擱在以前,因爲沒有電梯

  住在廟山老小區的居民

  一袋大米,兩棵白菜,扛上六樓

  累的腰痠背痛

  老年人甚至出門遛個彎

  都是一種奢侈

  現在,老小區居民的福利來了

  討論許久的在老小區加裝電梯的提案

  被正式作爲一項利民政策

  寫進了《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

  這項政策無疑爲一些

  居住在老小區的居民帶來了福利

  不少居民拍手叫好

  “舉雙手贊成”

  “希望快快快快的實施起來”

  還有人感慨道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這項政策確實是能爲老年人提供不少便利

  近日,有網友爆料,位於廟山的湯遜湖山莊小區物業開始對增設電梯一事徵求業主意見。不過此事在該小區業主羣也引發熱議,有人支持,也有人並不贊成。如此看來實施的難度並不小。

  下面來看看

  武昌一小區安裝電梯的故事

  可供廟山部分擬增設電梯的小區參考

  據楚天都市報4月2日報道:“來來來,這就是新電梯,我帶你進去坐坐看。”4月1日上午,70歲的李婆婆領着街坊們慢慢走進樓下的電梯,她拿出卡片觸碰感應區,發出“滴”的一聲,電梯關門後緩緩升到了6樓。

  1日上午,武昌區東龍社區星河居小區新裝電梯投入使用,一根10多米高的銀色“煙囪”矗立在小區單元樓前時,居民們既驚歎又喜悅:我們也是有電梯的小區了。

  “有了電梯,我和老伴上下樓也就方便了。”1日,已經在武昌鐵機路住了多年的李婆婆搬回星河居,她說,如今裝了電梯,以後就一直住這裏。

  “我們這個樓棟有不少老人,對於他們來說,上下樓簡直就是折磨。”居民張先生說,大家對加裝電梯的呼聲都很大,在社區的組織下,今年年初,該樓棟的12戶居民坐下來反覆協商溝通,終於達成一致。後來聯繫電梯公司,經過覈算,安裝這部電梯總費用在44萬元左右。如何分攤下來?經過多次協商形成方案:一、二樓居民不出費用,三、四、五、六樓每戶是分別出4、5、6、7萬塊錢。

  “實際上,大夥兒都是願意安裝電梯的,”東龍社區書記郭慧敏介紹,儘管電梯可能會對低層居民產生噪音和採光等影響,但這個樓棟鄰里關係整體比較和諧,問題也得以解決。

  昨日,記者看到,嶄新的電梯靠近小區的圍牆,遠遠望去,就像是一根銀白色的煙囪,從地面緊貼外牆升至6樓,走進電梯內,有6個樓層的按鍵,考慮到老人身體狀況,工作人員特地調低了電梯升降的速度。

  採訪中,該樓棟居民普遍表示“圓了心願”,原來搬走李婆婆表示,是電梯讓她“回心轉意”,住在4樓的莊爹爹年過8旬,因腿腳不便,平時很難下趟樓,“現在好了,想下去玩隨時可以下去。”老人們都說,今後的生活質量和居住品質將會提高。據介紹,電梯裏照明、應急呼叫等系統,可以滿足居民的正常使用。關於後期的維保費用如何處理,社區表示,電梯已移交給小區物業公司來管理,將通過逐步提高該樓棟居民物業費的標準來維持,此外,還將積極向政府部門申報補貼資金。

  “電梯往上走一層,我們的幸福指數也就上一層。”說起這部新電梯,李婆婆對自己的老年生活充滿期待,小區的物業負責人介紹,電梯裏的緊急按鈕已經連接到物業報警平臺終端,同時相關監控設備也將在近期安裝完畢。

  互動討論

  你支持老舊小區增設電梯嗎?你對此怎麼看?一起來留言區說說。

  來源:楚天都市報、網絡等

  關注廟山新鮮事,瞭解身邊熱點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