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熹宗朱由校是明朝的第十五位皇帝,父親是明光宗朱常洛,生母王氏早年逝世,由朱常洛的選侍李氏撫養。朱常洛沉迷於酒色,身體羸弱,在位僅一個月就去世了。他在成長之時,經歷了國本之爭、梃擊案等重大事件,朝政上的黨政與皇權之爭異常激烈。他去世的時候,又發生了「紅丸」案,更加激化了矛盾。當時繼位的朱由校才15歲。李選侍意圖通過「挾皇長子以自重」,堅持住在乾清宮不走。吏部尚書周嘉謨、御史左光斗等上疏,逼迫李選侍從乾清宮搬出,並讓太子脫離後宮的控制,順利登基。最終朱由校登上皇位,是為明熹宗。因為熹宗是在楊漣、左光斗等東林黨人的極力堅持之下登基的,故天啟初年,東林黨人大受重用。東林黨人希望進行吏治改革,關心民生,提倡「尊經重道」。但在實際行動中,卻排除異己,起複之前被貶的同僚,結黨營私。而在這樣的形勢之下,宦官魏忠賢結實朝中大臣,與東林黨人對抗。魏忠賢利用其秉筆太監之職,提督東廠、控制錦衣衛,操縱外臣,甚至越過皇帝左右國家大事。一時間人稱「九千歲」,宦官弄權達到頂峯。東林黨人與宦官集團的鬥爭異常激烈,左右朝政,朱由校無力控制,也無意控制,致使朝廷愈加敗壞。

同時期,女真族崛起,建立後金政權,威脅著明朝的邊疆。1626年,努爾哈赤率軍攻寧遠,明朝總兵官滿桂寧、前道參政袁崇煥固守寧遠,採取堅壁清野的策略,最終用紅衣大炮擊敗了努爾哈赤,史稱「寧遠大捷」。但因為黨爭,袁崇煥也受到了宦官的排擠。而且,朱由校統治時期,天災人禍不斷發生。天啟六年(1626)是個多事之年,五月的天啟大爆炸,夏天先是京師爆發洪水,緊接著又在山東等地出現旱災和蝗災。秋天江北又爆發了大水,河南有蝗災。在這樣的內憂外患中,朱由校的皇帝當得並不安穩。

朱由校

天啟七年,朱由校在奶孃客氏和魏忠賢等人陪同下,去西苑泛舟,但不慎跌入湖中。從此纏綿病榻。後尚書霍維華進貢靈藥「靈露飲」,朱由校相信後服用,誰知幾個月後得病,渾身水腫,更加嚴重。朱由校已經預感到自己的死亡,他沒有子嗣,所以臨終前在自己的弟弟中找了信任的信王朱由檢,把王朝託付給了他。令召見內閣大臣,立下遺命,不久後病逝。朱由校不是一個好皇帝,經歷了太多的政治事件,身為皇帝,卻沒好好履行自己的職責,醉心於木匠活,無心理政。這是他身不由己的悲哀,更是受苦百姓的悲哀。

朱由檢

信王朱由檢於天啟七年(1627年)登基為帝,年號崇禎。他登基後,用犀利手段剷除了魏忠賢集團,重新啟用天啟年間被罷免的官員。朱由檢繼位後勤勤懇懇處理政務,生活節儉,立志要振興明朝,但內憂外患的明朝已經無力拯救。最終,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攻破北京時,上吊於煤山。


朱由校傳位於朱由儉完全符合祖訓,朱由儉繼位是合法的,這一點是沒有疑義的。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監於歷朝皇室的血腥爭鬥教訓,對皇位及王位做了詳盡的規定,明確規定實行嫡長子繼承法,這個子是嫡子,是正妻所生,皇帝的正妻當然是皇后了,如果皇后無子,再考慮庶出的,庶出也是以長子為先,如果都沒有兒子,那就考慮兄終弟及,兄終弟及當然是從親兄弟開始,如無親兄弟,再從堂兄裏找,女兒不在考慮之內,中國曆朝都沒選女兒當皇帝的,不象歐洲有那麼多女王。

朱由校雖然有過三個兒子,但都先於他死了,三個女兒也死了,就是不死也輪不到,朱由校有六個兄弟,只有五弟朱由儉活著,所以死後傳位於朱由儉是正常的傳位,不存在有什麼貓膩。

明朝十六位皇帝,有十四位都是按第一繼承人的身份繼位的,只有兩位有點問題,一位是朱棣,還有一位是朱祁鈺。

這要怪朱元璋的祖訓不夠嚴密,你立朱標為太子,太子先於你過世,應再立次子,怎麼弄出個太孫朱允文,朱允文想想也有點冤,如果父親不早死,皇位就是自己的,現在繼承爺爺的皇位也是正常的,但最後被朱棣奪去找誰論理去?

