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470983934146.jpg

 

台湾人的热情闻名世界,而土耳其人的好客更甚一筹,

土耳其人天生喜欢交朋友,有好客的传统,也许与他们信仰的伊斯兰教有关,

待人接物皆为和善;土耳其人亲切友好,喜欢游客,更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

所以在每位从远方来到土耳其的异国人眼前,总扮演著友好使者的角色。

 

于土耳其人家作客,他们总是会呈上最好的招待给客人,即使是个仅有一面之缘的外国人;

他们生活模式就像个大家庭般亲密,几乎每个来过土耳其的朋友,都对于土耳其人的热情印象深刻,甚至感叹起他们的盛情好客,

有过类似经验的旅游者们彼此分享,交流著许多故事...

 

你曾有面对亲朋好友或是初认识朋友的邀约,却因为不想参与或有事得回绝他们时,想著如何解释无法答应这份盛情而显得困扰,

或是曾碍于情面,因为不敢拒绝别人而硬著头皮答应下某件事,事后又后悔呢?

在台湾每当面对亲朋好友或是初认识朋友的邀约,因为不想参与或有事得回绝他们时,

厘清自己为什么想拒绝、或是不敢拒绝的考量,绞尽脑汁想著如何解释无法答应这份盛情,

想著避免浇熄对方的热情、想著是否会因为拒绝内疚自责,让自己感到困扰且花费心思,

抛开这些念头吧,让自己过的简单些。

 

我在土耳其也碰过相同状况,还在自己脑袋中沉思如何回绝对方盛情的同时,已被满桌的土耳其佳肴给包围,

「妳想要再试试我们的甜点吗?」

「来杯土耳其咖啡吧!」「一起来喝茶吧!」

直觉下的反应,总是不不不!又挥手又摇头的,头手并用…

即使真的已经饱到无法再吃下肚,赶紧挥手兼摇头,向对方婉拒,但依旧抵挡不了他们的热情付出,

原来,我用错了方式,于是我收起客气婉转的那套,干净俐落地用「啧!」来回应他。

得事先声明此为大众文化,尤其非正式场合及家庭、朋友、同事间较熟络关系里最常表达、也是最为直接的方式!

阿里示范影片,做动作同时一定要加上啧!

读到这的朋友,若对土耳其文化陌生,可能觉得我很不礼貌,不要担心!这是土耳其人专门表达的方式。

 

「仰头,抬眉,睁个眼,啧一声!」这是土耳其人的招牌动作,

这样说「不」,就能表示「没关系」、「不用了」的意思,只有在比较绝对或严重的情况下才会直接以言语说「不!」。

土耳其朋友曾告诉我,在这里凡是碰上你自己不喜欢、不想要的事情出现,尽管用力地向对方啧回去!

在台湾,这声「啧!」可能是带有思考或深层情绪的发语词,

当朋友问你要不要一起逛街时,回应他一声「啧!」他可能会误以为妳反对或是不高兴,

尤其面对熟人的邀约,如果自己因有事就必须说出原因回绝,毕竟邀约者也会好奇你无法答应的原因。

 

自小我们就被教育要做个有礼貌的人,对人、或对某件事表达「不」是很严重的问题一般,

「不好意思!」、「不用了没关系!」、「谢谢!不用客气了!」在生活上随时都会听见。

会为对方设想是件好事,但学习土耳其人的直性子,简单俐落的回应,不一样的态度用在类似的情况,或许也可以获得不同的体会与特别的经验。

在土耳其生活,必定要先学会这门拒绝的艺术,因为总会有派上用场的时候,技巧就是「适时地给予简单回应」,

不需要担心拒绝会为他们带来困扰,或是造成不好的观感,

尤其在土耳其这个「直来直往」的生活圈中。

 

「一个举动、眼神的回应」,在台湾、土耳其、或世界其他不同的角落,

很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和意义,这也是文化差异的一种。

而我学习到,不论是在台湾或是在土耳其,尊重当地文化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懂得观察所处环境,但也要倾听自己的心境,遇到因为文化习惯不同而产生误会或问题时,对外明确和坦白什么是你真正想要的,

对内,也要更加认识自己,找出什么是生活必需的,善用并学习坚定的语气,寻找自我。

 

原文为换日线投稿文章: https://goo.gl/vT4SMK

延伸阅读:【生活印象】属于土耳其人的国民文化

 

 

分享土耳其生活/旅行/美食/风景/文化的交流平台
👉询问/聊天说地土耳其: m.me/loveinTurkey
👉Instagram ID【love_inturke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