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有點造謠生事了,清初的時候想殺光所有漢人?哪本史料上看來的,有什麼告示、奏摺、文書支持這一觀點。

確實,清軍入關前和入關後,都曾數次進行慘烈的屠殺。但他們屠殺是為了統治,而不是為了滅絕。說清軍想殺光所有漢人純屬把清朝統治者當智障看了。

清朝皇帝不想著統治錦繡河山,億萬人俱為臣妾,天下的奇珍異寶,美女佳人盡歸其所有,四海莫不仰其威名。反而想把這些人都殺光,自己統治著幾十萬人作個大點的知府?

皇帝的謀士不想作個宰相,四海英傑都思拜見,家裡有金山銀山留給子孫,就是個家奴,知府知縣見了也恭恭敬敬的,反而想當個相當於知府師爺的職位?

就算是底層小兵,他不想著以後立功了,分一大片地,租給佃戶種,每天躺著數錢。什麼山珍海味,綾羅綢緞家裡都不缺,看上哪家閨女就買進來當丫頭,嫌房子小就叫羣泥腿子給蓋曾閣樓,天天看戲。反而想著把人都殺光,自己帶著老婆孩子,風吹日曬地天天刨地去?

那你說,不行啊,他們不服從滿清的統治,非要造反,只能殺光啊。

明末的那羣「水太涼」的文官是最沒有骨氣的。國家有難,陝西饑民喫不上飯,他們一毛不拔。不僅不捐款,還繼續吞噬國家資源。李自成打來了,他們投降大順;多爾袞打來了,他們投降大清。搖身一變,繼續高官厚祿。看看明朝有多少降臣在清朝作大官吧。

那你說,雖然文官大多沒骨氣,但老百姓們誓死不降啊。確實,饑民比那些整天「忠君愛國」的東林黨有氣節的多。南明最後穿著明軍衣服抗清的明軍,大多數都是原李自成、張獻忠的農民軍。攻打他們留辮子的清軍,卻很多都是原來的明軍。

但是更多的農民,一輩子也沒去過幾次縣城,並不關心統治者是誰,他們只關心要交多少租子,今年能不能喫飽。古代皇權不下縣,鄉紳自治,換一個統治者照樣服役納糧。

再加上,有衍聖公等為他們搖旗吶喊,誰敢反對他們就是亂臣賊子,合法性不用擔心。

清朝統治者中本身就有不少范文程這樣的漢臣,漢軍旗也是八旗之一,曹雪芹祖上就是關外的漢人。


請不要人云亦云,清朝從沒有想過要屠盡所有漢人。強行製造民族裂痕之人是很可恥的。

歷史上除了五胡亂華之外,從沒有哪個民族想要殺光所有漢人。包括元朝也沒有。一是不想,二是不可能辦到。

明末女真族曾經肆虐東西伯利亞地區,那一地區的居民都遭受到了人口掠奪,導致那裡百萬畝土地了無人煙,所以,沙俄擴張確實是要感謝清朝。後來努爾哈赤在遼東建立政權,對治下的百姓採取先禮後兵政策。歸降者享受優待政策,不歸降者有的殺之,有的擄為奴隸。他們並沒有對治下的其他民族完全趕盡殺絕。

後來清朝入主中原,一開始是採取懷柔政策,打著為崇禎報仇的旗號。可以說北方百姓並未反抗,主動投降的將官甚至直接併入漢八旗。後來在攻取南明政權之時,就遇到抵抗。就放出話:獻城優待,抵抗屠城。這是案例任何政權都幹過,什麼宋,唐,隋都有,屠城是一種很有限的戰爭威懾手段。清朝真正發生大規模屠殺事件主要還是因為剃髮令的緣故。他們想從思想上讓漢人歸化,這與千百年來漢人的傳統思想相背馳,所以這才發生大規模抵抗事件所所導致的大屠殺。這些都是少數族人統治多數族人的手段,但是有一點可以確認,清朝從沒想過要殺光漢人。想反,他們統治天下要靠大量漢族官員,大量的土地需要靠漢人耕種。清順治康熙可以說都採取親漢的政策的。沿用的是明朝的官場制度,辦公所用的也是漢語漢字。包括日本,他後來侵略我們也沒想過要殺光中國人,因為根本不現實。

