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來說說耶律楚材的對西征的態度。說實話耶律楚材長於治國,用兵非其所長。民國時期編寫的《新元史》對其西征經歷是一筆帶過的,只說了「十四年,從太祖徵西域」,還有在末尾記載了預測了一下成吉思汗是否會討伐花剌子模成功?還有摩柯末是否死亡,再無敘述。

而《元史》寫道了一個故事,就是成吉思汗用兵到印度河流域的時候見到一個異獸會人言。於是,耶律楚材委婉勸諫成吉思汗退兵,最後成吉思汗班師在之前的問答中已有敘述並貼圖,我就不再贅言了。從這件事來說耶律楚材對西征的態度,我認為他是希望儘快結束的。因為這無法實現他治國安邦的抱負,很難說他對西征這件事支持。

而郭寶玉就不一樣了,他對西征就比較支持,並且作戰勇猛,表現出極大的勇氣和自信。

在西征之前,成吉思汗對西域多險要山城的勢態比較忌憚,問郭寶玉對策的時候,郭寶玉自信的說道:「使其城在天上,則不可取,如不在天上,至則取矣!」

在成吉思汗十四年的時候,由於作戰過於勇猛,身受重傷差點死了過去,被搶救過來,「帝命剖牛腹置其中,少頃,乃蘇」,在阿姆河作戰的時候,又進破花剌子模軍五萬,「斬大將佐裏,遂屠諸壘,收呼拉商部馬裏四城」。

在整個徵花剌子模的過程中,郭寶玉的作戰相當出色。看了這些史料之後就應該瞭解郭寶玉對西征的態度了吧!


作為男人,每個男人都有徵服欲。不要懷疑,只是平常人沒有平臺而已,一旦有了平臺和機遇,或者說換成了我們自己來,我也會隨著他一起西征,直到我們的馬蹄走到陸地的盡頭。直到所有的土地都臣服在我們的腳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