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37歲男子胡先生,175cm,260斤,重度肥胖患者,鼾聲如雷貫耳,就在睡覺時把自己憋死了。

最近看到這個新聞,讓人非常震驚,37歲,本應該是非常年輕,享受生活,陽光的年華,卻在睡夢中離開了人世。

這樣的案例,看似離我們很遠,實際上經常在我們身邊發生,2018年4月,一個4歲的孩子,在睡夢中突然停止了呼吸,再也沒有回來。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OSA),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疾病,經常表現爲,打呼嚕,中間出現呼吸暫停,最後通過身體抽動或者手臂甩動的方式結束,還有白天非常容易嗜睡。

根據世界爲生組織調查顯示,2007年有100萬人受OSA影響,2018年,上升了10倍,有936萬人。

現在還有很多人覺得打呼嚕正常,是深度睡眠的標誌,實際上,有些人打呼嚕是一種病,得治,並且是會死人的病!

2002年,世界睡眠組織對打鼾人羣進行調查,37%的年輕人,每週會有幾天晚上睡覺打呼嚕,27%的人每晚睡覺都會打呼嚕,成年人佔32%,55歲到64歲的41%

爲什麼會打呼嚕?

我們見到很多人打呼嚕,有胖的,有瘦的,有些人只是偶爾打呼嚕,比如說累了,或者扁桃體發炎了,有研究發現,經常打呼嚕的人,有60-70%的人超重。

所以,胖瘦不一定是判斷打呼嚕的標準。

但是,打呼嚕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當時呼吸不順暢,爲什麼呼吸不順暢呢?

我們試想一下,當我們呼吸的時候,氣流會經過口,鼻,咽,喉,等部位。

(圖片:美國梅奧診所)

這個過程當中如果出現不通暢,氣流遇到阻力,就會帶動軟組織整棟,然後發出響聲,嚴重者會影響隔壁鄰居的睡眠。

(網上有人吐槽鄰居打呼嚕,晚上睡不着)

大部分經常打鼾的人,主要原因是,軟齶、懸雍垂和咽壁等地方的脂肪沉積過多,就會導致打鼾。

很多看着瘦,也打鼾,其實只是瘦假象,這些人看着瘦,往往脂肪儲存在體內,比如說內臟,還有一些組織周邊,很容易引起打呼嚕。

有些人胖,也不打呼嚕,因爲,這些人只是看着壯實,脂肪儲存在皮下,內臟脂肪實際上不多。

這個和基因有關係,有些人脂肪儲存在皮下,有些人的脂肪容易堆積在內臟和其他組織周邊,更容易引起心臟問題,脂肪肝,糖尿病。相關閱讀喫不胖的瘦子,更容易得糖尿病,心臟病,脂肪肝....

減少內臟脂肪,我們可以通過飲食和鍛鍊的方式,低碳飲食是減少內臟脂肪的快速方法。

一個8周的研究發現,69位超胖的人,低碳飲食比低脂飲食,減少更多的內臟脂肪10%。

低碳飲食和呼吸暫停綜合徵

低碳飲食可以減肥,改善糖尿病,還可以改善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國外一個讀者分享了她和他老公的故事。

老公以前一直打呼嚕,她以前一直不堪忍受,難以入睡,但是也慢慢習慣了。

她和她老公開始低碳生酮飲食,開始了6個月,突然有一天半夜醒來,發現她老公竟然沒有聲音了。

她有點害怕,以爲老公停止了呼吸,他摸了摸老公,體溫正常,呼吸也正常,原來,他老公現在不再打呼嚕了。

國外一位醫生也分享了他一個患者的經歷,用CPAP呼吸機和降血壓藥物,之前的醫生建議低脂高碳水飲食,做了很多運動,基本上沒有任何作用。

在低碳水飲食後,6個月,減掉了100磅,停止了藥物,也不再用呼吸機了,睡眠正常。

ogged over 18,000 hours on his CPAP machine and whose blood pressure was barely controlled on two medications, a high-carb low-fat diet, and lots of exercise. In the course of roughly 6 months on low carb, he was able to lose about 100 pounds, discontinue his meds, and liberate himself from his machine.

我的很多讀者,也有很多類似的反饋,低碳後不再打呼嚕了。

但是,目前還沒有專門針對低碳飲食和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的研究,因爲低碳飲食這幾年纔開始流行起來。

很多朋友在低碳後變瘦,不再打呼嚕了,這個是事實。

當然,不是一瘦下來,所有人的問題都能解決,有些人需要時間更長一點,器官和內臟周邊的脂肪會減得慢一點。

值得肯定的是,減肥肯定是有助於改善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的,國外也有相關的研究。

運動也有一定的效果,因爲可以減少體脂,特別是力量訓練,高強度的訓練,對於減少內臟脂肪的效果非常好。

我覺得,經常打呼嚕的人,目標就是定位減少內臟和組織周邊的脂肪,如果你偏瘦,你的基因決定你更加可能儲存內臟脂肪。

多做一些有強度的運動,和減少碳水化合物,配合輕斷食的效果非常明顯。

低碳飲食和睡眠的關係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有一個問題大家非常關心,那就是睡眠質量,所以,低碳和睡眠的關係,這個話題,我也順便和大家分享一下。

對於肥胖的人來說,低碳後體重減輕了,睡眠質量一般會提高。

但是,也有些朋友給我反饋說,低碳後,睡眠時間短了,這也正常的,一般來說,低碳飲食者,比一般人睡眠少2個小時左右。

但是,就算時間短了,精力可能會更好,注意力會更加集中。

我們有些人,可能不需要那麼多睡眠時間,睡眠8個小時,已經被認爲是一個假說。

低碳後,失眠了?