清朝錯的主要是喪權辱國,差點讓近代中國陷入萬劫不復之地,這纔是他們最大的錯誤。


對漢人的殘忍手段,從努爾哈赤就開始了。

後金佔領遼陽和廣寧之後,控制了漢人聚居的遼河東西廣大地域。女真族正式成為這裡的統治民族。擺在後金統治者面前的新課題就是,對遼東的漢人到底要採取什麼樣的政策,才能鞏固自己的統治。

當初,努爾哈赤就是為了反抗明朝統治者的民族壓迫政策而起兵反抗的,照理來說,自己佔領了遼東之後,應該能夠感同身受,對漢人實施仁慈政策。

然而並沒有。

在奪取了遼東的統治權之後,努爾哈赤也選擇了對遼東漢人實行民族壓迫政策。

民族壓迫政策是剝削制度的產物,所以各民族的統治階級都不約而同地實行民族壓迫政策。因為只要民族內部的階級對立不消除,民族對民族的壓迫就會存在。努爾哈赤也不例外。他為了加強對遼東漢人的統治,一面下令收養漢人、勿妄殺掠,一面又經常濫施淫威、舉措失當,制定了一些錯誤的政策。

比如,他每佔領一個漢人聚居的地方,就下令漢人剃髮,侮辱漢人的民族尊嚴,以此作為漢人降順後金的標誌。

比如,為了加強對遼東漢民的控制,防止叛逃,多次下令大量遷徙漢民,而且頭一天通知,第二天漢人就被驅趕上路。城鎮居民遷往村屯,老老少少突然間被掃地出門,田地拋荒,哭聲震野。被遷的漢民後來的生活也困苦不堪。

再比如,後金本來就糧食不足,大量遷民之後出現糧荒。努爾哈赤為籌措糧食,除了佔用名倉糧谷之外,還派人清查遼民的糧食,然後按人口定量供給,導致很多人餓死。

另外還有向遼民徵收繁苛的差役,築城、修堡、伕役、運輸。還比如,借「同耕」的名義搶佔漢人田地,對敢於反抗的漢人進行屠殺……


清初屠殺那麼多漢人估計是為入關做準備吧。但應該不是殺光。因為剛開始努爾哈赤身邊就有漢人官員。想殺光的話不是連這些人也得殺了?幾乎殺光關外的漢人的話可以保證滿族人入關後即使失敗了也可以退回到東北。要不的話可能會面臨腹背受敵的被動局面。

入關後面對這麼多漢人,滿族貴族採用屠城等戰爭手段除了戰術上起到一定的震懾效果,估計也和當年契丹族每年到蒙古草原上隨便殺人的減丁政策有共通之處。畢竟一個小民族統治一個這麼大基數的民族確實不容易。但是全部殺光對這些貴族也沒好處。畢竟錢財取之於民。沒民就沒錢,民少錢就少。他們主要考慮的是怎麼讓這些漢人服服帖帖地給他們這些貴族掙錢。

於是他們採用了很多比殺人更高明的統治方法。比文字獄、編《四庫全書》、對外的各種外交盡量地用低姿態交往。其實說到這估計有些人會說編《四庫全書》是好事啊,使中國的傳統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其實說白了這是一場比秦始皇個焚書坑儒更惡劣的手段。他們大量地刪減改變他們所能收集到的古籍,把不少不利於他們統治的字眼,句子、段落,甚至整本書全部燒掉。以至於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論語》、《老子》。。。。。。一系列的古籍其實跟原著相差甚遠。聽說是後來人們從一座古墓中得到的一本古籍《竹書紀年》才知道其實我們傳承了上千年的經典其實是偽書。當然改編經典不是隻有清朝政府幹過這事。所以經典變成偽經要謝謝各個朝代政府的努力。

大概就這些,歡迎大家討論或者補充。我的頭條號是:瓷間道,謝謝您的關注。


你這狼子野心,是想破壞民族大統一!典型的網奸!或者就是在網上人云亦云!


首先界定一下,什麼是清初。

不知道提問者所認為的清初是哪個階段?

是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立後金之初,還是皇太極改國名為清之後?還是多爾袞入關?還是康熙初期算清早期?