朱祁鈺當皇帝是特殊時期,朝廷大臣採取的特殊辦法,皇帝被瓦刺抓去了,兒子只有兩歲,無法領導京城保衛戰,朱祁鈺死後又還給了先皇朱祁鎮,被封為代宗,就是特珠時期代理一下的意思。

朱元璋用儒家思想作為明朝統治的行為規範,客觀來說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最後導致了人的思想呆板僵化,政府工作效率低下,官員尸位素餐,我想這可能是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不知您有何見地,請留言!


朱由校就是明代的天啟皇帝,在位7年後死去,年僅23歲。天啟帝的一生,是喫喝玩樂的一生,作為一名傑出的木匠兼皇帝,其人其事在此不再贅述。

朱由校

朱由校死後,按照中國傳統規矩,應該父死子繼。朱由校生有3個兒子,長子因早產而夭;次子出生不到一年,也早殤;三子出生八個月後也死去。所以當朱由校去世時,他的兒子均已死去,已然絕嗣。

在這種情況下,只有遵循兄終弟及的規矩,也就是由朱由校的弟弟來繼承皇位。朱由校父親泰昌皇帝(明光宗)有7個兒子,分別是:長子朱由校,也就是天啟帝;次子4歲夭折;三子8歲夭折;四子5歲夭折;五子朱由檢;六子早殤;七子早殤。

也就是說,泰昌帝一共生了7個兒子,5個早夭,除了天啟帝朱由校和五子朱由檢外,其餘都未長大成人。長大成人的只有朱由校和朱由檢,在這種情況下,繼承皇位的只有朱由檢一人,這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崇禎皇帝。

崇禎皇帝朱由檢

綜上所述,朱由校之所以傳位弟弟朱由檢,是因為他的兒子均已早夭;他的弟弟也只剩下朱由檢一人,朱由校別無選擇。


朱由校與朱由檢是兄弟,是明光宗朱常洛的兒子。朱常洛是萬曆帝的長子,但是朱常洛的母親只是宮女,而且萬曆帝十分寵幸鄭貴妃,想立鄭貴妃的兒子朱常洵為太子,經過「國本之爭」,最終在萬曆二十九年,萬曆帝立朱常洛為太子,朱常洵為福王。

而這次國本之爭,內閣先後有四位首輔退出,即申時行,王家屏,趙志皋,王錫爵,牽涉到的官吏數百人之多。

萬曆四十三年,又發生了明末三大案的「梃擊案」,有一個叫張差的人帶著棗木棍,闖入了太子宮,想要襲擊太子,最終被抓獲。張差供認是鄭貴妃的宦官龐保,劉成指使的,最終以鄭貴妃向太子道歉結束。

萬曆四十八年,做了四十八年皇帝的萬曆帝終於駕崩了,時年三十九歲的朱常洛繼位,年號為泰昌,所以也叫泰昌帝,或者明光宗。朱常洛是八月初一登基的,那一天,從朱常洛的表現來看,十分的健康和正常。

八月初十,朱常洛開始生病了,八月十四日,招御醫崔文升看病,但是一直不見好,反而腹瀉十分的嚴重,有時候一天就要十幾次。八月二十九日,鴻臚寺丞李可灼獻上了「紅丸」,九月初一,朱常洛駕崩。

也就是說,朱常洛僅僅登基一個月就駕崩了,所以也叫「一月皇帝」。朱常洛共有七個兒子,分別是長子朱由校,次子朱由?,三子朱由楫,四子朱由模,五子朱由檢,六子朱由栩,七子朱由橏。

朱常洛這幾個兒子,除了朱由校和朱由檢,其他的最多的只活到八歲。

長子朱由校繼位,年號為天啟,也叫明熹宗。朱由校也就是著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文化水平比較低,所以也叫「文盲皇帝」,所以就醉心於木匠活,整個朝政就被魏忠賢把控。

