内容,或者这些对话干脆就是瞎编出来的,但无疑为玄武门之变提供了正当性。

此乃三十六计之无中生有。


因为唐太宗贞观年间治理有方,国力蒸蒸日上,无疑是一个好皇帝。

中国人的思维惯性总是会觉得好皇帝的一切都好,对唐朝的官方史书照单全收,直接影响了《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对李渊的评价,在国人的印象中逐渐沦为平庸之主。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