很多人容易混淆後金和清,這個還是要好好分析的。

努爾哈赤時期對遼東的漢族是有大規模的屠殺活動的,其實很簡單,努爾哈赤本人是原先明朝的軍官,是出於家恨造反,有點類似於伍子胥出逃吳國。其實努爾哈赤本人是非常漢化的,但是他為了擺脫身為明朝逆臣的陰影,非常提倡去漢化和蒙古化,後金的軍事政治風格也從受朝鮮和明朝影響迅速向蒙古轉化。這一時期對遼東半島的屠殺,一方面是出於報復心理,一方面是擔心遼東漢民聯合關內,還有就是殺雞取卵式的掠奪(單純的重賦稅已經無法承擔後金的軍事開支了)以及震懾其他部落尤其是親明朝部落的需求。這一時期的屠殺的確是非常殘酷。而且不僅僅是對於漢族,對於女真的其他部落也是很殘忍的,還有文化政策,例如讓女真的大戶喜塔臘氏(漢姓劉)改會女真姓氏。

皇太極繼位後,是希望修正努爾哈赤時期的極端政策的,皇太極改國號「大金」(即後金)為大清(dacing 代青 蒙古語勇士的意思 可見蒙古化政策根深蒂固),這一時期,皇太極的想法主要不是屠殺,而是立足,所以他主要是打仗加上擄掠財富和人口(工匠和農民),這一時期,滿洲的土地需要大量的內地農奴來耕種(滿洲是漁獵民族,並不是騎射的遊牧民族 ,此時他們的農耕技術尚不成熟,但是長於牧豬)。皇太極對於明朝的用兵其實也是相對謹慎的,尤其是一片石之戰,明軍,清軍,闖軍混戰,其實皇太極是肥腸擔心,打敗了回去清軍內部的政敵是不會放過他的。這一時期皇太極大規模用兵主要是對朝鮮,要讓朝鮮臣服,不能有後顧之憂。皇太極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名字,皇太極,紅太極,紅臺吉,其實是音譯,來自蒙古語,而這個蒙古語又來自漢語,意思是皇太子。

之後的入關,是有大規模屠殺的,尤其是多爾袞和多鐸,就不細說了,大家都知道,最後多爾袞絕後,多鐸殺人太多,到處疾病瘟疫流行,自己也得了天花渾身糜爛而死。

康熙時期就開始趨於穩定了,清朝前期中期的種族滅絕主要是針對準格爾,的確把人家殺光了。

我覺得除了清初期,皇太極和康熙並沒有主觀上想要殺光漢族,畢竟不是隻熱衷於殺人的亞述人,他們還是需要人來養活國家的。但是客觀上,他們的確是殺了想當多的人,可能和漁獵民族的戰爭方式有關,清軍的攻城遠強於遊牧軍隊,簡直是地獄攻城法。大炮轟,扔屍體,搞瘟疫,炮灰加上俘虜填溝壑。差不多就是這樣吧。


多宣傳愛國主義教育??

人類的歷史,就是一個不斷地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發展的歷史。——毛澤東

學會愛人,學會懂得愛情,學會做一個幸福的人——這就是要學會尊重自己,就是要學會人類的美德。——馬卡連柯

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纔能夠衝過去的。——李道釗(現代)

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也是對人類勞動的尊重。——佚名

別抱怨別人不尊重你,要先問問自己是否尊重別人。——佚名

歷史是勝利者的宣傳。——湯因比


主要是害怕,漢族人太多,滿族人太少,不好統治,怕被漢化,但是又不得不學習漢族,因為滿族實在是太垃圾了,啥也沒有,和野人差不多,一邊學一邊殺,主要是害怕!入關後基本就少了,畢竟入關後漢族太多了,滿族纔多少,不到二十年滿族就已經不能打仗了,靠漢族人當兵打仗維護統治!


這是那個傻逼發出來的,初衷在哪裡,是外國人,還是國人所為,反正漢奸所為,用心之歹毒,無所不用其極。

人家清初時候國力尚弱,還不敵明朝軍隊,屬於被動捱打範疇,經過勵精圖治才逐漸形成對峙局勢,哪裡來的殺光一次,你是被迫害妄想狂吧。

況且明朝殺了清太祖的父親,爺爺,屠了他一家親戚,一城的人,能不恨明朝?更何況吳三桂是明朝將領被明朝殺了父親及親屬,搶了家產,都忍不住要反明,更何況他國。

能這麼說你就是個牲口,禽獸不如的玩意兒,畜牲。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