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3_165925.jpg
『窗边的小荳荳』在我小的时候,多次反复看过很多次
每次都非常感动,小荳荳因为过于顽皮被退学,在常人眼中是很怪的孩子,进入巴学园后,因为小林校长而奠定他一生的基础
印象最深刻就是山和海的午餐、巴士的教室,自由安排的课程等

当时我是个非常乖、非常遵守学校规律的孩子,大人的话也一定听从
所以虽然羡慕小荳荳,却也没有觉得有其他甚么的

时隔多年,每每看到钧,就让我回想起小荳荳
小荳荳的母亲处境当初一定是十分艰难

钧是个思考常有突发奇想的人,永远都不在常规中

举例来说
某天钧在学校
科任老师说:同学用L夹把这个夹起来
钧立刻说:是大L还是小L
科任老师生气的说:就跟你说是L夹
钧也生气的说:是大L还是小L
还好级任老师化解双方,因为级任老师知道钧是在说英文的大L和小L。

很幸运的是钧也遇到一个像小林校长的老师

今天在家时,钧刻意在客厅旁边的垃圾桶上写功课
钧爸说:你在这里写会不专心,干嘛在这写,给我进房间
因为我理解钧,所以就问钧:为什么在这里写?
喜欢自由的钧就说:
妈妈!我不会分心,只是我想在这里写
于是钧也开心地在垃圾桶上写完功课

在这个社会中,大人常用直向式责怪孩子
这个直向式包含大人本身的经验,用大人的经验硬要孩子去服从

某次,钧钧学习用筷子夹绿豆,成功夹一盘豆子到另一盘
钧爸一进房间看见钧拿筷子夹绿豆,钧本来开心地要跟钧爸说,钧爸马上发脾气骂钧玩食物

再举一个例子
钧某次在学校踢足球,一个同学故意用力打他后背,他很生气用力踢球,结果球打到另一个同学的脸
体育老师直向式的直接骂:当你心情不好、生气,就可以伤害别人吗?
体育老师直接责骂孩子,却不了解孩子怎么想
用直向式责备,你看不到也听不到孩子的声音

我和钧的老师都会引导出他在想甚么?询问他在想甚么?
通常哭完后(会让他发泄情绪),接著让他想清楚后再慢慢表达出来
刚好也当成语句通顺的练习
接著在做教育,告诉他要怎么去表达他的愤怒才是适当,与被他伤害的同学道歉与互相拥抱和好
我很钦佩钧的老师
有些老师处理孩子的纠纷时,都会一昧要一方和一方道歉,甚至干脆叫所有孩子都不要靠近会制造问题的孩子
不只学校老师会这样
很多父母也是这样,不管自己的孩子有没有错,只会一昧指责他人,叫自己孩子远离别的孩子
某次我在学校,听到一名母亲严厉问女儿说:坐你隔壁的男生有没有干扰你念书,有没有妨碍你
可是当纠纷发生时,往往都是双方都要检讨,在检讨后避免下次再发生

最后钧的老师会让他们拥抱和好,并常常要同学们找出对方的优点

远离、排挤,这些都不是治标的方法。真正治标方式是教会孩子们该如何互相交流与相处

该怎么教孩子解决问题呢?(这是钧老师教我的方法)
用一张纸写下孩子认为的选择行为、结果;更好的选择、结果
让孩子了解行为间的关系
举例:
前阵子钧都把早餐(煎饺)塞书包塞到臭掉
在纸上写:
早餐不想吃
钧的选择:把早餐塞书包
结果:爸爸生气、大骂钧钧
妈妈建议:早上告诉爸爸煎饺已经吃腻,想吃别的
结果:爸爸帮他买好吃的早餐


上一篇文章时,粉丝团有妈妈说: 不论对错只要是自己的孩子就是好的盲目家长
没错!在发生事情时,应该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哪里需要改正,避免下次再一次犯错

但是这种处理不是情绪性的处理
不能像古代,孩子犯错时打小孩给别人看,表示自己有处理
(厂长常说,小时候顽皮偷按邻居家电铃被抓到,自己的爸爸在邻居面前狠狠打他,打到邻居看不下去阻止爸爸继续打)
而我有责任教导钧该怎么融入社会、与人相处

1。妈妈的标准不能心情好时就宽松、心情不好就严格
比方说:妈妈心情好时,小孩晚睡觉没关系,妈妈心情不好时,就早早赶去睡
妈妈永远都要标准一致

2.打孩子不是万灵丹,一定有其他方法可以处理
很多妈妈都觉得"这孩子怎么好说歹说都说不听,逼得要人家用打的才会听"
不知不觉就把打作为教育孩子唯一手段
打是一种威权式,表示因为大人拳头大、力气大,所以可以用打硬要对方服从
以前曾有妈妈说:他的女儿平时犯错,她打他的手心以警告,有一天,他的女儿看到别的孩子犯错,也打了别的小孩手心说:你做错,我要打你手心
我生了一个男孩,已经超过一年半没有打过钧(原因日后再谈)
你也许会反驳:大概钧妈都很溺爱钧吧!
错了!对于钧,我是非常要求
你也许又说:大概是钧很乖吧!
很遗憾,在我眼中钧....要努力的地方太多、也太皮了。只是我会看到钧的亮点,找方法教他
举例:
钧很健忘,会将便当丢在办公室、学校。我会要求钧隔天记得带回家,不管多臭都会自己洗
钧在多次承受便当臭味攻击后,虽然还是会偶尔忘记带回家,但是他都会说:妈妈!我知道!我会承受臭味自己洗便当