當然,有些人反饋,低碳後更加容易失眠了,這個非常重要,我來給大家講一些原理。

低碳一開始會失眠,原因有好幾個。

第一,戒糖,煙等成癮性食物之後,會導致多巴胺水平下降,從而導致,焦慮不安,失眠,這是最常見的失眠原因。

第二個,可能的原因,是血清素。

這是一種讓我們冷靜的激素,讓我們變得平和,是睡眠的潤滑劑,血清素水平下降,可能導致失眠,焦慮。

碳水化合物會增加大腦中氨基酸色氨酸的水平,這有助於在轉化爲血清素,可以促進睡眠。

長期高碳水,突然低碳,可能造成血清素水平下降,導致失眠。

還有一種可能性,喫太少了,斷食太久,營養不良,導致嚴重低血糖。

最後,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我認爲是大腦在前期缺少糖,不適應酮體供能,而導致失眠。

所以,如果你低碳後出現失眠的現象,影響您的生活,我建議執行不太嚴格的低碳,先不要在乎生酮狀態,慢慢切換供能模式。

我建議,晚上適當喫一些碳水,水果,牛奶之類的可能幫助你改善睡眠,也可以晚上攝入足夠的蛋白質,比如說喫雞蛋,喫一些堅果,可以增加色氨酸水平,提高你的睡眠質量。

適應低碳後,睡眠質量可能會上升

國外很多朋友都有這樣的體驗,國外低碳飲食者非常多,很多人反饋過低碳對睡眠的影響,很多人初期不適,後來睡眠大大改善。

我以前一直失眠,生酮後每天睡8個小時,不再失眠了。

I've had insomnia my whole life. Keto made it disappear. Before I would fall asleep easier but only sleep 2 or 3 hrs then not be able to sleep anymore. With ketosis it takes a little longer to fall asleep but I get a solid 8 every time.

生酮後,我睡得和一個孩子一樣美,當我高碳水的時候,很難睡着。

I sleep like a baby after going on keto. Hardly got any sleep when I was a sugar-burner.

爲什麼低碳可以改善睡眠?

主要和激素有關係,激素更加平衡穩定,情緒更加穩定,之前高碳水時候失眠的人,低碳後,睡眠質量一般都會大大提升。

還有,生酮飲食會增加一種稱爲腺苷的大腦化學物質,這對改善睡眠質量非常重要。

研究發現,生酮飲食促進體內腺苷活性,有助於放鬆神經系統,減少疼痛和炎症,所有這些都有助於改善睡眠。

也有一些研究發現,生酮後,睡眠質量大大改善:

南卡羅來納醫科大學此前的研究發現,6名肥胖青少年生酮飲食4個月後,雖然在實驗開始時所有人都表現出稀疏的REM(做夢)睡眠和過度的慢波(深度)睡眠,但是,到最後,睡眠質量都大大改善。

另一項瑞典研究發現,接受生酮飲食治療的難治性癲癇兒童,睡眠更好,睡眠時間更長,睡眠時間明顯減少,整體生活質量大大改善。

還有一個研究發現,低碳飲食後,深度睡眠提升,做夢的REM睡眠減少。

In healthy, good sleepers, the VLC diet over the short-term promotes increases in the percentage of SWS (deep sleep stage 4) and a reduction in the percentage of REM sleep ('dreaming' sleep)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mixed diet.

所以,綜上所述,低碳對睡眠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前期可能影響,長期來看,可以改善,如果低碳影響了你的生活,建議晚上攝入一些碳水。

關鍵的瘦龍說

當然,影響睡眠的因素非常多,我之前專門寫過如何科學提高睡眠質量的文章。

睡眠障礙,已經嚴重影響了很多人的生活,37%的年輕人每週會有幾天晚上睡覺打呼嚕,27%的人每晚睡覺都會打呼嚕。

睡眠障礙不只是成年人,兒童也受此影響,20個兒童之中就有一個,對6到17週歲的青少年兒童大數據調查顯示,睡眠不足8小時的達62.9%,13到17週歲的佔比81.2%。

1942年,我們平均每晚睡眠時間近8小時,現在已經降到6.8個小時,失眠也成了很多年輕人的常態。

工作壓力,學習壓力增加,飲食不健康,導致很多年輕人失眠嚴重。

每個人失眠的原因都不一樣,偶爾失眠還好,經常失眠就要小心了,一定要學會查找自己的原因。

最最主要的是,真的要改變自己,不要指望藥物改善睡眠,先從飲食,心態,緩解壓力開始做起。

(叨叨完了,是不是又說多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