天啟七年,朱由校和客氏,魏貴賢在西苑湖遊船,狂風大作,小船被掀翻了,朱由校就掉進水裡了,雖然被救了上來,卻是一病不已了。

朱由校有三個兒子,長子朱慈燃,次子朱慈焴,三子朱慈炅,全都夭折了,所以天啟七年的時候,朱由校此時沒有兒子,自然是傳位於唯一在世的五弟朱由檢。

朱由校召朱由檢到跟前,跟朱由檢說:我的弟弟應該成為堯舜。沒幾天,朱由校病逝,享年二十三歲,時年十七歲的朱由檢繼位,也就是崇禎帝。


朱由校,即明熹宗,明朝第十五位皇帝,在位時間僅有短短的七年,魏忠賢專權,閹黨橫行,而朱由校本人也非常荒唐,偏愛製作木工,又被稱為「木匠皇帝」。

朱由校和朱由檢的繼位均是順理成章,因為他們都是皇位的「不二人選」。

朱由校和朱由檢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他們的父親就是著名的「一月天子」朱常洛,朱常洛是萬曆皇帝的長子,是萬曆臨幸宮女所生,他能登上皇位頗為不易,但是繼位一個月就因「紅丸案」而喪命。

朱常洛有七個兒子,但是活下來的只有朱由校和朱由檢,萬曆臨死前就將朱由校立為「皇太孫」。

再說朱由檢繼位

朱由校其實是有三個兒子的,但是沒有一個能活到成年,就連他的三個女兒也都夭折,非常悲催,所以說朱由校無後,那麼能繼承光宗皇帝朱常洛大統的,只有當時還是信王的朱由檢,所以說朱由檢是皇位的不二人選。


天啟皇帝朱由校23歲就死了,傳位弟弟朱由檢,即崇禎皇帝。這是一次兄終弟及,原因有兩方面:

第一,天啟有兒子,但夭折了。

史書記載三個兒子,張皇后生長子朱慈燃,生下就是死胎,謚號懷沖太子。 妃範氏生次子朱慈焴,早夭,謚號悼懷太子。妃任氏生三子朱慈炅,六個月夭折,謚號獻懷太子。

第二,朱由檢的哥哥們都死了。

泰昌皇帝朱常洛有七個兒子,長子天啟帝朱由校,五子崇禎帝。老二簡懷王朱由?、老三齊思王朱由楫、老四懷惠王朱由模、老六湘王朱由栩、老七惠昭王朱由橏,這五個兒子都夭折了,爵位是追封的。於是兄終弟及,老五成了第一繼承人。

終上所述,朱由檢成為崇禎,是生命力頑強。侄子們死了,兄弟們死了,皇帝哥哥也死了,他還活著,直到上吊自殺!


大家好,歡迎閱讀,我是歷史講經!不要忘記點贊噢,感謝你在百忙之中閱讀本文章!謝謝!

朱由校,明光宗之子,在位七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與明思宗朱由檢是同父異母之兄。朱由校繼位後,改年號為天啟。

天啟七年,熹宗朱由校在魏忠賢等人的陪同下在西苑遊船戲耍中不幸落入水中,從此落下病根。朱由校由於在西苑落水救起後服用藥過多,八月,朱由校病危,召其弟信王朱由檢入官,因朱由校沒有子嗣,便遺命其弟朱由檢繼位。朱由校病逝於乾清宮,信王朱由檢登基,改元「崇禎」,是為明思宗。

明熹宗傳位於朱由檢,我認為有幾個觀點:

第一,在朱由校七個兄弟當中,唯有朱由校與信王朱由檢長大成人,在朱由校逝後沒有子嗣留下,在明朝的「兄終弟及」情況下,信王朱由檢成為第一順位繼承人

第二,天啟皇帝朱由校與信王朱由檢兄弟感情好。

第三,信王朱由檢繼位也是天啟皇帝朱由校本人的遺詔。


【朱由校有兒子】朱由校是歷史上出名的「木匠皇帝」,天啟七年,朱由校在西苑遊船跌入水中,差點淹死。雖被人救起,身體每況愈下。尚書霍維華進獻一種"仙藥",朱由校飲用後渾身水腫,臥牀不起。便召五弟信王朱由檢入臥室,說:"來,吾弟當為堯舜。"命他繼位,朱由校駕崩,信王朱由檢登基,年號崇禎。