又举例:
钧很讨厌写作业,回到家只想玩
后来我就用集星星的方法,集满星星就可以换星期六打一小时坦克
有了动力就开始记得要写功课(叹气)

很多妈妈会说:可是我怎么说都没有用
孩子是[人],不是机器人,多次提醒是必经过程,还会加上奖励或处罚加深孩子记忆力
只是你在教孩子时,孩子必须首先要有专注力将您的沟通听进去
记得一定要请孩子在一次复述你的话,最好请他解释


举例来说:
刚我才跟钧沟通
我:不要突然发出大声的怪声音,重复一次我说的话
钧:不要发生大声的怪声音
我:为什么呢?
钧:因为别人会觉得我很怪(教孩子学习思考)

孩子的专注力在你日后的教养占很重要的关键,如果没有专注力,表示他没有在听你的话

又有妈妈说:我说的时候,孩子都跟我说懂,也会复述我的话,但是一转头,他马上又犯
这就表示孩子没办法克制自己的冲动
一般人在做一件事时,会思考这样做会不会造成自己不好的后果、会不会造成他人困扰(被妈妈骂或伤害到他人),现在社会也很多大人如此,克制不了一时的怒气,与人起冲突或打人,造成严重后果后才后悔。
我认为孩子从小就应该学习抑制冲动


以抑制生气时产生的冲动为例
我教钧,生气时,要深呼吸,深呼吸到不在生气为止,或是口袋有小玩具时,生气可以摸口袋的小玩具
钧学校老师在班级的后面放一块冷静垫,生气的时候到垫子上冷静


3.为孩子立界线,要做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在"窗边的小荳荳"这本书中,每天中午必须同时吃到山的食物、海的食物
虽然有所选择,同时也必须立界线
比方说在家里,每个人的东西要收到自己的房间
我看到钧的东西丢在客厅,就会"立刻"请他收到自己房间的玩具桶
如果他没听见,我会走到他面前说(不带情绪)
当然也会看一下钧现在正在做甚么,会注意他先做完上一件事,再做下一件事

有时会用比较孩子般的口气跟钧沟通
今天下午,我请钧帮我下楼倒馊水
钧不太想做,哀哀叫著说:好累喔!
我就说:可是妈妈正要做你喜欢吃的凤梨虾球,你看妈妈那么为你想,你也帮妈妈一下
钧说:好棒!!凤梨虾球~(就著就开心的拿著馊水去楼下)

如果钧故意没听到我叫他
我会故意说:爸爸要看钢弹,你要不要看
钧就会有回应,我就会说:疑~你听到妈妈的声音,那我刚刚说XXXX,请你去做

对于钧,他身为家中一分子,家中有一部分的家事他必定要做
像是我煮饭,钧就要收碗或洗碗
钧因为做习惯,也不太会抱怨,算是造福钧未来的太太...


4.要为他人著想,不可以过于自私

从小会教钧,在各种场合要看环境状况,在家要为家人著想
也许是身边太多自私的人,所以会格外注意这样的行为
昨天晚上是我跟钧的同睡日
钧一进房就把电风扇移到他身边,我很不高兴的口气说:你有思考过,妈妈会不会热吗?
钧说:我没有想
我说:你是不是可以问妈妈会不会热,然后把电风扇放在二个人都可以吹到的地方

一个家庭,很需要家庭成员间为彼此互相设想
像先生如能帮太太多想一点,愿意帮忙分担家事,太太一定也会愿意多为先生想,一家就会和乐。
可惜的是,现在的年轻人多数只有自私又幼稚的想法
凡事都只想社会如何亏待自己,却从不见自己如何为别人付出。
更常见的是先生下班滑手机躺沙发,老婆在旁边流汗忙家事。

5.尊重孩子的选择和让他承受后果

前几个月,适逢不冷也不热的天气,我常跟钧争执要穿短袖还是长袖出门,因为我比较胖,觉得出门要穿短袖
钧一直强调他怕冷,要穿长袖
在亲子关系常会发生,父母以过来人或长辈的身分,硬要孩子尊从,理由都是:这是为了你好
比方说婆婆觉得自己曾带过孩子,就硬是要"指导"媳妇。
过了几天后,我也觉得每天争执怪怪的,所以开始让钧自己选择要穿长袖还是短袖

身为父母,总是害怕孩子受苦,但是过多的担心反而造成孩子的困扰
孩子的人生是属于孩子,他做的选择都应该由他自己承受
我们所能给的只有建议和分析,让孩子自己去选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