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DIY!12经络、任督2脉穴道保健之二

 

2010-06-21 00:00:00 联合新闻网 联合新闻网

 

【元气周报/记者曾增勋/报导,廖珮涵/绘图,咨询:卫署桃医中医科主任黄仲谆,参考:养生专家中里巴人讲解经络】

胃经

主腹胀、胃痛、美容之经络。由头走足,起始于四白穴,结束于厉兑穴。

四白穴/主眼袋、黑眼圈。

可用十指敲打脸部、脖子、胸部、腿外侧。

天枢穴/解肠道、便秘等。

足三里/最著名穴位,强壮穴、长寿穴,常按有助免疫及肠胃。因肉多宜用指节来点;消肠胃之气。

内庭穴/有助改善牙龈肿。

胆经

主决断,解头痛、目眩等,44个穴位,管很多。由头走足,始于瞳子骨翏穴,结束于足窍阴穴。

瞳子骨翏穴/主眼疾。

风池穴/发际边凹陷处,也是最常按压穴道,有助改善颈酸痛及头痛症状。

肩井穴/肩头凹陷处,缓解上半身之头、肩痛。

京门穴/解肾虚、腰痛。

阳陵泉穴/可解许多经脉疼痛症状,特别针对筋骨酸痛、扭、拉伤症状,按压可改善。

小肠经

主肩背颈椎痛、耳朵、颊肿、咽喉痛等症。由手走头,起始于少泽穴,结束于听宫穴。

后溪穴/通督脉,主肩痛。

养老穴/防眼花、耳聋、高血压。

天宗穴/可消背酸、五十肩症状。

听宫穴/有助改善耳鸣、听力减退。

三焦经

更年期妇女重要经络,主内分泌失调、腹胀、水肿、遗尿。由手走头,起始于关冲穴,结束于丝竹空穴。

液门穴/解口干舌燥。

支沟穴/按压可改善一般肋闷痛、胀气不顺、便秘症状。

翳风穴/耳后根处主耳鸣。

丝竹空穴/眼尾、太阳穴处,可解眼涩。

大肠经

可清鼻涕、齿痛、咽喉肿等,解皮肤、有通便之效。由手走头,起始于商阳穴,结束于迎香穴。

合谷穴/属强壮穴,按压可消除头痛、牙痛、生理期痛等,

曲池穴/清洁大肠,是排毒穴。

肩骨禺穴/手平举肩窝处,易风寒。

迎香穴/治鼻塞过敏、流鼻水。

膀胱经

人体最大排毒通道,拔罐、刮痧皆顺膀胱经。主小便不通、遗尿、目痛等,人体最长的一条经络。由头走足,起始于睛明穴,结束于至阴穴。

睛明穴/按压有助改善眼睛酸涩、视力减退等,勿太用力。

肾俞穴/可解腰酸,拔罐最敏感处。

委中穴/「腰背委中求」排毒之出口,古人在此刺血。

任脉

身体正面(阴面)的经络,从会阴穴到承浆穴位(位于下唇内侧)。

关元穴(下腹)/与生殖、泌尿有关,男肾气不足、虚弱、阳萎或早泄,女性子宫虚冷、生理期不顺,按压可改善。

中脘穴/一般人肠胃消化不顺、胃部胀痛或是消化胃闷不顺,按压有改善果。

督脉

身体背面(阳面)的经络,从会阴穴通过头部、抵达兑端穴(上唇内侧)通常如以舌抵上颚,亦即有让任、督二脉、阴阳两气搭线通畅功能。

百会穴(头顶)/有助安神降血压。

腰阳关穴/所谓「腰伤按腰阳关」,当腰受伤酸疼,按压有助改善腰伤。

12经脉的运行路线-2.jpg 

http://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5/34737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