朱由校有三兒三女,其中三個兒子為長子朱慈燃,生下來就是個死胎,後追封為太子,稱「懷沖太子」,次子朱慈焴繼任為太子,出生不久就死亡,稱「悼懷太子」。三子朱慈炅活的比較長(活了6個月),稱「獻懷太子」。到朱由校病重時三個兒子均先於他去世,故按照「兄終弟及」的傳統,傳給弟弟朱由檢。朱由校的命好像不好,三個女兒最大的也只活到2歲。


這是明朝一段比較亂的歷史,泰昌帝朱常洛,做了三十多年的太子,登基做皇帝一個月就去世了。泰昌帝去世後,在東林黨楊漣,左光斗等人的竭力擁戴下,15歲的朱由校登上了皇帝寶座。即天啟皇帝。

天啟帝即位後,大力提拔東林黨人,革新吏制,朝政開始渙然一新。但好景不長,隨著太監魏忠賢及天啟帝養母客氏的介入,大批東林黨人被清洗,朝政基本落入魏忠賢手中。而天啟帝又醉心於木工,不理朝政,吏治逐漸敗壞。

只做了七年皇帝的天啟帝,突然身染重病,在所謂的靈丹治療下,一命嗚呼,年僅22歲,偏偏沒有留下一個兒子。只好把帝位傳給唯一的弟弟朱由檢,即崇禎皇帝。

崇禎帝即位後,發奮圖強勵精圖治,但終因吏治敗壞積重難返,又連遭天災人禍,難逃煤山弔死的命運。


感謝邀請,刺桐蘇與您一起回味真實的歷史!

祖宗之法,兄弟之情,更無更優選!


明朝糊裡糊塗的一支皇室分支

這個淵源就要從朱由檢的爺爺-明萬曆皇帝朱翊鈞說起了,輝煌的大明朝在輔助大臣張居正病逝後,徹底開始走向下坡路。歷史的偶然性,讓萬曆皇帝臨幸宮中一宮女,產下了明熹宗的父親-朱常洛,縱觀朱常洛的一生,萬曆皇帝對其是及其不喜歡,奈何是長子,得到朝中大臣的鼎力支持,經過一番的皇位之爭後,順利熬死了老子萬曆,登基成皇,可惜朱常洛,生前好於酒色,精氣耗盡,又傳言食用紅丸,最後登基短短一月,就斃命,成為歷史上的「一月天子」

萬曆皇帝-朱翊鈞

父親早亡,倉促登基,並非治國之才

這朱常洛,生前縱慾酒色,生的7個兒子中,只有第長子朱由校及第五子朱由檢長大成人,其餘都早早夭折,朱常洛的歸天,東林黨根據祖宗家法,鎮壓地方黨,大力扶植朱由檢,皇太子朱由校順利登基為後來的明熹宗,在當時,明朝朋黨之爭尤為嚴重,東林黨與閹黨互相排除異己,明熹宗更多的也是作為一個棋子登基。

明光宗-朱常洛

本想閑雲野鶴,卻因西湖命斷

朱由檢呢,是歷史上有名的藝術皇帝,如宋徽宗熱愛書法一樣,明熹宗在木匠工藝上有極高的天分,可惜不如宋徽宗,其作品和學問傳世不多,更多是個人愛好。明熹宗登基後,由於東林黨的作死,慢慢開始啟用閹黨魏宗賢治理國家,自己專註於木匠生活,登基的第七年,南下游西湖,不慎落水,雖被救起,缺受了驚嚇,加之本身身體素質差,回宮後就臥病不起,不久就歸天了。

明熹宗-朱由校

兄弟之情,皇弟之才,委以重任

朱由檢和朱由校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兩人從小一起長大,加之朱由校本就是一個無太多心思的善良皇帝,兄弟感情極好,朱由檢死時,年僅22歲,膝下並無皇子,臨崩時,傳召五弟信王朱由檢入臥室,說:"來,吾弟當為堯舜。",按照帝崩無子「兄終弟及」的祖宗家法,最終傳位給後來的崇禎皇帝,傳位過程中,魏宗賢極力迫害,虧得崇禎帝,韜光隱晦,保全自身,順利登基,而後誅殺魏宗賢。勵志解救岌岌可危的大明王朝,可惜明朝已日薄西山,崇禎帝也無力迴天,在位17年後,農民軍李自成攻入北京,朱由檢於煤山自縊身亡,成為了明朝最後一任皇帝。

崇禎帝-朱由校

以上是「刺桐蘇」的個人一點見解,歡迎大家點評和分享自己的看法,感謝您的品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